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 / 雪梅
“车企在考虑自研自动驾驶时,需要权衡差异化、效率和成本这三个关键因素。”在讨论到车企自研自动驾驶时,知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强调。
他是在11月8日上午开幕的的2024第九届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会(NAT-CES 2024)智能驾驶专场的圆桌讨论上做出如是表示。
2024第九届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会主题是“突破与平衡”,这是在中国新汽车产业发展努力突破内卷环境下举行的汽车行业重要会议。上百位中国主流车企研发、采购领导人,数百家主流新汽车供应链企业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此次圆桌讨论的话题是“智能驾驶技术产业新生存之道”,由梅赛德斯一奔驰中国自动驾驶与互联网执行副总裁王忻主持,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联想集团副总裁兼车计算负责人唐心悦,知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魔视智能创始人兼CEO虞正华,长城汽车智能驾驶高级总监姜海鹏等参加此次讨论。
对于目前车企垂直整合的形势,王忻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车企会不会走自研道路?如果车企走自研道路的话,到底自己开发还是能找到一家合资一起来做?这种情况下面,独立的智驾技术公司怎么能够发挥特长,在产业链当中怎么能够找到自己不会被别人能够替代下去?”
于骞认为,全栈自研需要巨额投入,如果车厂销量或规模不足以分摊这些成本,自研就不太划算。同时,如果市场上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车厂重复自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亏损,因此自研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成立。
唐心悦认为,在事物发展早期,各种形式都有可能且合理。智能驾驶和座舱技术的发展中,车企和供应商各有优势,车企熟悉车辆和品牌,拥有数据和人员;供应商则有科研背景和供应链优势。随着发展,汽车将趋向IT化和电气化。供应链企业愿意以多种形式合作,支持车企和供应商的发展。
宋阳则提出了三个关于车企是否需要自研自动驾驶的问题供大家思考:车企自研自动驾驶是否能带来客户体验的提升,并做出差异化?他指出好的自动驾驶体验相似,而不好的则各有不同,因此通过自研实现显著差异化几乎不可能,只有质量好坏之分。自研是否能显著提高效率?自动驾驶系统复杂,涉及传感器、数据等,但电器连接相对简单。车企需要考虑是否所有车型和匹配工作都要自己完成,以及是否能像供应商那样总结出模块化方法提高效率。自研涉及硬件成本和研发成本。硬件成本取决于产量,而研发成本主要涉及人员和其他云服务成本。车企需要评估是否愿意投入基础软件的研发,以及是否能够在不同硬件平台上体现研发效率?宋阳强调,车企在考虑自研自动驾驶时,需要权衡差异化、效率和成本这三个关键因素。
虞正华指出,自研的主要原因是该技术对车企极为重要。对于是否自研,需要考虑两点:一是能否做到行业顶尖,因为未来的消费者将更加重视智能驾驶功能,而顶尖的智能驾驶性能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众多厂商中;二是成本,持续的研发投入需要有足够的销量来支撑,以确保成本可控。只有当这两点都满足时,自研的价值才会更大。
姜海鹏认为,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是不可避免的。智能驾驶的趋势是回归主机厂,但实现端到端智能驾驶需要巨大的投入,不是所有主机厂都能负担得起。
他提到,主机厂是否自研取决于其经营状况和财务能力。销量好、利润高的主机厂更有可能选择自研,因为这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然而,即使是这些主机厂也不应完全封闭,而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外部世界的发展,避免自研成为负担。
此外,姜海鹏强调,有自研能力的公司也应建立内部和外部的竞争机制,以保持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对于成长中的公司,供应商可以在主机厂快速提升销量和利润的同时,帮助它们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双赢的局面。
王忻总结了大家的观点,主机厂和供应商应找到平衡点,共同推动汽车销售。每个主机厂面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需要根据需求决定自研或合作。如果目标群体需要更多独创性,主机厂可能会更多自研;如果目标群体更注重性价比,主机厂则可能更多与合作伙伴共赢。
接下来,王忻就“端到端”技术提出了问题:“端到端大模型上限很高,但下限也很低,从您的角度来看,端到端是我们的未来吗?”
对此,宋阳认为,端到端是自动驾驶的明确方向,尤其是在高价值场景下,是最优解决方案。然而,端到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支持,研发投入巨大,如某主机厂一次投入8.5亿元。很多企业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因此需要与主机厂合作,利用主机厂的数据资源和自身的软硬件平台,共同推进端到端的研发。端到端是必选项,但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级别和市场需求灵活选择。
同样针对端到端的问题,王忻又询问于骞:“目前大部分高阶自动驾驶都在使用英伟达的Orin芯片,但自动驾驶的成本越来越高。轻舟智航未来是否会只采用高阶方案,还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层级的解决方案。”
于骞认为,汽车产品与手机不同,价格区间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且使用周期更长,因此汽车市场存在明显的分层。这意味着智驾产品也需要提供高中低配的不同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无论配置高低,安全始终是顶配,轻舟智航在所有产品中都坚持这一点。
关于芯片和算力成本,于骞指出,成本分为车端和云端两部分。在端到端的新技术趋势下,车载算力的效率更高,无效计算减少,因此车载算力不会无限制增加。相反,更多的算力会转移到云端,云端的投入会更大。尽管初期投入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优化,成本会逐渐收敛。
于骞强调,智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使用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比拼算力。未来,智驾公司将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智驾体验。
王忻对此表示非常同意,他认为端到端到最后一定是算法、算力、有效数据的平衡。
唐心悦认为,虽然端到端算法非常出色,但显示出对算力的持续需求。他同意于骞关于数据、算法和整体应用优化是未来方向的观点,但认为当前智驾的发展仍处于快速增加算力需求的阶段。并且目前,端到端算法尚未成熟,许多企业在实际应用中采取双系统运行模式,导致算力需求成倍增长。在唐心悦看来,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成熟,算力需求的增长将会放缓,最终达到平衡。
王忻同意当前各车厂仍在收集数据和训练新算法的过程中,短期内算力对自动驾驶的发展依然至关重要。他提到,随着自动驾驶从低阶向高阶演进,许多车辆配备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现在有了端到端技术,无图方案不仅节省成本,还能解决地图刷新率的问题。例如,以前需要5颗毫米波雷达,现在可以减少到3颗。
紧接着,他向虞正华提出了一个问题:“从L2++级别的自动驾驶来看,激光雷达是否仍然是必需的?”
虞正华认为,在L2++级别自动驾驶中,随着视觉能力和算法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的作用主要是辅助。由于L2++的责任主体依然是人类驾驶员,算法的不断进步使得车辆可以逐渐摆脱对激光雷达的依赖。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感知能力提升迅速,因此在L2++级别上,激光雷达并不是必需的。
对于激光雷达厂商更多出路的问题,虞正华指出,技术进化至L4级自动驾驶时,尽管有端到端学习模型,但这类模型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解释性的问题,比如生成图像时结果不稳定。因此,在追求高度自动化驾驶的安全性和目标探测准确性上,激光雷达因能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解释性,依然是L4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不过,对于L2++级别,情况则有所不同。
王忻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国内主机厂如何在算力和数据量都不及特斯拉的情况下,达到类似的水平?
姜海鹏回应道,数据确实是智驾的基础,但关键在于数据效率和有效数据的质量。很多主机厂强调积累的里程数,但实际上有效数据才是核心。特斯拉在V12.3版本后,数据闭环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利用好了数据。
他指出,未来车企的竞争在于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数据的能力。有效数据包括高质量的感知数据和规控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来自少数守规则的好司机。因此,数据治理和提取能力是未来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他建议,车企需要找到高效的方法和工具,快速提取核心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从而提升智驾系统的性能。
王忻又问道:“智驾行业越来越卷,接下来这个行业中做算法的公司是会继续百花齐放提供方案,还是会逐渐汇集到少数几家公司呢?
于骞认为,行业必然会收敛,优质供应商会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几家。他指出,当前行业竞争激烈,供应商众多,但最终会形成有效的平衡。未来的优质供应商需要有大规模量产经验,能够从低阶向高阶发展,并具备快速学习和迭代的能力。这也是今天的第二个大会的主题:突破。有这样能力的供应商最终才能够生存下来。
宋阳也同意他的观点,他说,自动驾驶市场格局尚未确定,但未来一定会收敛,玩家不会太多。能够活下来的企业需要在创新和效率两方面都表现出色。创新方面,不同企业可以在各自的市场定位上做好创新,如软件公司可以在端到端和算法上领先,而知行科技作为软硬一体的公司,专注于中小算力平台。效率方面,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研发效率,特别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和优化软件中间件,实现快速迁移和高效开发。只要在创新和效率上做好,并找准市场定位,每家企业都有机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王忻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自动驾驶公司是否必须通过上市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各位嘉宾各抒己见。
对此,于骞表示,无论如何,轻舟智航始终坚持为消费者带来价值,从安全、体验和成本三个方面出发。
唐心悦认为,自动驾驶行业前景美好,未来会整合成更少的公司,但技术有广泛的市场空间,企业可能转型为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公司。
宋阳指出,知行科技快速上市是因为智驾行业需要大量投资,现金流是现阶段的生命线。
虞正华认为,上市是独立智驾公司的必经之路,可以获得资金和支持,但需谨慎使用资金,创造更多价值。
姜海鹏补充,短期内上市是必要的,但长远来看,企业需要依靠商业闭环和自身发展规律。
王忻以一句充满希望的话作为论坛的总结——目前,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努力。大家能够在这非常好的时代一起做可能改变时代的事,创造人类不同的出行方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智能驾驶技术产业新生存之道”是8大技术专场西兰花会场的第一场圆桌讨论话题,嘉宾们围绕智能驾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以及智能驾驶在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本土供应链的崛起、技术降本、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车企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的必要性、智能驾驶公司的资本化道路等值得关注的问题都做出了全面的解答。
为期两天的2024第九届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交流会由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主办,轩辕之学新供应链学院、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协作会为协办单位。
此次交流会是专业会议、技术展示和铃轩盛典三位一体的的中国汽车产业主零交流重要活动,它包括2大行业专场、8大技术专场,1场产品与技术展示、1场主零交流之夜和1场铃轩奖盛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