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无,实若虚 | 泰伯第八⑤

文摘   2024-11-27 06:01   山东  




讲述人 | 虚空先生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这段话有两层意思,先讲第一层,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能,指才能,我会的东西多,当我有某方面的才能,我还能去问那些不如我们的人。


举个例子,我现在正在参加一个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是有才能的,我会的,但是我却可以问一个其他岗位上的人,完全不会做这件事情的人,或者我去问一个新来的员工,他并不明白并不懂得我这个岗位的技能,我还能去问于他,这叫以能问不能。


我们来体会一下,以能问不能,可以给我们自己带来什么?我们虽然对这个工作是很熟悉的,我们觉得是有经验的,可是却问一个其他岗位的人,他在说他工作岗位上的事情,或者某一个想法,他会给我们新鲜的思维和血液。


比如一个新来的年轻人,即使他在跟我们学习岗位的技能,如果我们真的能虚心去问他的想法,会发现我们自己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人很固执,认为我会,这件事情我有经验,我怎么会去问其他不懂的人呢?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是我们自己并没有虚心的态度,无法去学习和成长。当我们听不了一些新的思维的时候,我们那个经验其实恰恰就成为了我们的束缚。


现在无论在工作上,在家庭关系当中,包括在事业上,在生意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我们不能从中发现规律。比如很多人可能做了一辈子生意,认为自己做生意很有自己的经验和思想,但有的时候却跟不上社会的潮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是因为仗着自己的能,仗着自己的会,仗着自己有了经验,所以听不进去新的东西,听不进去新人的想法,这是完全错误的。


其实在工作当中也是一样,有的人可能我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很多年,并没有大的突破,恰恰就是这个能,自己的会和自己过去的经验束缚了自己。


所以一个虚心的人是懂得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并能吸收新的想法、新的思维、他人的观点加以综合加以融入,再形成新的东西,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工作经验,这个时候才是与时俱进的。


包括做学问也是一样,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的步伐,多去看看年轻人在想什么?年轻人需要什么?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把过去的知识,加以融合到当下的社会,当下的时代,而不能抱着自己固有的能和会,它会束缚我们自己。


以多问于寡。我们本身是多的,但是却问少的人。生活当中我这方面的经历多,而他人的经历少,我也依然可以去问他。同样首先它是一种虚心的态度,其次这也是我们该学习的方向,有一些事情不见得多就一定好。


我们举个例子,读书,难道读书多就一定会有智慧吗?不一定。相对来讲,读书多会有知识,我们懂得多,但是未必通达,未必读书多就一定有智慧。


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读书少,甚至没读过书,可是他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却有他自己的理解,他却有他生活的阅历,这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可是往往我们就会认为我读的书多,你读的书那么少,你没有读过书,我怎么会问你呢?


我这个工作做了十年,他才做了两年,我怎么会去问他呢?即使问也是形式上的,我们根本听不进去,甚至都不会去思考他人所说的内容。


再比如我们带孩子,有的人说我都带了三个孩子了,她都没带过孩子,懂什么?这个真的不一定,可能她有某方面的天赋,可能她见过很多事情,可能她学习过如何带,所以很多事情不要认为我们多,她少,就一定不如我们。


再举个例子,比如做生意,我做了十年,他做了两年生意,他能懂什么经验?不一定,可能他心中就有什么样的想法是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是符合人群的,只不过他其他的能力不足,比如他没有经济实力,他没有人脉去做成事情,但绝不代表他当下的想法不可取。


再举个例子,我们比较有钱,对方没有我们有钱,这是一个多一个寡,不代表他所有的想法都不对,只不过他还没有综合能力去实现。


所以我们去看看一个能做成事情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可以听取不同的人的意见,加以抉择,综合去筛选,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所以这既是一种虚心的态度,又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方向。


有若无。我们有,但是又好像没有的样子,比如我们有很多知识,但是又不去彰显,就像是没有知识的样子,这个时候亲和力就有了。有的时候我们读过很多书,就喜欢彰显我们读书的内容,彰显我们的知识。其实会和别人产生距离感,因为我们自己仗着自己有,会把自己有的那个东西都显现在那里,都摆在那里。


再举个例子,我们是做领导的,做领导在企业当中是有那个位置,有气场的,可是我们在平时和朋友聚会当中,我们回到家庭当中,还是有领导的架势,这个时候其实别人是不容易亲近我们的。


再比如我们是有钱的,但是到哪里都会显现出来有钱的样子,这个时候很多人是不愿意和我们亲近的。


有若无,就不同了,我们是有钱的,但平时又很低调谦逊,就像是没钱的那个样子。我们平时是有知识的,是有威望的,但是与人相处起来却没有任何的显现,感觉这个人和我们是一样的,这个人也是这么随和的,这个时候我们自己才会快乐。


这点我们要去体会,为什么当我们有很多东西的时候不会快乐?举个例子,有架子,我是做老师的,我是做领导的,我是做董事长的,我怎么能吃这种东西呢?我怎么能坐这辆车呢?我怎么能和他交流呢?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有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会让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局限,有很多的束缚,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这个时候就会很痛苦。


举个例子,我有老师的身份,我可能就不能去劳作,老师怎么能干活呢?我可能就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我就觉得和我的身份不符,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痛苦了。


我们如果是做领导的,就会有了,这个时候再去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我怎么能做家务呢?我可是老板。我怎么能和他聊这些事情呢?我怎么能和他谈心呢?我谈的可都是事业。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有束缚了。所以这个有,就是我们的束缚,恰恰是我们痛苦的地方。


当我们觉得自己有智慧的时候,就不愿意再去观察身边的事情,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有,我已经不再需要了。就好像这个杯子也是一样,如果这里面是有水,我们就不会再倒其他的水。


如果我们认为只有某一个饮品是好喝的,我们就不会再尝试绿茶,不会再尝试白茶,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抉择,自己的定义,这个时候进不来新的东西。


但是有若无不一样,我们同时有对这件事情的概念,有知识,有地位,有才能,有物质方面的东西,这些都有,但是我又能做到无,才能让有变得更多。越有越无,我们才能容纳得更多。一旦我们认为有,其实这个人也就停止不前了,也是我们当下痛苦的根源。


实若虚。又进一步讲了有若无,道理是相通的,我很有实力,但是我又不彰显,让自己归于虚无的样子。这件事情我很有知识,我很有才能,我很有才华,我知道的很多,并且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实力,可是我表现出来的若实,若虚,该用的时候就实,不用的时候就归于虚,这个状态是非常了不起的状态。


比如颜回学了很多知识,他是严于克己的,但是他在老师孔子面前如愚,老师说的什么东西,好像听不懂的样子,但是孔夫子说:过后我去观察的时候,回也不愚。因为他还有自己的理解,还有自己的应用。


所以我们看看一个虚心的人就是这样的,学习一个知识或者学习某种才能,他是淡淡的,像是很愚笨的样子,但是过后他很刻苦很努力,这就是他把自己保持了一种虚的状态。


注意,有若无实若虚,不是我们本来就无和本来就虚,这是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了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才华,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等等,有这些以后我们再把自己变成虚。我们是有实力的,是满的状态,但是又能把他变成虚、变成无,这是一种智慧和境界,绝不是本来什么都没有,这个就偏了。


犯而不校。校是计较,犯是冒犯。讲一下什么叫冒犯?是别人无礼于我们叫做冒犯,不是我们先无礼于对方,对方反击,对方计较,这个不叫做冒犯。有的人说他冒犯我,这是我们只看到了他冒犯我们,我们之前冒犯他呢?如果我们没看到,这个不叫冒犯。冒犯是我们没有任何对不起他的地方,我们也没有任何伤害和影响他的地方,他上来无礼地冒犯我们。他无礼地冒犯我们,我们也不会与他计较,这是一种大度。


整个这段话,告诉我们要虚心,最后犯而不校,告诉我们要大度。四个字虚心大度,我们要虚心才能使人进步,要去大度才能有容人之量,这个时候我们会变得豁达。我们的虚心会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和智慧。


第一层意思讲完了,告诉我们要虚心要大度,可以让我们变得有智慧,可以让我们变得豁达。再深入一点讲第二层,看似是虚心,看似是大度,如果我们这里只理解了第一层,我们会很累,我们会过得很痛苦。就是我们刻意要保持虚心的样子,别人冒犯我们,我们明明很生气,还要装作很大度的样子,所以这是表象。虚心大度很好,但是我们如果不能理解得更深刻,虚心大度就会让我们很痛苦。


那么第二层,要想做到这个样子,他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没有我的界限。我们看生活当中,痛苦的根源皆源于我,比如有一些事情是客观事实,有一些事情是我的认知,我的标准,我的概念,我的喜好。


我们举个例子,这里有一朵花,花是红色的,这是客观事实。我喜欢红色的,这是我的认知,我的标准,我们这个个体说喜欢红色的,不代表他人也喜欢红色的。


我们说这里有个杯子,这是客观事实,没有任何的评价和个人的感情色彩。而我们说喜欢绿色的杯子,这就是自我的认知了,这就是自我的界限。


这是红茶,这是客观事实;这是绿茶,这是客观事实。我喜欢喝红茶,我只喜欢喝绿茶,这都是自我认知,自我标准,自我喜好。


我们有了这个标准和喜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产生烦恼了,我喜欢红色的,他不喜欢红色的。我觉得他的眼光有问题;我觉得这件事情这样做才是对的,他那样做我就觉得他有问题。我觉得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他那样理解,我觉得有问题。这个人很愚痴,这个人很愚笨,我们就开始有了自我的认知,自我的评价,自我的评判,自我的标准。


所以想一想生活当中的痛苦是怎么来的,他人说的话我不喜欢听,他人的作风我不习惯,他人的性格我看不上,他做的事情不合我的想法,他做的菜不合我的口味,都是我字在作怪。


我们来形容一下这个我就像是一堵墙,把自己围在中间了。自我的这种执着,自我的标准越大,这个墙把我们封闭的空间就会越小。很多人标准很多,只要不符合我的心意都是错的,都会让我愤怒,就把自己紧紧地围绕在这四面墙之中动弹不得。


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很不自在,我们的生活很痛苦,无论往哪看出去都是局限,我们不可能看到更远,因为都是我的认知,我的想法,我的理解,我的道理,我的标准,我的喜好,我们出不去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变得很痛苦。


以能问不能,我能他不能,是不是还在我啊?所以当我们没有我执的时候,哪有我能和他不能,我能只是我们自己看到的。


举个例子,做这个工作,我觉得我很有经验,这是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这件事情的经验,可是别人看到的是他会做饭,我们不会;他会开车,我们不会;他有他的优点,我们有我们的优点,仅此而已。而我们局限在自己的认知,自己的当下,就会认为这件事情我能而他不能,实则这是我们自己的认知。


这个时候有的朋友听不懂了,就会问:那不对啊,这件事情我做了十年,他刚开始做,我就是比他能,这不是客观事实吗?是,但是除了这个客观事实,还有很多的客观事实,只是我们局限在我之中没有看到。


举个例子,我们看到的只是做了十年这个客观事实,可是我们没看到我们当下不懂变通,不懂创新,我们这十年当中的问题我们没有看到。所以客观事实有很多,而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的认知所能看到的事实。


所以当我们把这个破掉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能做不能,哪有什么我能他不能呢,只是某一方面而已,可能他有新的思维,可能他说了一句话会触动我们更多的想法,让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以多问于寡,说我某方面知识多,那也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什么都会。当我们坐在这里的时候,我们觉得我自己学习的某项知识和某项技能多,但是我们身上一定也有寡的地方,他人身上也一定有多的地方。


所以我的认知很可怕,它让我们不会有虚心的态度,会让我们打不开自己思维的界限。所以把我破掉的时候,认知的局限才会逐渐地被打开,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世界,可以看到更多的知识,可以看到他人的智慧,可以看到世界上的美好,否则我们是看不到的。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圣人所讲的话,孔夫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说他一生什么都没做,只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说自己只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还做了什么呢。


然后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会认为孔圣人说的这些话都是谦虚,实则不是,确实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我们是这样的思维,我们才能以能问不能,以多问于寡。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天真,正是我们要学的,我们没有我的认知,没有觉得这个孩子不如自己,我们才可以和他身上学到优点。我们看似圣贤说的是谦虚,实则是无我的境界。并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没有自己的认知,没有自己的思维界限,没有那几堵墙,这个时候人才是宽阔的,才可以逍遥于天地之外,才可以看到道大可以察乎天地,小可以造端乎夫妇,万事万物我们都可以从中学习,从中总结发现规律。


有若无,实若虚,如果连我执都没有了,哪还有我有,哪还有我实,没有了。没有我有,自然就是无的,没有我实,自然就是虚的,这个时候就归于到了虚无的状态,到了虚空的状态,没有我,一切都是无的,一切都是虚的。


我们一切的有都是建立在我之上,我有什么都是在我之上,没有了我,自然也就没有了有,就是无的,就是空的状态,就是虚的状态。犯而不校,他冒犯我了,这个时候我没有了,还有什么冒犯可言呢?更谈不到计较可言了。


我们再来讲这里面的一个客观存在,别人冒犯我了,还有我在,我们就会觉得他冒犯我了,可是就是这个我让我们看不到客观事实,这里面什么叫做客观事实呢?这个人说话很不逊,很无礼,客观事实是他对谁都不逊,对谁都无礼,可是没有我,他怎么会冒犯我呢?我看到的只不过是他当下的习性,他的那个习惯,仅此而已。


这个人赞美了我,没有什么高兴的,没有我的概念,哪有我高兴。这个人赞美我,我看到的客观事实是他是一个温和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对谁都会去赞美。


我们看到路上有一条小狗,那条小狗见人就咬,这时候我们不会生气的,为什么呢?我们看到了客观事实。因为小狗见人就是咬的,那是它的习性。所以没有我的感受,没有冒犯我,没有我不高兴,没有他说话我不爱听,烦恼从何生起呢?


这段话我们再来总结,一共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我们有虚心的态度才能使人进步,我们要有大度的胸怀,心胸才会豁达。第二层,是因为没有了我的界限,没有了自我的评价、认知、标准、喜好,这个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是这个状态,这个境界,都是从容不迫的样子。


为什么这里要讲两层意思呢?更深刻的第二层,无我的界限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先可以做第一层,让自己做一个虚心的人,让自己做一个大度的人,然后我们逐渐地去修第二层的境界,那个无我。


我们生活当中不可能一下做到无我,但是可以把我这个界限扩大,把我们那堵墙再不停地往外延伸,这个时候我们生活的空间会变大,会变美好,烦恼会变少。


比如在一些小的事情上开始去修起,说喝水,有什么水就喝什么水,而不执着于红茶、绿茶或白茶;比如穿衣服,不再执着于某一款式、某一种颜色;比如吃饭,我们减少一些自己的标准,不是非要吃辣、吃甜或者吃咸。


这个时候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变大了,我们的烦恼就变少了。我们在听他人讲话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无论他说的好听还是不好听,赞美也好,误解也罢,我们只当它是一种声音,没有我的喜欢和不喜欢,这个时候我们的烦恼就会变少。所以我们逐渐地去修身,一点一点来,我们就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美好。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说自己曾经有一个好友就是这样做的。曾子口中的好友就是颜回。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曾子说自己曾经的好友颜回,是可以做到这个样子的,言下之意曾子说自己是做不到的。


所以这个无我是很难的,我们讲两层意思也在于这里,要告诉大家这里面根本的是什么,核心的内容是无我的境界,但我们做不到的时候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让我的界限不断地扩大,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变得虚心,让我们自己进步,可以变得大度,让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开阔,逐渐地去修行,有一日终将达到无我的境界。


这个时候从容自在,也就回到了《中庸》所讲的天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只不过我们现在还在修道之谓教的过程,但是我们修到一定的程度就回归天性,率性之谓道,就回归天性,回归了道。







本文稿,取自虚空济app线上课《论语》,主讲人:虚空先生。

整理 | 虚空编辑部

定稿 | 虚空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每日直播


白天:07:00-19:00

晚上:20:00-23:00

虚空先生/学生们直播

分享学习和修身之道



抖音

快手


扫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虚空先生

线上课程APP:虚空济

客服小济:15628903791(同微信)

咨询电话:13573193791(同微信)

预约小住:18615536701(同微信)


虚空济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