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给第11届西湖瑜伽文化节会刊卷首语的稿子,我承认我走心了,所以先在自己的公号上展示一下。老实说,从第1届到第11届,我为西湖瑜伽文化节写稿已经第十一个年头了,让我没想到的是,激情居然还在,看来是真爱无疑了。
这次,2024年西湖瑜伽文化节在举行之前作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上预热月,将这届受邀的14位导师全部先线上连麦一圈,让我得以有幸与几位导师在瑜伽节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有了深谈的机会。
出人意料。我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闻风老师,这也太出乎我的意料。认识闻风老师的契机在于第1届西湖瑜伽文化节,作为瑜伽爱好者的我参加了这次瑜伽文化节,并且从主创者菊三宝老师那里知悉,能把梦想变成现实落地成西湖瑜伽文化节的主创人员共有三位,分别是:她、王志成与闻风。那一年定下了“瑜伽中国化”的基调。那一年定下了受邀导师的阵容,十一年过去了,瑜伽文化基调没变,导师虽然有部分微调,但主体依然是这些人。
就从那一年开始,我对闻风老师有了初步的印象:傲气的、沉默的、严肃的、认识很多瑜伽大咖的、正在读王志成教授的博士的学者型人物。
后来,我报名就读浙江大学在读休闲学研究生,闻风老师也是我们的讲课老师,作为完全的菜鸟,对于闻风课程中的调息练习其实是一片茫然的,加上那些年心思在工作上为多,闻风老师给我的感觉依然是沉默的、紧张的、声音听起来虽然很轻柔但却是冷漠的,拒人以千里之外的。
再后来,因为一些课程上的分歧,他开始独立授课。我则因为在他群里的关系所以消息陆续有更新,也听课程,更是购买了根据他的笔记整理的厚厚的一本集子,那时候我对瑜伽稍有入门,闻风老师的形象在我心里变成桀骜的、但又善于思考的、有自己独立观点的学者。
再后来,各忙各自的,我依然会购买闻风老师参与的书籍,比如《瑜伽之书》、《脉轮瑜伽》;看《瑜伽》杂志的文章与采访,但是没有跟闻风老师有任何交流。
直到,2023年,他重新回到了我们西湖瑜伽文化节的受邀导师名单;直到,2024年,他作为我的线上连麦嘉宾,这才有了一段深入的聊天,让我大大吃惊的是,闻风老师变了。
他依然还在坚持调息、瑜伽这条科研道路上并且增加了心理学工作者的身份,但是他的内核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变得谦恭、柔和、包容、稳定以及松弛。这!在11年前,我是无法想象的。
为什么要把这段感悟写在今年的会刊首页?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只有2小时15分钟的连麦让我深刻理解了2024第11届西湖瑜伽文化节的三个关键词“鼎新、更替、传承”。
我们(组委会)、西湖瑜伽文化节、瑜伽节导师这三者成为了彼此生命成长的见证与参与人。
要知道今年的瑜伽节在筹划之初,我内心是惴惴不安的:一个每年固定受邀导师的瑜伽节是不是会被瑜伽圈抛弃,被瑜伽学员抛弃,被快速行进的瑜伽行业抛弃?毕竟经过特殊三年,整个业态已经发生了巨变,我们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但是,但是,但是,当天跟闻风老师连麦以后,我突然有了继续坚持的信心:时间可能是杀猪刀也可能是试金石,看看我们西湖瑜伽文化节连接了十年的导师们,他们都抵住了时间的试炼,越来越像金子般的散立于中国瑜伽圈的山峰各处,用欢喜的方式,用瑜伽这个载体,遵循瑜伽八支的规则做着服务他人,造福一方的事情。
多么美好的画面呀。这样的老师不请到线下,不给多年关心支持我们的学员面对面去接触、体验、学习的机会那是我们的失职,是整个行业的损失呀。要知道,现在虽然遍地都是瑜伽老师,但通过了十年时间历练能够沉淀下来的老师屈指可数,她/他们犹如高定珠宝一样珍贵,所以这就是本届“传承”的意义了。
当然,导师也不会一成不变。今年我们新邀请了两位年轻导师:一位是lululemon的签约大使、阿汤带领人魏凯明;一位是冥想入门课的张雪老师。2023年西湖瑜伽文化节我们的导师队伍也新增了几个新面孔,让西湖瑜伽文化节的导师邀请始终保持一定的新鲜血液。所以这就是本届“更替”的意义。
为了适应业态的变化,我们在人手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今年新开设了“直播预热月”,菊三宝作为拥有三年直播经验的老主播带领两个新人(我与王笑微)临阵磨刀,撸起袖子,也就这么干起来了,口碑与收粉都很好,所以这就是本届“鼎新”的意义。
“鼎新、更替、传承”短短的六个字,浓缩了西湖瑜伽文化节十年的历程,也开启了它的第十一个年头。
衷心感谢大家,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导师、学员,第二个十年之约又开启了,愿我们一起继续,愿顺遂,愿如愿。
关于2024第11届西湖瑜伽文化节的介绍与其他,可详见:第11届西湖瑜伽文化节吃住行游【完整版】
目前早鸟价899元(三天通票)还有少量余票,但也将在2024年10月23日结束,10月24日开始恢复原价1399元(三天通票)。
扫描上图二维码
关注“西湖瑜伽文化节”视频号
获取更多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