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医药股:一年半前我说医药股十年大顶,现在怎么样了?

财富   财经   2024-04-25 17:49   海南  

2022 年 12 月 19 日我写过一篇文章《医药股的十年大顶》,在某些平台上被人喷成了筛子。

当然,这篇文章有标题党的成分,其实并不是说所有的医药股,而是特指新冠相关药物股的十年大顶。

当时正值解封抢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一片难求,很多人在焦虑恐惧之下,看到有个人居然说这是新冠药物股的顶,当然是破口大骂:

「怎么可能!按照这个紧缺程度翻十倍都是少的」

「如果不是我读书多看完你的文章我还以为病毒消失了呢」

「祝你全家都买不到药」

……

但当时我在文中也很直接地给出了我的看空理由:

感冒药并不是什么生产门槛很高的商品,紧缺只是一时,药厂看到这种紧缺后一定会疯狂生产,到时候肯定是过剩,感冒药会比新冠前还便宜。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无论是感冒药的价格还是相关公司的股价都大幅下跌。

人在高度情绪化的状态下,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股市中赚不到钱的原因。而因为羊群效应的存在,也导致了股市的暴涨暴跌。

其实去抢新冠药和在股市里去抢某个概念题材股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商品—— 冰墩墩。

现在还有人记得它是什么吗?没错,是冬奥会的吉祥物。

当时它也是短期供不应求,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炒到天价,还出了很多为了买一个冰墩墩很多女生付出了匪夷所思的代价的段子。

但现在呢?还有人会觉得生产销售冰墩墩的公司会因为冰墩墩火爆而股价大涨么?

很多时候,人们只看需求,还是短期的需求,以为需求火爆就是等于好产品、好公司、好行业。

却不看供给,最后往往在需求火爆+低门槛导致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里,难以自拔。

过去几年很多朋友买了新能源相关的公司或者基金,以为是需求巨大的星辰大海,无奈新能源行业是最容易同质化竞争陷入供过于求的行业,如火如荼之后只能是一地鸡毛。

当时我也写过文章说,新能源低位买了就买了,千万别追高,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因为这个行业看不长,但收到的都是「这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评论。

扯了这么多,还是为了说医药股。

虽说那篇大顶论我为了让自己正确的概率更大,把范围限定在了新冠相关的医药股,但我内心其实暗暗有个影射,就是这可能也是整个医药行业的顶。

我个人一直是对 A 股医药股过去如此高的估值持保留意见的。

2019年在《全球视角看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一文中,我说市场可能高估了老龄化的进度和需求,低估了医改对行业的改变。

然而随之而来的三年新冠自然是啪啪打我脸,在进入现代以来史无前例的大流行,让全球的医药医疗支出疯狂攀升,把医药股原本就高的估值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

看到潮水一般的资本涌入,连我一个一直对医药股心存疑虑的人,都小仓位投机搏过反弹。

但当潮水退去,集采轰轰烈烈开始的时候,我知道,2019年开始的那个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被过去那三年打断了,而由于扭曲程度更大,调整将以更猛烈地方式发生,我赶紧止损了。

曾经我以为理论上医药应该是一个好行业,随着老龄化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需求不断增大,叠加有一定的进入门槛竞争格局相对较好。

但后来我意识到,那是美国的医药公司,理论也来自美国投资者。

我们国内的医药公司大多数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都是堆叠销售费用的销售公司。

你看美国制裁我们这么多行业和领域,好像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制裁我们创新药公司的对吧?

加上我在《全球视角看我国医药行业现状》里说的,我们的医保政策很难走美国那种铺张浪费的路。

老龄化和居民收入提高带来的需求,可能被大大高估了。

所以我现在不认为我们的医药行业是好行业了。

之前我在《高股息的风险》一文中说到我感觉有些港股的创新药公司跌出价值来了,叠加港股+生物药公司可能受益于美联储转向,所以建了一点观察仓(占总仓位千分之一)。

但那之后药明系被美国威胁要制裁后,跌成那样,我又改变了看法。

我曾经以为药明算是中国还有点竞争力的医药公司了,没想到也如此脆弱,那可能我之前的判断还是太乐观了。

所以虽然现在 800 医药指数的估值处于过于 5 年历史分位的 6% ,恒生医疗保健 处于过于 5 年历史分位的 30% 

看似都算处于历史低估区间,但由于我说了,过去医药股的估值未必是合理的,所以基于 「历史」估值的低估,我觉得未必真的低估。

历史不代表未来。

尤其你看800医药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很多在集采之后逻辑已经完全坏了,所以再参考过去的估值判断高低估我觉得不合适。

甚至你会发现,里面很多公司甚至和老龄化都没啥关系,你冲着老龄化去投资,可能是缘木求鱼。

同时从绝对估值上看,800 医药市盈率 26 倍,恒生医疗保健 36 倍,好像相比我手中估值更低、竞争力更强、模式更简单我更能看懂、增速也未必比医药低的公司和行业基金比起来,也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万物皆是机会成本。

所以总的来说,目前我觉得医药行业目前到了一个可以关注的位置。

但由于目前的估值水平,不足以在我现有对它的浅薄认知下提供安全边际,我也完全不怕踏空它的上涨,所以我目前只有观察仓,不打算进一步加仓。

就是这样。感觉这些年我的成长就在于,不是简单的根据一些大路货的行业认知(老龄化、喝酒吃药传统)和历史估值去做投资决策,变得更加看重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同时也更不怕踏空,会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衡量风险和收益。

毕竟东西不够好的话,那就需要更便宜的价格,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不基于商业模式的估值分析,也只是无源之水、刻舟求剑。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记录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按此投资后果自负。

躺赢君
人生就是在正确的地方躺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