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博客】牛津学术出版漫谈 | 生成式AI的未来——科研人员的态度以及出版社的应对

文摘   2024-08-22 11:08   北京  

牛津学术出版漫谈——畅谈学术动态,助力从灵感到出版的每一步 。


科技最令人关注的其中一点是它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科技让人们的合作更紧密还是更松散;它如何加速科学发现和沟通流程;它是否分散了我们注意力并带来挫败感。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科研人员开始使用协同写作工具。因此,人们实现实时合著、实时注释和实时讨论,从而简化了研究过程,促进了国际合作。 


即使不是所有人,但大多数人都认同互联网能促进科研进步,助益研究人员的工作。然而,对于当今最前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我们也不确定能否产生类似的效用。研究人员、学术团体以及出版社等所有与科研相关的人员都应当思考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而我们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牛津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型的研究型非营利性出版商,正在着手制定出版社与大型语言模型公司合作的指导原则,其中,应当考虑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尊重知识产权,理解科技对教学和研究的重要促进作用,为作者提供合适的发表途径和合理的报酬,以及为应对错误或问题而开发出健全的升级路径。 


然而,我们最想要了解是什么促使科研人员决定使用生成式AI。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他们如何看待AI工具的使用,以及他们认为出版社(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机构)如何在促进和保护他们所发表的研究方面发挥作用。 


就此,我们对全球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调研,希望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各个方面的看法。调研结果现已经公示,其中呈现了许多重要内容。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和下载牛津学术科研人员与AI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揭示,研究人员对使用AI的态度会因职业阶段、学科领域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报告显示,76%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研究中使用了某种形式的AI工具,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代际差异和关于AI影响的两极分化的态度。我们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出八个群体,他们对AI的态度从“挑战者”(根本上反对人工智能的人)到“先驱者”(完全接受人工智能的人)。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不同群体对于AI使用的态度,您更可能是哪一类人群呢? 


先驱者(Pioneers)

我完全接受人工智能

先驱者更多是在STM(科学、技术和医学)和社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几乎所有先驱者都表示他们在研究中使用了人工智能,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益匪浅。其中,AI聊天机器人和机器翻译是使用最广泛的工具。先驱者们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对AI在学术研究中的前景感到兴奋,相信它将改变研究方式。超过一半的先驱者认为,不使用AI的人将落后于他人。 


挑战者(Challengers)

我完全反对人工智能 

挑战者更多来自人文学科领域,处于职业发展初期。挑战者们并非不了解AI,但超过一半的挑战者们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AI工具。几乎所有挑战者都认为AI将让其他人对自己研究的信任产生负面影响。他们不相信AI公司能够满足隐私和安全要求,不信任AI公司能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使用他们的数据。


谨慎乐观者(Careful optimists)

对于AI,我既兴奋又担心

谨慎乐观者也大多来自于STM和社科领域。他们更有可能在设计研究阶段使用AI工具,或者使用预测分析工具。谨慎乐观者倾向于相信使用AI工具将改变他们的研究方式,尽管其中一些人不确定哪里能开始使用AI。他们也更有可能相信AI将彻底改变学术研究的传播方式。


怀疑论者(Sceptics)

我不相信也不需要AI 

怀疑论者们多来自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他们将研究作为其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怀疑论者对人工智能工具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不大可能在学术研究中寻求AI方面的指导。至于对使用AI的心理信任问题,其答复非常复杂。 


谨慎省时者(Cautious time savers)

我不相信AI,但它确实为我省时

谨慎省时者遍布于所有学科和职业发展阶段。他们对人工智能工具有一定的了解,会常使用AI工具来发现和总结现有的研究。他们更有可能尝试使用AI工具,将其运行的结果与自己的结果进行比较,而不是使用AI工具来提高研究质量。在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更可能认为AI削弱了批判性思维的需求,在将AI应用于研究之前,充分评估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忧思悲观者(Concerned pessimists)

AI对研究和我的角色产生负面影响 

忧思悲观者也平均分布于不同学科和职业发展阶段。他们很可能对人工智能工具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与怀疑论者相比,他们使用AI工具的可能性更低。大多数忧思悲观者认为AI对其研究人员的角色构成威胁,担心AI的使用会对研究人员的技能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他们更有可能相信AI公司不能够满足隐私和安全要求。 


中立者(Neutrals)

我仍在权衡利弊 

中立者们更多从事STM领域工作,且多是职业后期研究人员。他们通常对人工智能工具也是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在心理层面,中立者对AI还没有形成强烈的看法,他们仍在权衡利弊。 


审慎观察者(Wary observers)

AI对研究有负面影响,但对我没影响 

审慎观察者大多是来自职业发展后期的研究人员,多以教学为主。根据调研报告显示,审慎观察者对人工智能工具尚无很好的理解。他们认为在将AI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之前,充分评估其影响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推荐

【牛津博客】牛津学术出版漫谈 | 如何把博士论文改成一本书


封面图片来自牛津大学出版社

本文节选和编译自牛津博客:

Are academic researchers embracing or resisting generative AI? And how should publishers respond?

https://blog.oup.com/2024/05/are-academic-researchers-embracing-or-resisting-generative-ai 

AI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researcher profiles [interactive]

https://blog.oup.com/2024/07/ai-attitudes-and-behaviour-researcher-profiles-interactive 

牛津学术



牛津学术
Advancing knowledge and learni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