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清晨,郑州桥工段黄河桥梁车间的职工开始集结,工长伊新社带领工友们快速准备工机具,然后坐上工程车赶往黄河岸边。针对雨水增多和黄河水流量增长的情况,他们要利用“天窗”时间,对郑焦城际黄河铁路大桥设备进行巡检。
这座桥是黄河上首座四线铁路特大桥,也是郑焦城际铁路和改建京广铁路跨越黄河的共用桥梁。它的上游是“退役”的京汉铁路黄河大桥和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三座大桥“同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中国铁路的蓬勃发展。
30多年前,伊新社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桥隧工。他继承父辈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日复一日对桥梁设备进行养护维修,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被评为高级技师,并提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倾囊传授给身边的工友,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作为伊新社的徒弟,李昊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业务大拿,正在熟练操纵无人机巡检大桥。这座于2014年建成通车的黄河桥,主桥全长2.2公里,以前需要人工徒步登上桥顶进行检查,安全风险比较大,现在用上无人机,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9时,伊新社和工友们对主桥梁体外观进行了检查,观测水位也正常,但是对桥墩状态还不放心,准备登桥进行人工复查。
这天是青工齐煜第一次登桥。看着十几米外滔滔东流的黄河,伊新社多次提醒齐煜要按标作业,下桥墩的时候要抓紧栏杆,脚要踩稳……
伊新社系上安全绳,下降至桥墩顶端,拿起检查锤仔细“诊断”。初次下桥的齐煜也十分冷静,他配合伊新社结合桥梁周期养修数据,精准分析设备状态,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为确保设备绝对安全,他们充分发挥科技保安全作用,在常态化开展无人机巡检的基础上,组织人员进行人工复查,每月都要对大桥悉数检查一遍。
过去,他们检修时用的是电焊、切割机、手拉锯,每年汛期还要抛石护墩。现如今,新桥使用各种现代化检修工机具,作业量只需10多人就能全部完成,抗洪能力与列车通过能力也大大提高。
正午时分,经过仔细检查,工友们确认大桥设备状态良好。此时,一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远处快速驶来,大家标准化立岗。列车呼啸而过的声响,仿佛奏响了新时代的奋进乐章。
作者:张德洪(融媒体中心)马驰 宛文鹏(郑州桥工段)
投稿邮箱:zytdbs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