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博饼的由来》题目虽小,却事关争议,由来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相传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乡愁,激励士气,鼓舞军心,巧妙设计出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一博。
说法二,据考证,厦门的博饼可能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状元筹”,是当时流行于士人阶层的博弈用品,通常用骨质或象牙为材料,全副状元筹由63支长短大小不一的筹条或称签条组成。每支筹条上刻有从状元到秀才的不同科名和注数。状元筹与中秋月饼的结合,据传是清代台湾一些府县的读书人为求得科举考试的吉兆,利用中秋赏月之际,玩状元饼的游戏,并借此预卜当年考运。
“郑成功说”与“状元筹说”两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面红耳赤。专家们大都偏向“状元筹说”,并坐拥两大理由:其一“经多方考证,‘郑成功’无依据,有关郑成功的史料中从未有过博饼的记载。其二:无论是在北伐南京抗清战争中,还是东征收复台湾时期,郑成功几乎时时为军粮紧缺而忧患,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用于制作供博饼的‘会饼’,也没有心情在打仗时举行大规模的博饼游戏。”
我不是专家,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但常识告诉我,专家们否定“郑成功说”的两大理由都不大站得住脚:“史料没有记载”事实上存在三种可能:1、没有发生没有记载。2、发生了但不屑记载。3、发生了,也记载了,但相关史料尚未被发现。
“军粮紧缺,加上没有心情”,如此顺水推舟似乎有点自以为是的想当然,也许恰恰就是“没有心情”才需要苦中作乐制造心情:我不久前看的一条史料,说红军在长征中攻克遵义,红军将士曾与遵义的中学生进行过篮球比赛。再说,我们厦门知青1970年代在闽西上山下乡时,还曾以大小地瓜作为奖品进行博饼呢。“找乐”是人类困境之中的生存之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以为:“郑成功说”与“状元筹说”根本就可以并存和包容,事实上也完全存在着共同发生相互完善的可能;即便退一万步而言,博饼是民间把这一游戏附会在郑成功身上,不也是一种民意与人心所向,说明厦门岛城的黎民百姓对民族英雄的认可与尊崇!传说就是传说,拿史料否认传说本身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就像传说中吴刚捧出的桂花酒,我们还需要考证它是白酒还是黄酒吗?!考证来,考证去,把一炉香喷喷的月饼都考证得发霉生菇,索然无味了!
讲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在“老剧场文化广场”博饼,我们侧耳聆听,仿佛可以听见百米之外的“洪本部”——郑成功部将洪旭及其将士曾经的驻地所在——传说中的博饼发祥地——三百多年前的骰子依旧叮咚有声!海风海风,不一样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