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生命周期?从经济学看懂王朝兴亡!

文摘   2024-11-26 17:56   广西  

前面已写完秦汉唐宋明清六朝兴亡之谜,这里再写一篇总结文章,从经济学角度,看懂中央帝国生命周期。
(一)兴起
中央帝国兴起,通常是从土地革命开始的,秦汉废除西周时期井田制,实行授田制,本质上废除分封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权,实行皇帝土地所有权,皇帝拥有军功授田、封爵赐田和抄没权力。
同时皇帝虽然拥有全国土地,但不能实际管理,而是将赋税徭役附加到土地上,交给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耕种,后两者只有土地使用权和占有权,需要按照土地面积缴纳赋税,按照户籍服徭役和兵役,还不允许土地买卖,这是秦汉帝国中央集权基础。
隋唐实行均田制,将中央政府掌握无主土地,按照人口分配给无地农民,农民向政府缴纳赋税,并承担一定徭役和兵役,这项土地制度有利于无主荒田开垦,以及无地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保证赋役来源,增强隋唐帝国中央集权.
宋明清实行屯田制,它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西域军队戍边屯田,用于开拓和戍守西北边疆,后来被三国时期曹操完善成屯田制,将荒芜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大批流民,按军队编制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和耕牛等生产资料开垦耕种,获得收成由国家和屯田农民按比例分成,这成为乱世军阀生存,进而建立中央帝国基础。
无论是授田制,还是均田制和屯田制,他们都实现了农业经营去中间化,即中央帝国直接管理农民,直接征收田赋、徭役和兵役,而不是间接管理农民,由士绅阶层包办田赋、徭役和兵役。
中央帝国直接管理农民,主要通过郡县制度实现,它由中央直接任免官员,他们作为皇帝代表,督促农民按土地缴纳赋税,并按户籍服徭役和兵役.不仅将士绅阶层剥削所得归于中央,同时免除了士绅阶层对农民剥削压榨,提升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农业产出,实现了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
中央帝国直接管理农民,还能建立兵民合一军事制度,即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节约了养兵费用,实现国家财政支出最少化,同时还能有土地奖励军功,激励农民为国公战,包括秦汉征兵制度、隋唐府兵制度、明朝卫所制度和清朝八旗制度,都实现了兵民合一。
中央帝国直接管理农民,编户齐民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土地禁止买卖不利于资本积累,因而不利于工商业发展,但中央帝国兴起时,最关心是人口增长,而发展农业生产出更多粮食,才能供养更多人口,以提供更多兵源,支持国家对外扩张,这是中央帝国兴起时重农抑商思想根源.
(二)扩张
中央帝国草创后,通常都能利用郡县直接财政制度和兵民合一军事制度,迅速将狭小区域松散部族,整合成强悍统一军事力量,然后积极向外扩张,包括秦汉唐坐镇关中统一全国,宋朝鼎立中原吞灭十国,明朝立足江南扫灭群雄,以及清朝崛起辽东入主中原.
然而在中央帝国扩张时,人口增长成为最大变量,尤其是土地面积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这就导致国家不能再根据人口授予土地,以至于秦汉授田制、隋唐均田制、宋明清屯田制都会走向瓦解,进而让依附在土地上的兵民合一军制瓦解,包括征兵制、府兵制、卫所制和八旗制,转向国家财政支出募兵制。
同时中央帝国扩张,本质上是农业耕战文明扩张,因而扩张边界就是农耕区域边界,一旦超过这个边界,中央帝国扩张就戛然而止,其中西汉武帝时期达到临界点,此后随着气候变化,中央帝国直接管理版图会随着400毫米等降水线变化,但通常与农耕区相吻合.
中央帝国要想跨越400毫米等降水线,扩张到游牧区域,如果像汉武帝移民戍边会得不偿失,直至下罪己诏放弃,所以只能像唐太宗羁縻府州制度,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但无论是移民戍边还是羁縻府州,都很难驯服游牧文明,随着中央帝国实力衰弱,游牧文明都会入侵,中央帝国版图则缩水到农耕区。
反过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如果像元朝那样强硬改农耕为游牧,也是得不偿失,不到百年就被驱逐回草原,只能像清朝实行满汉分治,并逐步被汉化,才能建立起长期稳定中央帝国,但很快就会被新兴的游牧民族入侵,如准噶尔汗国和沙皇俄国。
事实上游牧文明区域产出低,管理难度又高,常常被中央帝国看成不毛之地,都不想去占领他,但游牧文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让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农耕文明,甚至妄想入主中原,以致中央帝国需要设置军队防御.
这成为中央帝国财务负担,甚至成为亡国导火索,因为中央帝国精兵聚于边地,内地没有武备,这时皇帝若不能收兵权回中央,就会出现北魏六镇之乱和唐朝安史之乱,逐步形成藩镇割据,中央帝国直接管理区域越来越小,直至被藩镇取代亡国。
因此从宋朝以后,包括明清两朝都收兵权回中央,通常采取办法是皇帝直接派遣将领,将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不负责军队训练,以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很难形成强大战斗力,再者守内虚外,表面上精兵聚于京城,但实际上因缺乏边境实战,京城部队逐步腐化而失去战斗力,还要国家财政背上沉重养兵负担。
最后还会实行更戍制,即边境军队轮流宿卫京师,以及边境军队更换防地,但因为征兵制、府兵制和卫所制等兵民合一军制下,士兵是需要参与农业生产,自己准备粮食的,意味着更戍制加重底层士兵负担,许多士兵不堪重负纷纷逃亡,以致中央帝国兴起时运转良好的兵民合一军制走向瓦解,只能改用国家财政支出募兵制。
此时随着按人口授予土地制度瓦解,郡县直接财政制度也发生变化,因为皇帝代表官员特权推动土地兼并,一方面是皇室宗亲,其中包括宦官,他们通常都享有免税权,另一方面是军功勋贵和文臣士绅,他们拥有免役权,这让百姓要么投靠皇室名下成为奴婢,要么投献土地在官员名下成为佃农,这就导致中央帝国编户下自耕农及征税土地越来越少,以农业为基础国家财政制度瓦解.
不过随着土地兼并带来土地高度集中,一方面是官僚阶层持有财富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需求,而是希望市场交易,追求更精美物质享受,这拉动了工商业需求,另一方面是农业人口增长,产生过剩劳动力,可以加入工商业生产,由此在生产需求循环拉动下,中央帝国商品经济迅速走向繁荣,依靠工商税就能维持国家财政,甚至还能减免农业税,从而呈现出丰衣足食和百业兴旺的中央帝国盛世局面,巅峰期通常在立国70年左右。
(三)改革
中央帝国进入盛世阶段后,整个国家通常会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军事扩张,试图消灭所有潜在国家威胁,将帝国版图最大化,如汉武帝改变和亲政策,发动汉匈之战,其二是闭关锁国,试图隔绝所有潜在国家威胁,将帝国防御最大化,如明清时期海禁政策,排斥对外贸易,但这两个方向都会挑起战争,让中央帝国财政陷入危机.
这才有中央帝国中期改革,它们本质上都是财政改革,其一是土地改革,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以土地为核心财政收入,其二是商业改革,增加以商业为核心财政收入,其三是军事制度改革,减少财政养兵支出,三管齐下维护中央帝国统治。
这里先说抑制土地兼并,最早是秦汉时期迁移豪强守陵政策,将原关东豪强全部迁入关中居住,豪强离开地方后,作为财力主体的房产和土地无法带走,重新收归郡县所有,分配给无地农民,从而达到抑制土地兼并目标.
其次是宋朝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以及明朝张居正改革的中一条鞭法,全国清丈土地,重绘鱼鳞图册,查出不少豪强地主隐瞒土地,打击地主偷税漏税,同时减轻自耕农赋税负担,从而达到抑制土地兼并目标。
再者是清朝雍正改革,摊丁入亩废除两千多年来人口税,减少农民纳税支出,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废除士绅免役特权,增加士绅纳税支出,从而达到抑制土地兼并效果。
然而豪强迁移守陵引起豪强民变,通常只有雄主才敢干,全国清丈土地需要耗费巨大人力,还被地主攻击为增税害民,至于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则得罪了天下读书人,动摇中央帝国统治基础,从而三者都很快就被废止,中央帝国抑制土地兼并改革也戛然而止。
此时只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不触动官绅阶级利益的改革会保留下来,例如唐朝两税法中合并徭役名目,只收户税和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户税征收货币取代征收实物,到宋朝募役法和明朝一条鞭法,规定户丁缴纳差役钱,转由官府雇人服杂役,再到清朝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头税,全部收取地税,而且全部征收货币。
在这里有一条很明显税收主线,其一是税收由多样化变成单一化,多种徭役合并为户税,再取消户税,只收地税,这样可以降低国家征税成本,其二是征收地税,本质是承认土地私有,加速土地兼并过程,其三是征收实物变成征收货币,加速商品经济繁荣。
由此整个国家财富集中到工商业,成为中央帝国财政扩张最好来源,其一是特殊行业国营创收,西汉桑弘羊创立盐铁酒官营和均输平准,成为后来中央帝国学习榜样,后来扩展到清朝盐茶酒矿四大行业官营创收。
其二是金融创收,西汉桑弘羊币制改革,制造通货膨胀收割民间财富,到宋朝发展成纸币交子通货膨胀,再到元明两朝滥用纸币通胀,导致纸币信用坍塌,让白银跻身法定货币,还有西汉王莽建立贷款制度,则到宋朝发展成青苗法,经营放贷抢民间高利贷生意,以此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其三是征收资产税,西汉桑弘羊算缗向工商业者按照资产收财产税,前期采取财产自报,但很多工商业者都隐瞒不报或少报,于是官方鼓励告缗,工商业者一旦被举报隐匿财产,就会罚戍边一年和没收财产,并将一半赏给举报者,于是告缗之风盛行,商贾中家以上群体全部破产,朝廷收入则则大大增加.
到唐朝两税法推行按资产收税后,又推行了借商、僦质、间架税和除陌钱,其中借商是财产税,商人财产超过万贯部分被借做军费,僦质是经营典当、货栈、租赁和粮仓等行业,一律按经营利润和储存货物价值借征四分之一,间架税是以房屋为课税对象的房产税,除陌钱则是交易印花税,凡交易所得和支付钱物,都要向官府纳税.
最后中央帝国兵民合一军制解体后,也会进行军事方面改革,如西汉征兵制解体后,发展出西域军屯制兵民一体,降低边境军事支出,到唐朝府兵制解体后,发展出节度使制度,下放地方财权,来降低边境军事支出.再到宋朝禁军制解体后,发展出保甲兵制,降低财政养兵支出,最后明朝卫所制和清朝八旗绿营解体后,发展出地方官员团练军队,降低财政养兵支出.
事实上,中央帝国无论是军事扩张,还是闭关锁国,都无法消除外部入侵,如果像汉唐那样持续对外扩张,虽然横扫大漠,但游牧民族兵败要么远走西方,但更多是举族归顺内迁,以至于出现汉末五胡乱华和唐末沙陀族乱华。
如果像宋明清那样守内虚外,闭关锁国,则会因自给自足农耕经济造就富有,引来外部势力觊觎,以至于宋朝频频受到辽夏金三国攻击,明朝则饱受蒙古、倭寇和满洲侵扰,还有清朝则受到西方列强围攻,它们从期待贸易交换,到劫掠财富,再到想取而代之.
(四)灭亡
中央帝国中期改革,仅仅起到续命作用,并不能改变王朝灭亡命运,因为它们虽然强化了中央帝国管理机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无法根除中央帝国内部矛盾,最为核心是土地兼并、贫富差距和财政枯竭三大问题,反而加剧内部矛盾,加速中央帝国灭亡。
首先从土地兼并来看,中央帝国改革征税越来越简单,却不愿意去丈量全国土地,打击地主隐瞒土地偷税漏税行为,甚至还让皇室有免税和士绅有免役特权,这让自耕农负担越来越重而破产流亡,皇室官僚士绅变得越来越有钱,加速土地兼并;
中央帝国税收越来越货币化,要求农民缴纳税赋必须换成货币,导致农民还要经历一层商人剥削,农民缴纳税赋大大超过以往数额,以致破产逃亡农民更多,商人则因为货币化带来商品经济繁荣,变得越来越有钱,加速土地兼并。
中央帝国按土地收税,本质上是承认土地私有,这让官僚富商更加肆无忌惮买卖土地,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同时取消人口税,则意味着放松了农民人身控制,这让他们要么加入流民起义队伍,要么成为官僚富商私属,成为地方豪强割据根源。
其次是从商业改革来看,中央帝国特殊行业国营,初衷是平抑物价,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却因不重视吏治,尤其是对贪污官员惩治不力,甚至骄纵官员敛财,这就导致官员和商人勾结起来,反而推动物价上涨更加厉害,农民生活更加艰难.
中央帝国金融改革,初衷是对富商收税,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却不愿意清查全国资产,很难实现按资产收税,只能实行全社会通货膨胀,但富商能勾结官员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资产却不断贬值,进而生活更加困难,如果再像王安石青苗法那样,强制诱惑农民贷款,更是让农民负债生活。
由此中央帝国中期商业改革,虽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其一没有平抑物价,反而推动物价上涨更厉害,其二没有对富商资产收税,反而让农民资产贬值,其三加入高利贷盘剥,三个原因循环作用下,中央帝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消费走向萎缩,工商业走向萧条,导致中央帝国商业税逐步减少,只能再次加重农业税,却引爆农民起义,让国家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此外中央帝国军制改革,如果像汉朝军屯制和唐朝节度使制度,节约中央帝国财政支出,却下放财权给边境地方,则让士兵只知将军,不知有皇帝,非但不会对国家心存感激,反而听从将军号令反抗国家,形成藩镇割据,最后吞灭中央帝国.
如果像宋朝禁军制、明朝募兵制和清朝绿营制,则让中央帝国财政背负了沉重负担,还会产生军官吃空饷、军队经商和军队缺乏训练三大问题,进而让财政供养这些军队失去战斗力,而且只为钱打战,对国家毫无忠诚度可言,以致要么像宋朝缩减禁军,推行保甲军,以节省养兵开支,却在新兴金国面前一触即溃,要么像明朝辽东军队耗尽中央帝国财政后,倒戈投降满清,或者像清朝推行汉官团练,再次亡于地方割据。
总结
中央帝国兴起都是从土地革命开始,实现农业经营去中间化,即中央直接管理农民,去除士绅阶层包税制,这样不仅能提升农民积极性,实现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还能建立起兵民合一军事制度,节约了养兵费用,实现国家财政支出最少化,更能奖励士兵为国公战。
中央帝国草创后,都能利用郡县直接财政制度和兵民合一军事制度,迅速将狭小区域松散部族,整合成强悍统一军事力量,积极向外扩张,但此时人口增长成为最大变量,尤其是土地面积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这就导致根据人口授予土地制度瓦解,进而让依附在土地上的兵民合一军制瓦解.
中央帝国按人口授予土地制度瓦解后,郡县直接财政制度发生变化,因为皇室官员特权推动土地兼并,其中皇室拥有免税权,官员则拥有免役权,这让百姓要么投靠皇室名下成为奴婢,要么投献土地在官员名下成为佃农,导致中央帝国编户下自耕农减少,以农业为基础国家财政制度瓦解。
不过随着土地高度集中,皇室官员财富日益增长,他们急需市场交易以追求精美物质享受,以及农业人口增长产生过剩劳动力,由此在生产需求循环拉动下,中央帝国商品经济迅速走向繁荣,依靠工商业税就能维持国家财政,甚至还能减免农业赋税,从而呈现出丰衣足食和百业兴旺的中央帝国盛世局面,
此时中央帝国会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军事扩张,试图消灭所有潜在国家威胁,将帝国版图最大化,其二是闭关锁国,试图隔绝所有潜在国家威胁,将帝国防御最大化,但这两个方向都会挑起战争,让中央帝国财政陷入危机.
这才有中央帝国中期改革,它们本质上都是财政改革,其一是土地改革,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以土地为核心财政收入,其二是商业改革,增加以商业为核心财政收入,其三是军事制度改革,减少财政养兵支出,三管齐下维护中央帝国统治。
然而中央帝国中期改革,仅仅起到续命作用,但并不能改变王朝灭亡命运,因为它们虽然强化了中央帝国管理机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无法根除中央帝国内部矛盾,最为核心是土地兼并、贫富差距和财政枯竭三大问题,反而加剧内部矛盾,加速中央帝国灭亡。

感悟人生传播正能量
欢迎关注,精彩内容呈现不断......《感悟生活传播正能量》每天免费为您推荐分享最励志的网文和最精彩的视频,让您在前进的人生征途中感悟人生:让您在生活的这个‘道场’上感悟生活,满满的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