沂源县第一个公私合营小煤矿

时事   2024-10-25 17:00   山东  
沂源县最早的公私合营煤矿—山东沂源裕民煤矿(习称洪沟煤矿)始建于19487月。

在此之前,沂源村民的少量用煤主要靠洪沟、草埠、石门周围村的个别群众,利用春、秋或农闲季节在村周围开采的露头煤。因受通风、提升、排水、运输等条件的制约,时挖时停,不能正常生产。

1948年7月,为响应毛主席提出的“革命向前进,生产长一寸”的号召,省派周村兵工厂老红军干部韩永胜、高纪端、王希玉以及地方干部刘德荣、吴树恒等七人,来沂源黄庄区洪沟村与当地群众联营建矿(公私合营),由省定名为“山东省沂源裕民煤矿”,隶属中央煤炭部,受山东省煤管局、鲁中行署工业公司双重领导。韩永胜任经理,高纪端、刘德荣任副经理,矿长王希玉,技术员吴树恒。领导班子组建后,组织洪沟、莱芜、新泰周围的150多名村民,在洪沟村东北角开挖了一个50米深的主井副井。当时生产条件极差,没有电器设备,全凭人工井上井下分采煤、运输、排水、提升四道工序。

采煤工。以洋镐、铁镢为主要工具。当时不分煤层,全是鸡窝煤,遇高挖高,遇低挖低。一般煤层一米左右,最低煤层30~40公分。采煤工或侧身或仰身开挖。为解决井下照明,开始点豆油灯,后来用手提电石气灯。遇到岩石,就用钎打眼放炮。每挖一段出现空顶,用点柱支护顶板,柱与柱之间1米左右,确保安全生产。全矿实行定额管理,一天挖煤60吨左右。

运输工。也称筐头工,主要负责运煤、运石。将井下工采的煤和石头装入筐内拖到井底大门。

水夫工。主要负责将挖煤坑里的积水,用水飘、铁桶运到井底水仓。

提升工。主要负责将井下工采的煤、岩石、井底水仓的积水提到井上。在提升工序中,开始用手摇,后用骡马拉,绞把车上两根绳,轻筐往下放,重筐往上提,上下不停地运转,上井下井也全靠人工绞把车,排水用牛皮制作的咸水包(每包咸水300斤左右)把井下水提上来,运煤、运石同样用井上绞把车提升。

在生产管理上,全矿分为三个车间(后称矿区),一车间主任膝富楼、二车间主任李更方、三车间主任刘富华,车间下分采煤组、运输组。在行政机构上分为行政股、人事股、保卫股、会计股、生产股和销售股。在劳动管理上,实行定额管理,成本核算,按劳计酬。采煤工完成定额月工资32元,运输工30元,水夫工16元,井上工24元。

1952年上半年,裕民煤矿因受政治运动冲击,生产处于瘫痪,同年下半年,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刘子恩(沂南县人)任经理,王丙军任副经理,程志祯任书记。

1957年下半年,刘子恩由裕民煤矿调草埠煤矿做筹建工作。

1959年9月,裕民煤矿并入草埠煤矿。

(作者:滕富楼  刘富华  周统玉  李清才)

记忆沂源
《记忆沂源》记载的是沂源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农业农村、人物逸事、历史名人等等。家乡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无论走多远,家乡是每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我们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沂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