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新闻让人心痛:
一则是4月25日景德镇一小学生在校坠楼身亡;
一则是4月15日平江县9岁男孩坠楼身亡。
在景德镇小学生坠楼事件中,校副校长刘峰表示,4月25日早上上课时,该学生提出肚子痛想上厕所,老师同意了。“我们从监控发现,学生上完厕所没回教室,而是通过楼道上到5楼,爬上护栏墙,跳了下去。”
学生跳楼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随后应该会有官方通报。
而“9岁男孩坠楼身亡”事件,有明确且非常详细的通报。只是这份通报看得师兄心中五味杂陈,网上的评论也各执一词。
接连两起学生跳楼事件不禁让我们发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一个普通的周一早上,9岁的晨晨吃完妈妈准备的早餐后,自己一个人步行去学校。在孩子过于平静的懂事里,妈妈察觉出一丝异样,在孩子出门后,她悄悄跟在身后。在小区里走了一段之后,妈妈看着孩子朝学校方向走去,考虑到家里还有一个5岁的二宝,就折返回家。在回家路上,妈妈还是觉得不对劲,赶紧去追晨晨。她找了一大圈没有看到孩子的身影,转回到自家楼下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原来晨晨并没有去学校,而是返回到自家出租屋所在的楼顶,跳了下来。事后,人们从监控中看到了一个9岁孩子生前的最后5分钟。无从得知生前的最后5分钟,男孩在想些什么,但从他的行为里我们能窥得一丝犹豫、一丝留恋,还有万念俱灰的绝望。7点32分,他爬上其租住楼的楼顶,步行至东侧围栏,放下书包,从口袋里拿出了零食吃。吃零食时他在想些什么呢?想到还有那么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他是不是也有一点留恋?去年有一则新闻,一名女孩因家庭矛盾欲跳楼轻生。消防员通过与女孩沟通后得知她喜欢喝奶茶,最后以请她喝奶茶的契机救下了女孩。但这包男孩爱吃的零食,终究没留下他。他也很恐惧吧。《捉落叶》中有这样一段话:“自杀是很难的。即使结果是你想要的,但手段本身可能会让你感到恐惧,以至于根本无法开始。”但最终绝望还是战胜了恐惧,想离开的欲望战胜了求生的本能,在7点37分,男孩在第三次攀爬之后,带着“再也不想去学校”的决心纵身一跃。从楼顶到地面的时间里,他是该庆幸自己解脱,还是有一点点后悔呢?但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个鲜活的花样生命就此消逝,而我们要反思哪里出了问题。男孩坠楼后,男孩父亲杨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那天是周一,他不敢去学校,(孩子)是长期被老师体罚,害怕,恐惧学习,心理承受不了,所以他宁愿选择去死都不愿意读书。”杨先生查看了事发前一周的监控视频,发现晨晨在一周内被罚13次,包括打手和罚站,并表示,晨晨由于平日里作业完成不够及时,几乎每天都会被老师打手。晨晨还曾经被罚抄写“分级”一词一万遍,从去年抄到今年还没有抄完。杨先生爆料的每一条都足以引起大众关注,学校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回应。晨晨的数学老师陈某多次讲解“分级”知识点,包括晨晨在内的7名同学一直未掌握。于是陈某在班上讲“既然讲了这么多次还不知道怎么做,就抄写‘分级’两个字,抄写一遍两遍不记得,就抄一百遍,抄一百遍不记得,就抄一千遍,抄一千遍还不记得,抄一万遍总会记得。”陈某要求相关学生每天抄200遍,从2月26日到3月29日。晨晨跳楼身亡前,在作业本上共抄写“分级”两个字21个单页。老师跟学生约定,如果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可采取“打手心”的方式进行惩戒。除两位家长提出异议外,其他家长未提出反对意见。3月20日至4月15日,共有184人次学生在21节课堂上被“打手心”,其中杨某被“打手心”8次。通报中还提到,在3月14日,晨晨母亲跟班主任沟通,说孩子不想做作业,希望老师多帮助教育。通报出来之后,有网友认为老师和学校没什么问题的,并表示,“现在的老师真难当”“适当惩戒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戒尺戒尺,用法得当并无不妥。”有人哀叹:现在的小孩子心理真脆弱,一点小事就容易想不开。不少网友分享自己上学被罚抄、体罚的经历,并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轻生”。是,现在老师很难,很多人能理解老师对学生轻度的体罚、训诫,罚抄10遍、20遍都可以,但数学知识点罚抄“分级”二字,意义何在?罚抄万遍,分为每天200遍执行,并被多次打手心,这难道不是对孩子的长期心理折磨吗?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哪怕是征求了家长的意见,老师体罚学生都是明令禁止的。当着全班同学被打手心,这对孩子来说是心理上的折磨、自尊上的碾压。小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家里和学校,再小的事都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我们不能以长大后的视角来评判当时天大的事其实是芝麻绿豆大点的事。时代不同了,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老师,给孩子的压力也不一样了。孩子不是突然跳下去的,他眷恋人世间,也惧怕死亡,他经过内心挣扎却还是跳了下去。这里面有学校和老师体罚的错,有父母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太注重眼前的知识和成绩,学校和家长太想要“乖巧听话考试成绩好的孩子”,却常常忽略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晨晨并不是个例,在树林中自缢身亡的15岁少年胡鑫宇的悲剧依然历历在目,即便很多孩子没有走上绝路,但不少孩子也有一些心理问题。人民日报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30%是18岁以下青少年,其中50%是在校学生。《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选择最多的为“升学压力”,占比为54.66%;其次为“父母期望”“学校考试评比”,人数分别占比43.55%、39.97%。学校通报出来之后,那么多人认为老师和学校没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其本质还是“唯成绩论”,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惩罚”“管教”是应该的,老师的“惩戒”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是认真负责的表现。而师兄认为,这恰恰是需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不要美化惩罚。教育本应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通过恐惧和痛苦来维持秩序的环境。体罚看似是最直接有效的震慑手段,但很多时候它只是老师随意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的出口。体罚带给学生的是身体和尊严的践踏,它让学生自卑、恐惧和自我怀疑,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厌恶甚至恐惧。当体罚被包装为“为你好”的管教,它实际上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要等到孩子生病了、出事了才明白,比成绩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总有人拿过去的我们和现在的孩子对比,认为现在的孩子过于脆弱、敏感,缺乏抗压能力。这种观念忽略了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巨大差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信息爆炸,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物质不那么匮乏的年代,孩子的心理需求正在扩大。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痛苦,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很多孩子在走极端之前都会向父母求助,然而,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父母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回应孩子的求助信号。这可能导致孩子感到更加孤立和绝望,从而加剧了他们走向极端的可能性。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并重视孩子可能发出的求助信号。生命教育一是要教会孩子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二是让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贵和独特,三是帮助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生命是可贵的,什么事都不会让天塌下来,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试错的空间,让他们不那么害怕犯错,不那么恐惧成绩下滑,不那么忧虑自己的未来。但没办法,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投入真心和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