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是一种糟糕的策略。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它只有在先跌后涨的市场中才能获得比一次性投入更高的收益。
当然我们这里的定投指的是纪律性定期投入的策略,如果是因为你没看懂户或者估值还有点高选择分批买入的,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
在单边下跌,震荡市,平盘后涨,先涨后跌的市场里,定投都没有优势。
而在单边上涨的行情里定投会降低收益率。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主流经济体的股市长期都是上涨的,所以长期看,定投大幅拉低了投资收益。
(如果一个股市长期下跌或者不涨,这样的股市你也不会想投,讨论定不定投其实没意义)
但定投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
1.大部分人的工资是按月发的。
2.大部分人没有判断股市高低的能力,往往进来的时候是高位,所以先跌后涨的概率不小。
3.人都是有损失厌恶的,下跌带来的痛苦需要三倍涨幅才能抵消。
所以上涨过程中收益降低很多人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先跌后涨的市场,定投能大幅度减少痛苦。
所以定投不是收益最大化的做法,而是痛苦最小化的做法。
等于是用收益买了止痛药。
或许很多人因此更容易坚持,这就比收益高但坚持不下去的策略更适合他们。
4.定投以纪律性的方式做了情绪管理
如果不定投,每次都主观决策,那普通人很容易发生:
1)跌了不敢买
2)大跌想割肉
3)高位想加仓
4)频繁交易
很多时候情绪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负收益贡献,还不如机械执行一个策略。
这让我想起《事实》这本书里作者说他出的很多选择题,让人主观选择,是比随机选择正确率低很多的,因为人有偏见,尤其是当受到情绪的影响时。
所以定投是一种情绪管理,是一种人性控制器,但不并不是获得高收益的手段。
5)定投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个操作,让人有操作感。
人是有很强的这种需求的,不操作会觉得无聊,会觉得和某件事失去了连接,失去了掌控感。
人就是需要操作,虽然操作本身更可能带来的负向收益贡献,但人就是需要这个东西。
这也是为啥定投策略和网格策略大行其道的原因,每周/每月不操作一下就手痒。
这也是一种符合人性的设计,但并不能提高收益,只会降低。
所以总的来说,定投对于收益率而言是个糟糕的策略,但对于人性来说是个好的设计,是基于人类这种物种的无奈选择。
所以这些年我自己的投资已经彻底放弃了定投,对于我看好的资产,在相对低的位置我会一次性满仓。
我愿意承受波动,不求抄到正底,愿意用痛苦换更高的收益。
但其实对我而言也并没有增加太多痛苦,如果因为定投对好资产只买了很小的仓位它大涨了,我会更痛苦。
但对于很多入市未深的普通人,我又不可能帮他们投资的,那我或许会对他说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是个不差的开始。
延伸阅读:
以上内容仅作为个人记录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按此投资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