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3-4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亚洲文明》考点测试

职场   2024-11-17 15:00   黑龙江  

↓↓↓点一点资料更丰富↓↓↓

七上

课件  教案   知识点  自测   试卷

八上

课件  教案   知识点  自测   试卷

九上

课件  教案   知识点  自测   试卷

中考

课件  真题   知识点  专项训练

考点01  封君封臣制与法兰克王国

1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遵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信条。材料反映的是(   

A.种姓等级制度

B.教阶等级制度

C.封建庄园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时的西欧,封臣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后,封君封臣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是有了深刻的经济内涵。该学者重在表明(   

A.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B.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D.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3.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曾说,西欧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的社会,没有集中的权力。由于每一个封建主只效忠给他土地的人,也就是他的直接封君,所以他可以不听国王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话,甚至拿起武器和国王或其他任何人打仗。西欧的中世纪乱成一团,这反映出中世纪的西欧(   

A.君主专制,皇权集中

B.王权衰弱、分裂割据

C.教会统治、民主发展

D.大学兴起、经济繁荣

考点02  西周庄园

4.他们有权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他们生活在(   

A.西欧中世纪农场

B.西欧中世纪城市

C.西欧中世纪大学

D.西欧中世纪庄园

5.约克庄园法庭记录:判决农奴约翰诬告农奴托马斯,罚款6里拉;小管家未按要求出席 法庭,罚款12第纳尔。这反映了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   

A.处以罚金        B.处以刑罚

C.缴纳实物地租 D.缴纳劳役地租

6.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还有一些手工作坊及专职手工业者,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这说明欧洲庄园(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维护了奴隶主阶级利益

C.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发展

D.领主占有庄园全部土地

7.下列对庄园法庭的表述正确的是(   

主持法庭的可以是领主和他的管家,也可以是佃户

法庭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开庭一次,解决一批问题

法庭开庭的地点不是固定的,拥有很大的随意性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03  基督教

8.把握关键词来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用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得到“1世纪”“巴勒斯坦”“救世主等信息,这一关键词是(   

A.佛教 B.印度教 C.道教 D.基督教

9.早期基督教是反富人的,同时也是反罗马帝国的。但随着大量有产者加入教会,基督教教义在二世纪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多的主张服从国家统治,甚至宣扬君权神授。基督教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的这一变化说明(    

A.基督教最终征服了罗马

B.罗马最终征服了基督教

C.基督教在发展中与罗马政权合流

D.基督教的发展与罗马帝国扩张互为因果

10“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信徒征收此税。此举(   

A.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

B.使西欧社会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C.扩大了基督教会在西欧势力

D.导致王权和教权之争达到高潮

11.有史书记载了英国1123年召开的一次会议:国王向全国各地分发令状,命令他的主教、修道院长和塞恩参加在格洛斯特召开的圣烛节会议。他们都如约赴会,召集完毕,国王令他们选举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一记述表明当时英国(   

A.教会势力有所削弱

B.思想控制松弛

C.君权神授观念瓦解

D.教权高于王权

考点04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213世纪,西欧部分城市从国王手中获得特许状后,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可见这些城市(   

A.拥有自由和自治权

B.推翻了封建统治

C.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D.摆脱了国王控制

13.城市的复苏与新生标志着西欧历史新的开始。此前,社会只有两个积极的等级:教士和贵族,而现在市民阶级在他们旁边取得了自己的位置,直到旧制度结束。这说明(   

A.城市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础

B.城市兴起促进西欧世俗大学兴起

C.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城市的兴起孕育了新的社会力量

1411世纪末成立了博洛尼亚大学;12世纪建立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这些中世纪大学的名称大多以所在城市命名。对这种命名方式最合理的解释是(   

A.城市管理者帮助大学建立

B.城市发展促进大学的兴起

C.城市位置是大学兴起根源

D.城市可帮助扩大大学名气

15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考点05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

16.依据小玲同学的课堂笔记,可以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延续一千年

◆保存有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

◆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曾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A.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B.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

C.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静好

D.日不落帝国的殖民掠夺

17.关于奴隶制度,查士丁尼说:战争发生,俘虏和违背自然法的奴隶制就随之而来。事实上,根据自然法,一切人自始都是生来自由人。基于此观点,查士丁尼组织编撰的法典中(   

A.废除了奴隶制度

B.否定了罗马法学体系

C.改善了奴隶地位

D.整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

18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汇集了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而且对西亚、北非等地的东西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上述材料评价的是(   

A.波斯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9.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耀的阴影中⋯⋯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   

A.保守落后 B.兼收并蓄

C.辉煌一时 D.承前启后

考点06  古代日本

20.公元646年,日本进行行政机构改革,把全国划分成为若干国和郡,由国司和郡司治理,他们皆由天皇任命。这一改革措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武士集团

C.确立幕府统治 D.仿效中国模式

21.学习大化改新时,老师向同学们呈现了如下表格。老师的核心用意是让同学们明白(    

日本大化改新与中国隋唐制度

项目

中国隋唐制度

日本大化改新措施

政治

中央

三省六部制

设二官八省

地方

郡县制

设国、郡、里

经济

均田制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A.大化改新前日本经济落后,社会混乱

B.大化改新中日本多措并举,大力强化军事力量

C.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影响

D.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22.将军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掌握地方警察、征税和土地管理权。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是(   

A.大化改新前后的日本

B.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

C.未统一的阿拉伯半岛

D.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23.在幕府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的时间里,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的标志是(   

A.领地上的居民以的形式组织生产

B.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C.汉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奴国印绶倭王印

D.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考点07  阿拉伯帝国

24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正在经历着它的黄金时代。” 下列成就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荷马史诗》        B.基督教

C.《查士丁尼法典》 D.《医典》

25.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麦蒙派使者到拜占庭,要求拜占庭皇帝为之搜集古典抄本,他还鼓励穆斯林远游各方,寻索古籍,访求学问。麦蒙把搜集来的古代希腊、波斯、印度等地的典籍集中在巴格达,在巴格达建立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智慧宫。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   

A.推动了欧洲近代思想的解放

B.实行了文化专制的政策

C.摆脱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束缚

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

26.在阿拉伯帝国早期的对外征服和对被征服地进行统治的过程中,哈里发命令被占领地区的居民改变他们原来的宗教信仰,接受新的宗教信仰,并摧毁了被征服的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阿拉伯帝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以文化征服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B.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C.以殖民扩张扩大帝国的统治区域

D.推动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27.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   

A.印度的文化 B.数学的起源

C.文化的对立 D.文化的交融

2820221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A.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阿拉伯数字

B.《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C.《医典》、《天方夜谭》、伊斯兰教

D.《一千零一夜》、《汉谟拉比法典》、帕特农神庙

29.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和哥哥葛西姆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来到城市里寻找工作机会,葛西姆到一家饼店打工,并签订契约,约定工钱。当时,在波斯的城市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从中可知(   

A.文学作品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现象

B.《一千零一夜》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C.《一千零一夜》反映波斯社会状况

D.《一千零一夜》继承发展西方文化

考点08  封建时代的欧洲亚洲文明综合

30.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如下三张图片。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A. 封建时代的亚洲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近代文明的曙光

D.早期的殖民掠夺

31.如下图,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辉煌

D.两河流域的统一

32.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6年授田一次

C.实行有主从关系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33.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搜集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拜占庭帝国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美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东亚封建社会

34.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

352023923日,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参赛运动员相聚杭城,共赴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亚运之约。亚洲多国领导人和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等贵宾出席开幕式,中国向亚洲各国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下列属于古代亚洲文明的是(   

金字塔楔形文字太阳历司母戊鼎阿位伯数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②③⑤

36.法制既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法制之源】

材料一:该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两河流域)在法律上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提升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帝国的统一。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

——摘编自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

1)材料一中的法典指的是哪部法典?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法典制定的目的和作用。

【不断发展】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

时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不是原来那种城邦国家了……罗马行省和隶属罗马的国家已环绕地中海,原有的公民法适用的地域范围过于狭小,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了。与此同时,罗马商品经济的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范围涉及欧、亚、非,这远非公民法所能逮及。于是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并利于维护罗马统一的法律——万民法产生了。

——摘编自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二文字,分析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原因。

【逐步完善】

材料三: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查士丁尼下令对罗马法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帝国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在法典中宣传皇帝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想要通过军权神圣化来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影响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的民法法典。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37.欧洲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欧洲大事年表

序号

时间

大事

序号

时间

大事

1世纪

基督教产生

10世纪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481

法兰克王国建立

11世纪

西欧普遍确立封建制度

9世纪

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出现

12世纪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创办

1)根据材料一大事年表的内容,填出中世纪西欧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应表现(只填序号)。

材料二 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下图是某同学学习基督教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所做的部分卡片。

史实

影响

12世纪在教皇支持下西欧最早产生大学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发展

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火刑

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3)据卡片,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什么方法?

38.在世界古代史的长河中古代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和相互传播了许多辉煌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世界文明珍贵的历史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的文明】

材料一

史实

结论

汉谟拉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_____

体现了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一种完美境界,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金字塔

金字塔反映了____

1)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和结论。

【文明的碰撞】

材料二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把征服的人变为奴隶。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2)结合材料二,说说如何看待亚历山大东征。

【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  830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还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

3)依据材料三,总结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的主要贡献。

【文明的衰落】

材料四  拜占庭帝国曾辉煌一时,地跨欧、亚、非三洲,但它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生活在过去的实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实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拜占庭帝国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最终在东征西讨中,帝国走向灭亡,但它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保存了什么?拜占庭帝国灭亡了,但对后世西欧有何影响?

【文明的启示】

5)综合材料,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39.不断创新、学习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位从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整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材料四 阿拉伯艺术同文学一样绚丽多彩……集中体现在……的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希腊、波斯、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古建筑特色,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

1)材料一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在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写出材料二中远征事件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说明阿拉伯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

36.(1)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作用:有利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量刑原则、摒弃了一些陋俗;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

2)历史地位:罗马法最早的成文法典。

原因:帝国版图不断扩大;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等。

3)意义:有利于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影响了西欧国家民法典的制定等。

进步性:主张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主题名称:人类社会的法制建设。

37.(1)政治:②⑤;经济:③④;文化:①⑥

2)历史意义: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封建制度的瓦解;市民阶层分化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促进新的世俗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任答3点得即可,不得照抄原文)

3)方法:全面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8.(1)内容: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 ②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一方面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贡献: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4)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籍。

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5)启示:文明的交流是多样的,和平交流的方式更值得肯定和推广,更有现实意义;不同文明之间要加强交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讲步。

39.(1)改革:大化改新;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名称:亚历山大东征;影响:这一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3)原因:不思进取;封闭保守;

4)特点:兼收并蓄;独具特色;作用:举例: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能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文章来源网络 | 不代表本号观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部编初中历史
本号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成绩为宗旨,免费服务全国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