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拿大的住房危机成了热议话题,很多人忙不迭地寻找“罪魁祸首”,而房地产投资者似乎成了这个“完美背锅侠”。
他们仿佛被贴上了“万恶之源”的标签,成了大家茶余饭后吐槽的对象。
但咱们冷静点,住房负担能力的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
其实,这更像是一道经济难题,核心在于供需不平衡,简单粗暴地把责任推给投资者,未免有点“图省事”。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有些人可能幻想着政府大手一挥,给每个人盖房子,但这种“乌托邦”愿景,恐怕更容易变成一场“噩梦”。
政府建的房子,最后往往维护不力,搞不好成了破败不堪的贫民窟。
还有人想直接把投资者踢出房地产市场,甚至提出了“去商品化”的想法。
听起来似乎是在对抗经济不平等和住房负担问题,但这也意味着让魁北克居民失去了一项过去一个世纪中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
嗯,这招不免有点迷惑操作。
“替罪羊”不好当啊
《环球邮报》的一篇调查报道中曾提到,
蒙特利尔、多伦多和温哥华有约40%的公寓是投资者持有的。
很多人认为,
这助长了“投机”,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阴暗面”。
于是,投资者这个“替罪羊”成了众矢之的。
奇怪的是,独栋房屋的价格也在飞速上涨,而这些房屋几乎全是普通家庭持有的。
那这“投机”帽子该给谁戴呢?
打错了“战场”的战役
Capreit房地产公司的CEO马克·肯尼表示,
如果没有投资者,多伦多的住房会减少43%,温哥华则会少46%。
他认为,
把开发商和投资者妖魔化,才是真正让我们陷入住房危机的原因。
蒙特利尔的《大都会混合法规》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有点“戏剧性”的市政法规要求所有新开发项目中60%必须符合特定用途,否则开发商就会被罚得很惨。
即便蒙特利尔公共咨询办公室(OCPM)大力反对,这项法规还是在2021年通过了。
不过,今年终于“暂停”了这项有点“脑洞大开”的规定。
事实是,没有哪个“邪恶投资者”会与邻居串通一气,故意制造住房危机。
真正让我们陷入困境的是高利率、市政法规和建筑材料成本。
近些年来,很多魁北克人投资房地产,想着为退休生活做点打算。
实际上,他们帮助增加了住房供给,应该被感谢,而不是被那些对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知之甚少的人批评、指责。
文字独家原创版权,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