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回看往期《迷失的导丝》和《受阻的导管》,导丝在进入上肢段和胸腔段时,可谓是步步惊心,而在进入到冠脉口的时候,更是凶险万分。主动脉窦结构包括:主动脉、主动脉瓣、冠脉开口、圆锥支。那么,你知道导管到冠脉口会发生哪些潜在的危险吗?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病例,一起感受导管进入冠脉口的凶险。
一、主动脉窦
Case 1
72岁女性(小老太),劳力性心绞痛3年。造影发现右冠完全闭塞,右边使用AL0.75,右冠窦口发生夹层。
换成SAL0.75, 对主动脉窦的张力明显减小,右冠开通。
Case 2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冠闭塞。
左侧用导管6F EBU3.5, 右侧用6F AL1.0, 右侧导管到位。冒了一下烟,大片造影剂残留。
将导管6F AL1.0换成6F JR4,损伤减小。
病人回到病房3个小时左右,发生胸痛,背痛,做CT,主动脉夹层非常大,一直撕裂到胸支主动脉,马上紧急外科开刀。
这两个病例都是右冠的,主动脉夹层大部分都是右冠指引导管引起的,那么右冠指引导管怎么选择呢?
最早的时候,我们大部分都用JR,后来发现它支撑力不行,换用AL,但AL并发症比较多,发生夹层、主动脉周围结构损伤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选择AL的时候,操作要特别特别小心。后来出现改良的短头AL(SAL)和XBRCL,它们的支撑力介于JR和AL之间,AR基本上不太用。大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指引导管,平衡支撑力与发生夹层的风险。
当导管产生了主动脉夹层后该怎么处理,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主要从临床症状、血肿大小、进展预测三方面考虑。若病人的夹层撕裂到三根毛(右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位置,毫无疑问,需紧急手术。
二、主动脉瓣
Case 3
该病人右冠简单病变。
换导管SAL0.75,努力到位,到位后,怕它损伤冠状动脉开口,用了一根漂浮导丝,漂浮到主动脉窦里面。
术后心超新出现主返,这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回过头推理一下:SAL0.75到位的时候,是先到左边的,然后慢慢转到右冠,反过来转到右边时,SAL0.75的导管口正对穿孔的位置,我们推测导管口张力比较高,顶出来了。主动脉瓣其实不是很薄,有2-3mm,要把瓣膜顶穿,要用多大力啊!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病人的瓣膜非常的脆弱。
Case 4
80岁女性,心功能不全排除缺血性心肌病,锁骨下动脉非常扭曲,TIG难以到位,左冠换EBU3.5到位。前降支、回旋支都有问题,尤其是前降支病变比较重。
造影结束时血压心率降低,突发室颤,意识丧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仔细看右边这个图,指引导管6FEBU3.5是深做下去的,由于锁骨下动脉很扭曲,深插后造影剂大量反流。大家在指引导管深插时,一定一定要当心会不会有这种风险,指引导管把主动脉瓣膜顶下去了,主动脉瓣膜关不了,导致严重的、急性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种急性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对正常人来说,可能能够挺很长时间,但是对于这种心衰患者来说,是难以挺过去的。
手术中,病人的血压突然下来,应考虑最常见的的4点因素(大家一定要记住):1.血管堵了、2.血管破了、3.过敏、4.迷走。碰到病人低血压,马上冒点烟,看看血管有没有闭塞、有没有穿孔破裂。如果没闭没破,看看病人的脸,眼睛、前胸,有没有充血,一旦充血,就应该是造影过敏,不同的情况,处理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还有些少见的原因,如前面的病例中,病人心衰,新功能不好的情况下,我们操作的任何一个失误和不小心,都有可能导致病人的低血压甚至心脏骤停和死亡。
三、圆锥支
圆锥支往往是右冠第一个发出来的。
Case 5
男 64岁,前壁AMI。右冠造影发现侧枝。
正位加头30再做一个, 看看侧枝。右冠看起来很怪,这时,病人发生室颤,原因是右冠导管进入的是圆锥支,圆锥支这么长时间的造影,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发生室颤。赶紧电回来。病人马上就好了。
我们平时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候,血管闭塞蛮常见的,为什么是圆锥支诱发室颤(VF)?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圆锥支的解剖位置和功能:圆锥支(conus branch)通常是右冠状动脉(RCA)的第一分支,供应右心室流出道(RVOT)区域。当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阻塞RCA开口,注射造影剂或使斑块移位,可以引起圆锥支缺血,进而出现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圆锥支闭塞后的交感电风暴:圆锥支闭塞可能导致Brugada综合征型心电图改变和交感电风暴。这是因为圆锥支闭塞引起的缺血可以导致心室颤动,这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立即的医疗干预。
心电图变化:圆锥支闭塞通常会导致V1至V3导联ST段抬高,这是因为右心室流出道靠近胸壁,是V1至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的原因,这可以解释本例患者所见的ST段抬高模式。
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关系:尽管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但RVOT的缺血和真正Brugada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类似,都可能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措施:在干预RCA近端圆锥支附近时,在圆锥支中放置导丝可以预防该分支闭塞和心律失常发生,这种方法比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更安全。
四、冠状动脉开口
Case 6
72岁女性。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拟行介入治疗。
开口夹层处理原则:换导管、凭手感进导丝、禁止造影,IVUS确定真腔、准备循环呼吸支持。
手感进导丝,发现前降支闭塞,回旋支有夹层,若回旋支再闭掉,病人会马上死亡,马上把回旋支先保住。
抢救: 球囊+支架,恢复血流。
IVUS指导下支架植入。
最后结果,前降支保住,回旋支的大片夹层,我们没有处理,后面会慢慢吸收掉。总算把病人的命保住了。
case 7
64岁女性,劳力性心绞痛。5F TIG造影示前降支近段狭窄80%。EBU3.5拟行前降支介入。
IVUS 指导下重入导丝。
总结
手术中,面对突发情况,需要我们快速的反应并进行处理,及时对病人进行抢救。种种病例提醒我们,在导管进入时,无论是造影导管还是指引导管,一定要小心,要很轻,尤其是对于年纪大的、体重比较小的、主动脉窦比较小的老太太,用常规的比较大的指引导管去做的时候,风险相对比较大。
-END-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好医术大师课内容,课程讲师黄浙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所有经“好医术”微信公众号、APP及网站发布的文章,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作学术分享、信息传播;
2.“好医术”保留对内容进行技术性加工处理/删除的权利;
3.所发布文章不代表“好医术”的立场/观点,如内容有误,欢迎指正;
4.若涉及版权等争议性问题,我们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联系方式:kevin.zhang@haoyishu.org
如有问题,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好医术助力每位医生成长
2024好医术心学社
征稿启示更新啦!
更有料的学术内容、更精彩的病案分享
将继续从《好医术心学社》不断传递给广大心血管医生
📚📚 2024病例征集开启,欢迎您的投稿+++
-稿件要求
1.临床病案+诊疗经验总结,图文结合更佳
2.关键词:@结构性心脏病@心源性脑卒中@心脏介入治疗
-投稿方式
添加haoyishu-zy03(微信)
点击下方名片 快速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