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传承千年的温中散寒圣药,具体有哪些功效?

健康   2024-12-24 19:00   北京  

附子理中丸,这一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方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基于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理中丸,通过增加附子这一味药材,强化了温中散寒的功效,成为现代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



附子理中丸的药物组成与功效


方中药物包括制附子、干姜、党参、炒白术和炙甘草,其中制附子和干姜为君药,具有补火助阳、温肾健脾的作用;党参为臣药,健脾益气;白术为佐药,健脾燥湿;炙甘草则调和诸药,补中益气,缓急止痛
全方共奏温中健脾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附子理中丸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并有一定的镇痛疗效

附子理中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以及手足不温等症状
此外,临床上还将其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失眠、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显示出广泛的适用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附子理中丸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阳热体质、阴虚内热的患者,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附子理中丸的剂型与用法用量


附子理中丸有多种剂型,包括大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和片剂等,每种剂型的用法用量有所不同。以大蜜丸为例,一般一次服用1丸,每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附子理中丸属于甲类非处方药,应在医生或执业药师的指导下使用,最长服用时间不宜超过2周,特殊人群用药更需谨慎。

在服用附子理中丸时,还需注意服药时间。虽然说明书未明确规定饭前或饭后服用,但补益类中药一般建议饭前服用,以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对于儿童患者,虽然说明书提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考虑到儿童的纯阳体质和附子理中丸的辛热性质,以及附子本身的毒性,应尽量避免使用,或选择其他无毒性的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的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含有乌头碱等毒性成分,虽然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但仍需谨慎使用。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心悸、心率加快、口唇发麻、四肢发麻等。因此,在服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此外,附子理中丸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引起注意。特别是含有瓜蒌、半夏、贝母等药材的中成药,以及六君子丸、香砂养胃颗粒等药物,因存在“十八反”的配伍禁忌,不宜与附子理中丸同服。同时,服用附子理中丸期间应忌酒、忌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胃阴或影响药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 - 李怡文 副主任药师《附子理中丸》

本文版权归医学微视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ID:yixueweishi),谢绝直接搬运。 


医学微视
医学微视,随时随地看到北京各大医院知名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