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讨好症——“通货膨胀”的语言,是礼貌还是内耗

文摘   2024-11-10 14:57   江苏  

文字讨好症——“通货膨胀”的语言,是礼貌还是内耗


文字讨好症 

通货膨胀的语言

 是礼貌还是内耗?










    什么是“文字讨好症”


      在微信上聊天的时候,你是否会习惯性地加上“嗯嗯”“好滴”等语气词,并在每句话的句末配上一个表情包?

      这种新型的社交现象被网友们自嘲为患有“微信文字讨好症”。随着社交软件的兴起,我们越来越依赖线上聊天。不仅在微信上,各大社交平台也普遍出现了此类现象。我们将它们统称为“文字讨好症”

      文字讨好症,是指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通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例如,在文字的结尾加上“哈、啦、哟、滴、~”等亲切的修饰词或符号;将“好的”改为“好滴”“好嘞”等。

     


     

      有人说,这样能显得自己很热情地在和对方聊天,而不是让人觉得冷漠、敷衍。也有人表示,这种线上社交语言会导致内耗,并加剧语言的“通货膨胀”。

      那么,“文字讨好症”究竟是礼貌还是内耗呢?







        

 出于礼貌,我们选择“文字讨好”



      “文字讨好”的流行与社交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在现实生活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在倾听对方声音的同时观察到对方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说话时的情绪状态,所谓“察言观色”。通过倾听,我们得以知道对方的表达内容:通过观察,我们能够消除歧义,完整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然而,线上社交工具改变了这一交流形式。我们在微信、QQ上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没有办法看见对方的表情、动作。仅仅通过冰冷的文字,很难揣测到对方的真实意图。同样,我们在社交软件上表达之时,如果使用和线下交流同样的语言,也无法达到想要的表达效果。

      


      用传播学的知识来说,交流时说的话被称作语言符号;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动作举止、身体接触、语音语调则被称作非语言符号。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多数其实是依靠非语言符号来实现的。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它的比例竟高达75%

      而线上交流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难题:我们需要用25%的线索来完成100%的交流。这样看来,若只是使用陈述客观事实的文字,未免会造成理解偏差,并让沟通显得严肃、不带人情味儿。

      一个公众号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几千名志愿者被要求在24小时之内不能使用任何表情符号,结果只有不到70名志愿者坚持了下来。在坚持下来的志愿者当中,有50%的人觉得自己的体验十分糟糕。一位志愿者表示,“不用表情包,总会担心自己的意思会被误解。”

   


     

      因此,我们在线上社交时习惯性地用表情包以及夸张的表达来“文字讨好”对方,实际上是出于不被误解的需要。这样的“文字讨好”不仅可以弥补线上交流导致的肢体、表情语言的欠缺,而且可以将诚恳、礼貌、友好的情绪传递给对方,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我们应当肯定“文字讨好”这一社交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它是我们为了适应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型社交礼仪,“文字讨好症”只是网友们的自嘲之语,不必动不动就为它贴上时代病症的标签。





         

“文字讨好”若过了度,将造成内耗


      “文字讨好症”的出发点是消除歧义、礼貌待人。但我们在线上与他人实际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有些过度夸张的语言其实没有必要。

      明明可以只用一个“好”字就能传递出自己知道了的意思,却不得不在“好”的后面加上后缀,并发送很多可爱的表情包;明明与对方不熟,但我们时常会表现出亲昵的样子,句句不离“宝贝”......渐渐地,我们发现自己被“文字讨好症”裹挟,偏离了表达的初衷。过度热情的背后,潜藏着深深的焦虑

      “若对方的语言亲昵、热情,我若不表现得更加热情,会不会显得不够礼貌,引发对方的不满,或是让对方觉得自己不近人情”“我的语气能不能传达出我的真实情感,会不会让对方误解”“我已经表现得这么热情了,对方的回应却很平淡,ta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在“文字讨好症”流行的大环境下,总会有一部分适应了平实表达的人为了融入集体、迎合他人而绞尽脑汁地“表演”出热情的样子。也会有很多人适应了“文字讨好”后,面对对方不那么热情的回应,会陷入猜疑与内耗。这些都是“文字讨好”过了度会带来的问题。长此以往,“文字讨好”不仅无法使聊天氛围轻松愉快,反而会给聊天双方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警惕“文字讨好症”

导致的语言进一步“通货膨胀”


     当我们习惯性地用亲密的称呼、过度热情的语气来进行沟通,语言也会在不经意之间不断贬值。例如,当我们想表达“好笑”的时候,要是不说个“笑不活了”“哈哈哈哈哈哈”,而是只说一句“哈哈”,就好似在敷衍。

      原本很正常的表达方式,在现在的线上聊天中却好似在敷衍;原本简单的情绪表达,现在却要费力地打出一系列夸张的形容词才能传递出自己想表达的情绪。这种现象就是语言的“通货膨胀”。

      那么,语言“通货膨胀”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从语言本身来看,语言单位的原有含义和力度会在过分夸张表达中被逐步削弱使语言越来越“不值钱”。当“亲爱的”“宝贝”成为了陌生人之间用于寒暄的习以为常的称呼,在我们称呼真正亲近的人为“宝贝”之时,会发现这个词已经无法传达出亲密的感觉。以前,我们只需要发“哈哈哈”就能表达出开心的意思,但现在就算是打出两行的“哈”字,我们依然会质疑自己是否将“愉快”这一信号传递给了对方。简单的文字越来越难以满足我们的情感表达需要,因此我们只能不断地加大文字的使用剂量。而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原有表达力度会不断降低,我们将越来越难以用语言高效简便地传达情感。

      


     

      从语言的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过度夸张的语言表达也会导致表达者表达能力的下降。当我们习惯于用夸张的语言、一连串的表情包来笼统地表情达意,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慢慢失去精准表述情感、组织语言的能力。“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确实可以传达出自己很快乐的情绪。但为什么而笑、具体有多好笑呢,我们无法通过它们表达出来。长期使用夸张的语言,懒于精确表述,会让很多表达者因此患上“网络失语症”。

      此外,语言“通货膨胀”会带来另一种不确定性。线上交流时,我们无法看见对方的表情与状态,而过分亲昵的称呼和夸张的语气词让传递情感的成本变低使真实情感和意图被掩盖。友好的表面可能带有表演的成分

      可见,“文字讨好症”的流行导致的语言“通货膨胀”,也值得我们警惕。





 面对“文字讨好症”

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其实,我们需要防备的并非线上社交的各类表情包,而是过度使用夸张表达导致的“网络失语症”及语言“通货膨胀”。表达方式服务于表达者。我们只需要选择让自己舒适的表达方式,无需内耗。

      以真诚表达、相互理解、平等对话为旨,表达出真实的自我,就是我们最好的面对方式。


END

创意淮安


文字|温澜

排版|王怡景

审核|钱柳旭

【声明】

图文转自“创意淮安”公众号,教学分享使用。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号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2024

敬请您关注公众号"安东之子","安东之子"是《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语文周刊》《作文合唱团》《语文报》《鲜素材》《学语文报》《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读写天下》《现代写作》《作文与考试》《学习报》《学习周报》《中学生阅读》《新锐作文》《三悦文摘》《佳作》《初中生》《漪涟》等报刊的采稿基地,其中原创的教研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用稿来源地!敬请您转发,欢迎您关注,更欢迎大家赐稿!真诚地感谢您,祝您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安康!(赐稿邮箱:1506669337@qq.com)

安东之子
教育交流 文学爱好者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