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糖尿病足和下肢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糖尿病患者中的4000万至6000万人。
其中,约15%的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5%正在经历着糖尿病足的痛苦,而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更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甚至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护理糖尿病足,就成为了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的几件事。
导致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就是高血糖。身体的组织,比如骨、软组织、肌腱,长期在高糖状态下“泡着”,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尤其是血管。因为在血糖很高的状况下,血管壁上就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堵塞。如果血管比作下水管道,可能正常人的“下水管道”能用10年,而糖尿病的下水管道用3年就堵死了。血管堵死后,远端的组织供血就会不好。正常人血供很好,细菌就进去了,很快就把它杀灭。而糖尿病患者血供不好,一旦出现皮肤破口,就容易久治不愈、出现感染。此外,在高糖状态下,周围的神经也会受到侵犯,感觉变得迟钝。比如踩到尖锐的东西,原来我们会马上有一个防护,现在踩到石头,甚至踩到钉子,他一样从上面直接踩过去,感觉不到疼痛了,脚破了也不知道。甚至有些神经病变型的糖尿病足,出现骨折、关节脱位才发现问题。如果是混合型的,既有血管堵塞,也有神经病变,可能患者的情况就会更糟糕。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足,除了积极控制血糖之外,还要定期检查自己的足部皮肤是否破损、鞋内是否有异物等情况,一旦发现,积极处理。很多病人,确实是到了晚期,烂脚了才去医院寻求治疗,实际上这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逆的状况,但糖尿病足有早期症状,是可以早期发现的。比如血管型的糖尿病足,往往不会两个脚同时发生,所以患者会逐渐发现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没有另一侧好。同时可能患者也会发现,病变一侧的脚发凉,而另外一侧的脚是温的。此外,病变一侧的脚由于缺血还会发白,到晚期的时候还会变黑,最后由于色素沉着,会逐渐又红又紫。所以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去找医生,做个B超看一看。有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疼痛,特别是晚上睡觉,有些人会出现静息痛,白天因为不太注意,缺血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疼得很厉害,甚至晚上疼得睡不着觉,吃什么药都不管用。甚至患者会跟医生说,医生,你给我截掉吧,太疼了。所以有些人不是因为烂脚截肢的,而是因为疼痛截肢的。对于神经病变型糖尿病足来说,早期症状就是患者走路时觉得脚麻酥酥的,好像摸着都没什么感觉,如果到了后期,感觉越来越差,甚至拿针扎一下,他都不知道。但是很多人到了扎一下都不知道的时候,才去医院就诊,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比较晚了。早期就诊的话,可以用专门的测定仪器,测量一下感觉是否真的变差了。如果真的是感觉变差,最起码可以让你加强防护,穿防护鞋、软底鞋等等,尽量让它不要发生后期那么大的变化。如果是混合型的,这些症状混在一起,不仅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脚发凉、脚发白的症状,还有感觉变差的表现,可能自己很难分辨具体是怎么回事。所以只要发现这些不适症状了,反正脚有异常的感觉了,就建议去医院看一下,以便及早确诊、积极处理。首先要穿白色、棉质、手套型的袜子,这种袜子利于观察,而且脚趾头是分开的,更透气、吸汗能力更强,不容易得脚气,因此也能够减少脚气感染。另外,在脚的床头放一个镜子,平时拿脚晃一晃,看一看脚底有没有破的地方,有没有裂口。有些人出现很深的裂纹、出血了,他自己感觉不到,但是能够观察到,这时要马上到医院去消毒。还有就是要每天晚上泡脚,但时间不宜过长,10-15min左右,水温不要过高,30℃左右。关于水温,一定要用水温计来量,因为脚的感觉减退了,严重的情况,患者踩进去脚烫破了都不知道,所以要用水温计去量,才能准确地知道水温到底是多少。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泡脚后一定要擦干,包括脚趾缝里的水也要擦干,避免水分沤在脚趾缝里引起溃烂。此外,还可以用酒精把脚趾缝再擦一擦,然后再给整个脚都抹上一层保湿油,防止皮肤干燥出现裂口。另外,选鞋子也有讲究,一般建议选旅游鞋、软底鞋,最好是选糖尿病足鞋,不要穿高跟鞋,尽量少穿新鞋。当然老穿旧鞋也不现实,有些要换一换,也是可以的。但注意,穿新鞋时要贴防撞贴,防护起来。而且买新鞋的话,要下午去选鞋。因为人在躺在床上以后,脚是会变小的,下午的时候,经过一上午的活动之后,脚是胀起来的,相对较大,此时挑选的鞋子会宽松一些,不容易磨脚。
本文版权归医学微视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ID:yixueweishi),谢绝直接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