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沂源·乡村篇》已全部编纂完成

时事   2024-11-17 20:12   山东  
11月16日,《记忆沂源·鲁村镇卷》正式发行。至此,沂源县12个镇(街)的467个村庄都有了自己的村史。
动员全县5000多名干部群众,在两年半时间里,查史料、寻古迹、访村民,为12个镇(街)467个村庄(社区),8大行业以及经济开发区和小三线厂修史立传,30多个村庄还建起了村史馆……在时代变迁中留住乡村的根与魂,这是沂源人修村史的发心和念想。
“乡土文化的根不能在我们这儿断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人、事、物已经或者正在被湮没于历史潮流之中,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乡面貌急剧变化,那些承载着乡愁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记忆着文化的建筑、手艺、传说等处在散失的边缘。”谈起以《记忆沂源》编纂工程为乡村修史的缘起,沂源县委书记边江风这样说。
历山街道东沙沟村就是典型案例之一。这个曾经的城中村2019年开始整村拆迁,2021年全村647户村民告别600多年的村落,住进了崭新的楼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党支部书记蒋孝军和村民们沉浸在搬进城市社区的喜悦中。但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街巷消失了,古井、老围墙、老物件看不见了,街头巷尾拉呱的人日渐稀少了,他们心里总感到空落落的。

村史编修人员走村入户采访
20世纪50年代人抬、肩挑、车推修建全县第一座水库,60年代在全县率先成立制茶厂、制砖厂,80年代建筑业让村里有了第一个万元户,东沙沟村创业史曲折丰富,但能说上来的人越来越少了。蒋孝军忧心地对村“两委”干部说:“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得让后辈弄清楚。乡土文化的根不能在我们这儿断了。”
2022年,东沙沟村成为沂源县18个村史修编试点村之一。蒋孝军将村里有阅历的“文化人”聚到一起,查阅史料,走访了村里4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原汁原味挖掘村史村事和传统文化。有了这些宝贵史料,村里又征集老物件、老照片,同步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村史馆。
村史馆还没完全建好,村里的老人们就开始隔三岔五地过来追忆村庄艰苦创业的场景;村里的准大学生们开学之前也被邀请来参加特殊的集体“升学礼”——在远走他乡之前,回望村庄旧事、家风家训等日月悠长的点点滴滴,记住自己的“根”……
就这样,经过东沙沟等村试点,县、镇(街道)成立编辑部,村庄成立编辑组,一镇一卷,一村一篇,467个村庄的村史全部编纂完成。全书共22卷,包含了2000多万字、2000余幅图片、1000余条音视频。
没想到,修完村史,沂源县还新发现碑刻、古碑等1000多通,古树名木303株,有价值的珍贵古物、奖章画像等文史资料800多件(册),征集到了大量珍贵史料及相关物品。
《记忆沂源·乡村篇》丛书12卷
在《记忆沂源》编纂过程中,当地发现西里镇胡马庄村村民张继德后人家中,有一枚英国政府颁发的一战胜利纪念章。“我们通过这枚纪念章,进一步挖掘出全县至少有5人以劳工身份参加过一战。这枚纪念章有力地证明14万名中国劳工为一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一步丰富了我们沂源人的精神内涵。”《记忆沂源》执行主编杜希伟说,“如果再不挖掘,这些珍贵的史料很可能就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担任《记忆沂源》编纂顾问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说,留住村史村事,不只是留住乡愁,更是留住千年耕读文化的魂。
东里镇西长旺村村民张洪英的爷爷张玉环,在战争年代自学中医,边给老百姓看病边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悬壶济世,默默奉献一生,直至累倒在诊室里。张玉环上百口人的大家族,过去没有一个人能完整说出他的故事。看到村史中村庄旧事的翔实记载,张洪英热泪盈眶:“爷爷的故事,深深地种进了我们的心里。人找‘好’不好找,让‘好’找人就好找了,爷爷这句挂在嘴边的话,将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家训’。”
留住根与魂,既要修好村史,还要讲好村史故事。依托史料,沂源30多个村庄建起了村史馆;石桥镇挖掘“英雄连长”何万祥的故事,打造万祥红色记忆馆;大张庄镇向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致敬,建成南岩民兵记忆馆……
激发“俺村行”的文化自信
群山围,绿水绕。石桥镇葛庄村,隐藏在山水深处。村庄名不见经传,却因修史新发现一通明嘉靖年间的古碑,流传出一段沂源版“六尺巷”佳话。碑文记载,明初村庄葛氏衰落,徐氏从山西迁此居住,打算将村名改为“徐家庄”。一位秀才路过葛庄村,休憩在徐宅。村民向其征求意见,他认真考虑后,口占一绝,将自己的看法隐晦地告诉了徐氏。徐氏理解领会秀才七绝诗的用意后,决定沿用葛庄村村名。
“路入沂河山馆静,空林荒草半寒烟。葛家旧业今何在,独有徐生多薄田。”如今,这块古碑正立于村委会门前,成为村民忠厚传家、不忘本心、涵养好家风的“教科书”。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南麻街道许村无许姓,中庄镇胡家庄村无胡姓、韩庄村无韩姓,一直是村民无法解释的谜。为弄清原委,村史编辑组探赜索隐,跑档案馆,查族谱家书,多方核查比对,发现了村庄许多悠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中庄镇社庄村西柳峪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有秦姓,村民秦光友参加八路军抗日队伍后,就再也没有了秦姓。修史过程中,当地辗转联系到秦光友居住在大连的儿子秦红宇。一提到是沂源老家的,他很激动,将父亲的回忆录完完整整地提供给《记忆沂源·中庄镇卷》的主编。村史编修人员根据回忆录,写成一段跟着八路军参加战斗和成长的故事——《大山里走出去的小八路》,并收入村史。
当秦红宇捧着村史,原原本本将这个故事念给他早已远离故土的老母亲听时,老人家热泪纵横。虽然没有了秦姓,但秦光友的故事传遍了家乡。
村史具体而微,村事口耳相传。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草根村史,由村民创造,也由村民书写。两年半时间,共有5000多名村级文史撰稿员参与修史,每部村史字数都在七八千以上。
70多岁的退休干部陈明韶,参与编写石桥镇葛庄村村史。为了让村史经得起推敲,他和几位编辑人员字斟句酌,打几十个电话核实一个信息是常有的事;不会用电脑,他们就一笔一画在稿纸上手写,最终形成的2万多字村史稿无一错字。
村民修史积极性为何这么高?很多人不理解。搭时间、耗精力、跑断腿,还没有分文报酬,干这个苦差事值得吗?《记忆沂源》主编、沂源县政协主席武光明的回答颇具代表性:“村史为乡村述史、为乡愁立心,激发了村民以村为傲、为史自豪的文化自信心;现在我们下乡调研,常听到村民说的一句话是,‘没想到俺村也这么有文化,这么有历史’,真行!”
石桥镇万祥山红色记忆馆
看不见的文化 看得见的力量
沂源最北部,南鲁山镇地处全省第四高峰鲁山之阳,是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镇。高耸的鲁山,在春秋战国时期将齐鲁两国分隔南北。
南鲁山镇东北边的三岔故里片区最为偏僻,过去一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当地机关干部都“怵”被“发配”到此工作。地虽偏,但外出能人可不少。全镇33个村庄的外出能人全被写入了村史。
他们感到脸上有光,就琢磨着怎么能更好地回报家乡。今年4月27日,《记忆沂源·南鲁山镇卷》发行那天,南鲁山同步启动“十百千万亿”乡村共富行动——发动在外能人、商会等,结对帮扶“十”个相对薄弱村,3年内引进“百”个优质项目、创造“千”个就业岗位,开展“万”人公益行动,打造中草药、矿泉水等五大“亿”级产业集群。
鲁山有三宝,桔梗、黄烟和艾草。桔梗和黄烟早已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艾草种植、加工却一直没有破题。去年,片区内的流水村、三岔店村等5个村庄的党建共同体领办成立艾天下生物科技共富公司。三岔店村党支部书记苏童,在外打拼创业多年,被招引回来任共富公司的乡村CEO。
修史同步挖掘了南鲁山丰富的艾草文化,这让“85后”的苏童痴迷不已。说到艾草,他滔滔不绝:“浑身是宝,但过去都为野生。明年,我们种植的2000亩艾草将迎来丰产,每亩纯利润预计2500元左右;新上了全自动加工设备,开发出十几种深加工产品,艾草产业正成为南鲁山最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
“路穿青龙二郎山,咽锁齐鲁三岔店。多少南来北往客,曾宿古驿云水间。”三岔店村西南,璞邱河、文坦鲍庄河交汇成大石河后向北流去,成为弥河源头。据《临朐县志》记载,曾属临朐的三岔店地处通往博山、沂水和临朐的三个路口交会处,客商往来会聚,店铺众多,遗留下众多古迹。
修史进一步挖掘了三岔故里片区的红叶文化、齐长城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瞅准机会,三岔故里片区沿9.8公里三峨路,开发凤凰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县委旧址、三岔故里记忆展馆等红色研学基地,营造深山民宿、老民俗体验等乡村“慢”游场景。今年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比去年多了60%。曾在这里工作多年的沂源县政协副主席张庆勇说:“文旅资源丰富是三岔店的最大优势,这里正由贫穷落后代名词变成后发崛起的‘香饽饽’。”
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石桥镇是一片红色热土,曾发生过石桥伏击战、错石歼灭战等著名战斗,“英雄连长”何万祥的事迹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石桥镇党委书记唐文学过去曾担心从沂蒙山区走出去的孩子会有自卑感,村史修完后,他每年都会向即将迈入大学的学生和入伍新兵赠书。
村史中不仅有历史文化,也一一记载着各村拿到博士学历的高才生和荣立三等功及以上的军人,为的是激励走出大山的石桥人以家乡为荣、为家乡争光。唐文学说,其中一个新战士入伍当年就荣立三等功,全镇荣立三等功的达到67人。他还感受到,深挖和利用好红色文化,在“红色养分”涵养下,干部作风也明显转变,石桥镇去年在全县乡镇综合考核中,由过去排名中游上升到第一,群众满意度在淄博市上升了60位、名列全市第9。
“在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汇集民意、集聚民智,把优秀特色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发了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省委党史研究院(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副院长姚丙华说。
一本村史是乡土文化生生不息、繁荣兴盛的种子。播下一粒种子,收获新时代乡村文明的无限生机。


记忆沂源
《记忆沂源》记载的是沂源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农业农村、人物逸事、历史名人等等。家乡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无论走多远,家乡是每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我们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沂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