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安斯泰来(Astellas Pharma)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批准其靶向Claudin18.2(CLDN18.2)抗体Vyloy(zolbetuximab)用于治疗CLDN18.2阳性、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性胃癌患者,这也是首个获得全球监管机构批准的CLDN18.2靶向疗法。当然,除了CLDN18.2, Claudin家族还有多个靶点可以用于肿瘤相关药物的开发,如CLDN1,CLDN4和CLDN6等,本篇文章我们详细盘点一下Claudin家族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关于Claudin家族
人类claudin (CLDN)基因家族由CLDN1-12、14-20、22-25和34基因组成,可以编码26种蛋白,其中CLDN10基因编码claudin10a和claudin10b亚型,CLDN18基因编码claudin18.1和claudin18.2亚型,主要在肺和胃启动子的控制下表达。在功能上,细胞间紧密连接处的claudin亚型具有四个跨膜域。其中 N 端和 C 端在细胞内延伸到细胞质,以及两个称为 ECL1 和 ECL2 的细胞外环。第一个胞外折叠环稳定了细胞间隙界面,而C末端细胞质区域与zonula occludens 1支架蛋白相互作用,以组装其他紧密连接蛋白。形成同型和异型以及跨/顺式的claudin蛋白复合物调节了内皮、表皮、胃肠、肾脏等界面的细胞间隙屏障或通透性功能,以维持器官和/或全身的稳态。紧密连接的功能通过从高尔基体到质膜的前向运输,内吞作用到早期内质网,以及对循环内质网的分选,进行动态调节,以便运输回细胞表面或晚期内质网进行溶酶体降解。
Claudin家族与疾病
人类CLDN基因的生殖细胞突变已在非癌症疾病患者中报道(下表)。CLDN1突变与鱼鳞病、白细胞空泡、脱发和硬化性胆管炎综合征相关。CLDN2突变与梗阻性无精子症、高钙尿症和肾结石综合征相关。CLDN10突变与低汗症、电解质失衡、泪腺功能障碍、鱼鳞病和干燥综合征相关。CLDN9和CLDN14突变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相关。CLDN16和CLDN19突变与家族性高镁血症相关。CLDN11突变与低髓鞘化白质营养不良相关。Somatic CLDN18::Rho GTPase-激活蛋白(ARHGAP)6、CLDN18::ARHGAP10、CLDN18::ARHGAP26和CLDN18::ARHGAP42融合基因在3-15%的胃癌病例中被检测到。此外,已报道CLDN1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和肝细胞癌(Hcc)中的上调,CLDN4和CLDN6在卵巢和其他类型癌症中的上调,以及CLDN18.2在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EA)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上调。
Claudin-1
Claudin-1作为CLDN基因家族编码的一员,它在所有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中发挥作用,并作为紧密连接的关键结构组成部分。Claudin-1主要参与形成细胞间的屏障,调节细胞旁通透性,以及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层的细胞间黏附。在病理学上,Claudin-1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例如,CLDN1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皮肤进行性脱屑和胆管阻塞,这种情况被称为新生儿硬化性胆管炎伴鱼鳞病。此外,Claudin-1的异常表达也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CLDN1在HNSCC、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和甲状腺癌等,并且CLDN1高表达Hcc患者的预后比CLDN1低表达Hcc患者的预后差。
在相关药物的开发方面,目前进展最快是Alentis Therapeutics的ALE.C04, ALE.C04是靶向Claudin-1的单抗, 其会选择性地与暴露了Claudin-1的肿瘤细胞相结合,通过其效应功能 (ADCC) 杀伤肿瘤细胞,同时破坏肿瘤周围的胶原屏障,恢复免疫细胞运输,使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目前,ALE.C04已被FDA列入快速通道计划,用于治疗Claudin-1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正在进行1/2期临床试验。
当然除了单抗,Alentis Therapeutics还开发了靶向CLDN-1的ADC和TCE型双特异抗体,其中,ALE.P02和ALE.P03是针对CLDN1阳性肿瘤的ADC药物,两者有不同的Payload,ALE.P02的Payload为Tubulin,而ALE.P03的Payload为TOP 1抑制剂。
在临床前的PDX模型中,ALE.P02和ALE.P03都展现了良好的疗效,目前ALE.P02针对CLDN1阳性鳞状实体瘤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正在计划中,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对于ALE.P03,目前正在进行GLP毒理学研究,预计将于2025年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CLDN4
CLDN4作为紧密连接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中起着关键作用,调节细胞旁路的离子和溶质的运输。其在多种实体瘤中上调,包括三阴性乳腺癌(TNBC)、结直肠癌和胃癌(肠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卵巢癌(浆液亚型)、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以及尿路上皮癌。
在肿瘤治疗方面,靶向CLDN4进展最快的为双特异性抗体ASP1002,该双特异抗体是由Astellas Pharma开发的靶向CLDN4和4-1BB,该双特异抗体是对称型双抗,靶向4-1BB的抗体以scFv的形式连接CLDN4的末端,在体外的研究中,其通过共刺激T细胞信号激活和随后的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在CLDN4上调的癌症中诱导抗肿瘤活性;在小鼠荷瘤实验中,ASP1002初步展现了抗肿瘤活性。目前,ASP1002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CLDN4阳性实体瘤,如结直肠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NSCLC、TNBC和尿路上皮癌等。
CLDN6
CLDN6不仅维持组织的完整性,还具有信号传导特性,有助于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多种细胞事件。CLDN6作为紧密连接分子,在上皮细胞或内皮细胞间粘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表达方面,CLDN6在胎儿组织中表达,包括胃、胰腺、肺和肾,CLDN6是胚胎干细胞中表达的最早蛋白之一,诱导上皮细胞连接的形成和极性,并参与干细胞向上皮细胞的分化。但是在成年人正常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LDN6在多种癌症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包括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EC、胃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其异常表达多与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因此其是比较理想的靶点。
在相关药物开发方面,靶向CLDN6目前已经有多种形式的药物进入临床,包括单抗,ADC,双抗,细胞疗法等,除了下表的项目,第一三公的DS-9606,天境的TJ-C64B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单抗方面,ASP1650已经完成临床研究,ASP1650由Astellas Pharma开发,是进展最快的靶向CLDN6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主要是通过ADCC,CDC等相关机制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但在2022年宣布未显示在GCT中具有临床意义的II期结果而停止开发。
在ADC药物开发方面,目前进展最快的是TORL BioTherapeutics公司的TORL-1-23,其是一款由抗CLDN6单抗与微管蛋白抑制剂MMAE通过可切割连接子偶联生成的ADC。它具有高度选择性,在体外实验中,TORL-1-23显示出对过度表达CLDN6的细胞系的强力和特异性结合,而不结合到过度表达其他claudin蛋白的细胞系,如CLDN3,CLDN4和CLDN9。
TORL-1-23的临床设计如下图所示,主要是采用了3+3的剂量爬坡策略,IV给药Q3W。
在去年的ASCO会议上,TORL BioTherapeutics公布了初步的临床数据,42位患者入组并参与治疗,其中多数是卵巢癌。
通过静脉注射0.2至2.4 mg/kg的TORL-1-23,在21天的疗程中,没有发现剂量限制的毒性,耐受性良好。在接受所有剂量水平TORL-1-23治疗的患者中,有7/25(28%)的患者观察到确认的缓解。在所有剂量水平的铂耐药性卵巢癌患者中,有6/19(32%)的患者观察到确认的缓解,在2.4 mg/kg剂量水平下,缓解率为3/4(75%)。
而在今年的ESMO会议上,TORL BioTherapeutics更新了TORL-1-23的临床数据,在2.4mg/kg和3.0 mg/kg高剂量组中,45%的患者(9/20)获得了深度持久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已经接受过铂类化疗并且产生耐药性。所以从目前来看,疗效还不错,期待后续的临床结果。
同样,在今年的ESMO会议上,ADC领域的带头大哥第一三共也公布其CLDN6-ADC药物DS-9606的临床数据,与以往的ADC不同,DS-9606的Payload采用了PDB,相对于Dxd,PDB具有更强的毒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剂量爬坡的过程中,第一三共给的剂量相对较低的原因。
剂量爬坡共有53 例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患者入组,其中包括 19 例卵巢癌患者、11 例 GCT 患者、7 例胃癌/食管癌患者、7 例 NSCLC 患者、5 例胰腺癌患者、2例乳腺癌患者和 2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患者既往接受治疗的中位治疗线数为 4 线 (范围:1~9)。
在 0.016 mg/kg 至 0.225 mg/kg 剂量递增范围内,对 DS-9606 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中,既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也未出现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停药的情况。在发生比例≥7.5%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 (TEAE) 中,最常见的任何级别 TEAE 包括恶心 (18.9%)、乏力 (18.9%)、贫血 (17.0%)、腹痛 (15.1%)、便秘 (13.2%)、呕吐(13.2%)、腹泻 (11.3%)、发热 (9.4%)、体重下降 (9.4%)、食欲减退 (9.4%)、关节痛(9.4%)、咳嗽(9.4%)、鼻窦炎 (7.5%)、呼吸困难 (7.5%) 和 胸腔积液 (7.5%)。有 30.2%的患者 (n = 16) 发生了 3 级或以上TEAE,包括贫血 (3.8%)、腹痛 (3.8%)、胸腔积液(3.8%)、便秘 (1.9%)、呕吐(1.9%) 和腹泻 (1.9%)。皮肤相关不良反应(17%) 也是常见的 TEAE,大多数为 1 级事件,除了 1 例 2 级事件(皮肤色素沉着)和1 例 3 级事件(皮疹),上述两例事件发生后给药剂量相应减少。
在≥0.072 mg/kg 剂量组(0.190 mg/kg 剂量因数据尚不成熟未被计入)中观察到初步有效性结果,其中4 例患者达到确认的客观缓解,包括 2 例 GCT 患者、1 例胃癌/食道癌患者和 1 例 NSCLC 患者。在 7 例可评价的 GCT 患者中,2 例达到确认的客观缓解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超过 6 个月,5 例患者的甲胎蛋白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肿瘤标志物数值下降≥90%。截至 2024 年 06 月 14 日数据截止时,53 例患者中有21 例仍在接受 DS-9606 治疗。
在双抗开发方面,Amgen的AMG794是开发较早的,其是一种BiTE®分子,可结合人和食蟹猴CLDN6和CD3。在体外,AMG794靶向桥接T细胞杀死表达CLDN6的癌细胞,EC50为2.6±1.1 pM至127.4±53.4 pM。今年7月8日,根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显示,安进已经终止(TERMINATED)CLDN6/CD3双抗AMG 794治疗Claudin 6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其他恶性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NCT05317078),原因是“安进已作出终止 AMG794 开发的商业决定,AMG794 的安全性保持不变。目前相关临床数据没有披露,不过大概率还是药效不佳。
在Claudin 6双抗领域,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双抗是BioNTech开发的TCE双抗BNT142,和传统的双抗不同,该双抗是利用BioNTech在mRNA领域的经验,将编码双抗的mRNA通过脂质体包装,在体内利用机体的细胞进行双抗的表达并发挥作用,在结构上其是CD3的Fab串联CLND6的scFv,属于2+1的结构。目前该药物还在临床中,没有相关数据披露。
另外一个进入临床的双抗是Xencor的Xmab541,该双特异抗体同样是2+1型结构,其中两个Fab靶向结合CLDN6,同时其含有Fc,相对于BioNTech的双抗具有更长的半衰期。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旗下的中外制药也开发了靶向CLDN6的三抗SAIL66,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为典型的1+1型非对称双抗,不同的是,其CD3 Fab端具有结合4-1BB的能力,因此该双抗的构建是基于其新型的双抗平台《论创新,我只服中外制药!》,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链接进行详细了解。
而在Car-T方向,BioNTech的BNT211是目前进展最快的,其由两种创新方法组成,一种是针对癌胚抗原CLDN6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另一种是独特的CAR-T细胞扩增mRNA疫苗,它的设计原理是利用mRNA编码CAR-T细胞靶向的抗原,CARVac能够选择性地让淋巴结中的抗原呈递细胞表达CAR-T细胞靶向的抗原,从而在患者体内激发CAR-T细胞的扩增。
在今年的ESMO会议上,BioNTech公布了BNT211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PartB, PartA的临床结果已经在线发表《CLDN6-specific CAR-T cells plus amplifying RNA vaccine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solid tumors: the phase 1 BNT211-01 trial》,在21名可评估的癌症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33%(7/21),疾病控制率(DCR)为67%(14/21),其中1人完全缓解,6人部分缓解,7人病情稳定。其中,接受高剂量治疗(1 × 108个CAR-T细胞)的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最高,达到了57%(4/7)。
PartB的临床分为两部分,CAR-T单药治疗组和CAR-T+CARVac组,不同的组进行剂量爬坡。CAR-T单药治疗组剂量从1*106到5*108,CAR-T+CARVac组主要是1*107到1*108剂量和CARVac联用。患者入组主要是通过CLDN6的筛选,基本上都是CLDN6 2+/3+阳性患者,并且在接受CAR-T治疗前平均接受过4线治疗。
疗效方面,在接受治疗并进行评估的64位患者中,总体的ORR为32.8%,CR为4.1%,DCR为67.2%;而在41位接受过DL2及以上剂量治疗的患者中,OOR为51.5%,DCR为84.8% (下图深蓝色部分)。
在睾丸癌中,25位接受治疗并进行评估的患者中,总体ORR为24%,DCR为56%,同样在高剂量组,ORR有一定的提升,为41.&%,DCR为75%。
在卵巢癌中,总体客观缓解率要优于睾丸癌,ORR为33.3%,DCR为75,在高剂量组中,ORR提升到58.3%,DRC为83.3%。
安全性方面,在所有剂量组中,CRS多数为1-2级,3级及以上的概率为2.6%,总体来说相对较低,基本上和双抗一个水平;ICANS方面,总体发生率较低,且都是1-2级。除此之外,相对比较严重的是免疫效应细胞相关HLH 样综合征(HLH/IEC-HS),总体发生率为16.7%且多数发生在高剂量组。其它常见的副作用为贫血,长期血细胞减少,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CLDN18.2
CLDN18.2作为成熟的靶点,已经有单抗获批上市,而且也是赛道最拥挤的靶点,目前有多款ADC,双抗,CAR-T疗法在临床中。其中临床中进展最快的是ADC方向,包括信达,乐普/康诺亚,恒瑞,德琪医药等都有布局,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各大药企也纷纷展示了相关领域的进展,下图是相关管线的进展,因为管线太多,详细数据这里不再展示。
总结
CLDN家族中,CLDN18.2比较成熟并且已经有药物获批上市,因此目前竞争相当激烈,包括ADC,双抗,CAR-T,其中信达一家三种疗法都有布局,可见该靶点的吸引力有多大。当然除了CLDN18.2,CLDN家族还有一些其它靶点相对来说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包括CLDN6,目前已经有ADC,和CAR-T已经披露了初步数据,并且展现了良好的疗效,证明了该靶点也有很大的成药性潜力,另外,CLDN1和CLDN4也有相关ADC或者双抗布局,但是目前还没有临床数据披露,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