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君子 | 述而第七㉛-㉜

文摘   2024-11-13 06:01   山东  




讲述人 | 虚空先生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与人唱歌,如果他人唱得好,一定要让他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相和,跟着学,跟着再来一遍的意思。


我们从其中来延伸两个关键点,第一,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这个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实用,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我们和他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发现他人唱得很好。


如果我们懂得发现,懂得赞美:“你唱得太棒了,能不能再来一首?能不能再唱一遍?并且我跟着去学习。”这个时候,他人是不是会高兴呢?是不是内心他是喜悦的?


再举个例子:说生活当中,说我们现在和别人在包水饺,包着包着你会发现他包的好漂亮,你说:“你包得真好,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包?”我们这一刻来体会对方是不是喜悦的。


我们在工作当中,发现同事对于某一项工作做得特别好,你说:“可不可以再做一下,能不能教教我,然后我跟着去学?”你去看看对方是否是喜悦的。我们和别人一起学习的时候,发现别人学得很好,我们说你讲的太好了,你写的太棒了,能不能再来一遍,教教我,你看对方是不是喜悦的。


在生活当中,懂得发现他人的优点,懂得发现他人的长处,并且由衷的去赞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优点,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好,会让我们的情商变高,会让他人变得喜悦,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人会愿意来教给我们的。


第二个关键点,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态度。我们发现他人唱歌唱得好,我们去虚心请教,我们去诚心赞美,这个时候他人愿意教给我们的,你看提高自己的机会来了。那么在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发现了他人的优点,并且相应和,对方教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提升自己的机会来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在发现他人的善,发现他人的美,发现他人的优点,别人喜悦的同时,我们自己是虚心来学习的,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去发现优点,去发现长处。


这里我们看到孔夫子的为人,他内心是有仁的,内心是有美的,故而他才能发现别人的美,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长处。他有仁,他可以由衷地去赞美他人。我可以虚心地向每一个人去学习。


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核心的关键在于我们内在是有仁心的。“里仁为美”,你内在是有仁心的,你是住着美的,你才能由衷地去赞赏他人。如果相反,我们内在是嫉妒之心会怎么想,不就唱歌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怎么不当歌星呢?


甚至发现别人唱的好,装不知道,没听到,我怎么能赞美他,万一我赞美他了,别人也觉得他唱得好怎么办?有了嫉妒之心,就发现不了他人的善,发现不了他人的美。


我们正在工作,发现同事明明做得很好,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别的地方比他强,看不到,你也不会由衷地去赞美他人,甚至我们还想偷偷地去掩盖他人的优点。他这个事情做得好,可别让别的领导和同事发现他。


他唱歌唱得好,可不要给他机会啊。他想唱歌,我就说了,唱什么歌?唱歌有什么意思?我们这样的环境怎么适合唱歌呢?当我们的嫉妒心一生起的时候,不但不会发现别人的美和优点,还想要去掩盖,看看自己活得多累,自己每天活得就很辛苦。


所以内在有一颗仁心,我们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美,由衷地去赞叹,并且我们虚心向之学习,我们自己才会不断地去提升。


 子曰:文,莫吾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文:指的文献经典,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莫吾尤人也,”莫:差不多,大概,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我大概和别人差不多吧。


躬行君子:指的是我们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个君子。行:在行上,“则吾未之有得”,我确实是没有做到,并没有达到。讲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文,一件事情是行,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大概都差不多,但是力行去做一个君子,我实在是达不到,并没有做到,这是孔夫子的谦虚。


我们再看第二点,这句话也在告诉我们,行比文要难的多。所以孔夫子才说,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大概都差不多,但是关于行,没达到那个境界。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


我们学过的所有的知识,我们可能所有的都做到吗?不能吧,只能说我们可能比别人行的多一些,做的多一些,修正的多一些,仅此而已。但是我们达不到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所学过的文化,我们都可以身体力行地去做到,做不到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也并不是孔夫子的谦虚,他在讲一个实相,他在告诉我们行要比文难得多,习要比学难得多。这里又告诉我们一个核心的方法,要躬行君子。我们只要努力地,不停地去行,重在行就可以了。


我们每天讲修行修行,修的是这个行,并没有说修文,文它只是知识,是我们掌握了道理,但是修的不是那个行吗?自己身体力行地去做。大家经常讲“知行合一”,知道一个道理其实并不难,难在那个行上,我们知道,我们就要去行去做,这个时候才合的是一。


很多人道理都懂,也学了很多的知识,可是为什么依然很痛苦,没有喜悦啊?就是因为没有行。如果没有行,也不会知道的更多,知和行它是反复作用的。


我们举个例子:当我们知一的时候,我们去行一,是不是在行一的过程当中,才可能知道的更多呀?这个时候可能会知二,知二我们就去行二;行二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知三;然后我们再去行三,不停地在合一的过程。


而很多人的知,只是停留在知识上,只是停留在最粗浅的道理上。为何呢?因为没有去行,他不会知道的更多。


我们举个例子:说学到了《论语》的一句话:“德不孤,必有邻。”知道了,我知道“德不孤,必有邻。”可是你没有去做,你就不会知道的更多。比如说我们去做了,我们不停地用自己内心的德,去帮助他人,去亲近他人,这个时候别人自然愿意亲近我们,我们这个时候在行中,才可能知道和体悟的更多。


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试着去帮助了同事,同事真的也回馈给我了。我试着真心实意地为我的客户去着想,最后我会发现客户真的给我反馈了。是不是知道的更多?但是很多人只是我知道了这句话,并没有去行,所以你不可能知道得更深入。


你没有体悟的过程,你自然也就没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乐。你没有去习,你并没有去做。所以当我们学了文,当我们知道了一些道理,重在去习,重在去行,我们要不停地身体力行地去做到,这个时候内心才是喜悦的,才能把知和行合到一处。


我们再往大了讲,有的人说:“知行合一”的知是致良知,是人本有的天性。好,我们这么理解没有问题,即使是致的那个良知、天性,知道了以后难道不要去行吗?不去行,又如何合一呢?


比如说孔子告诉我们,仁,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一以贯之”,有了这个仁,如果不去行,就可以达到那个一,可以致那个良知吗?致不了吧?因为你没有那个行在,你并没有把它践行出来,你并没有怀着仁心去思维,去帮助他人,又怎么合到那个一呢?


所以很多人的痛苦,是源于我知道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但是未能有行,故而合不了一。读过《论语》的人很多,可是他自己不修身,不可能达到孔夫子所讲的境界。只有我们不停地去行,才能回归自己的天性,否则我们只是知道了很多道理,最后大概都差不多。







本文稿,取自虚空济app线上课《论语》,主讲人:虚空先生。

整理 | 虚空编辑部

定稿 | 虚空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每日直播


白天:07:00-19:00

晚上:20:00-23:00

虚空先生/学生们直播

分享学习和修身之道



抖音

快手


扫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虚空先生

线上课程APP:虚空济

客服小济:15628903791(同微信)

咨询电话:13573193791(同微信)

预约小住:18615536701(同微信)


虚空济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