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建筑设计院的发展探究

学术   2024-10-13 18:30   上海  
随着建筑业进入“去产能”周期,建筑设计院已身处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面临着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建筑设计院乃至整个行业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在此关键时期,需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学说对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阐释。本文在分析建筑设计行业历史演进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究社会生产力学说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关联性,提出建筑设计院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对未来作出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与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在生产力学说中深入地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社会形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生产关系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即科学技术为劳动本身、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直接赋能[1]。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反映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创新激荡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代表了一种新型、高质生产力的跃升,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动能;而“质”指的是物质、质量、本质、品质。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关键在“新质”和“高质”,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旨,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型生产力[2]

就建筑业而言,要加快构建智能建造产业,推动“数字住建”落地生根[3],其新质生产力表现在新的建造方式、新的服务与新的业态,比如“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人工智能(AI)、数字化技术、元宇宙、ESG、建筑信息模型(BIM)、CIM、GIS、城市更新、低碳设计、O+EPC开发等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将为建筑设计院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赛道和发展动能。

二、建筑设计院的现状分析

国建筑设计院的历史演进

概括起来,我国的建筑设计院历经了六个发展阶段:初始阶段(1952年–1953年),这个阶段成立了中央直属设计公司,也是建筑设计院的雏形;发展阶段(1953年–1955年),中央直属设计公司发展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设计院,标志着建筑设计院开始逐渐发展;专业化阶段(1955年–1983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设计业务更多专注于工业建筑领域,实现了专业化发展;多元化阶段(1983年–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设计院开始向建筑、城规、市政等领域多元化发展,建筑设计领域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鼎盛时期;市场化阶段(2000年–2017年),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设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且更加注重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现代化阶段(2017年至今),中国城镇化进入下半段,市场容量大幅下滑,设计市场由增量转入存量,大批专业人员内卷加剧。伴随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等快速发展,建筑设计院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转型。

在历史的进程中,建筑设计院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诞生了约3000家建筑甲级设计院,形成了一大批标准规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我国建筑设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了专业化、多元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国际建筑设计院的新质生产力应用情况

新技术在新型生产能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建筑设计院正积极尝试与运用新的生产能力,以提升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设计阶段,引入BIM+GIS和AIGC技术,显著增强了设计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降低了项目成本。统计显示,采用BIM技术的精度超过传统方法20%,项目成本下降约10%;在数据处理和创意方案生成等方面,AI技术的运用为设计师提供了空前便捷和支援。新材料研发和应用为设计师提供了创意空间,如自清洁混凝土和生物活性砖块等建材在环保和美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精益建设(Lean Construction)和集成项目交付(IPD)等管理思路在项目管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推广和应用可持续设计的观念,已被国际建筑设计院视为一项关键的任务。随着全球对气候危机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加深,绿色、低碳、生态与可持续建筑正成为设计新动向,数字技术将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质动力[4]。国际设计院通过研究和采用新生产方法,增强了设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建筑设计院发展的视域维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设计院发展实践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学说为建筑设计院提供了理论基石。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核心驱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引领生产关系变革,而生产效率是生产活动的首要要素,这不仅包括个体的生产活动,还关乎在生产中所需的工具与设备。

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群体性重大科技变革正擘画着数智文明的新图景[5]。建筑设计院采用高生产力技术,刷新了团队合作模式,加强了来自业主、设计和施工等多个领域的工程师的协作,建立了高效沟通合作平台。新技术,如BIM、大数据分析和AI等提高了设计精度和效率,彻底革新了设计师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团队整体生产效率。这样的变化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建筑设计院在组织架构和管理策略方面的方法革新,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能力需求。

马克思主义主张资本应进行社会化的管理,鼓励通过科学的分配体系来激励社会各成员的工作热情,也即建筑设计院应持续地推进和改进企业的治理体系和营运策略。

马克思主义超结构化理念为建筑设计院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构建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建筑设计院通过应用新技术和创新管理策略,引导建筑设计院应对新生产力挑战,处理好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的关系,有助于破解发展难题,满足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并为行业未来提供方向指引。

新质生产力在建筑设计院中的应用表现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能力的深化与革新,尤其在设计领域,显著体现在信息技术、Al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上。这些创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设计效率,更在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项目管控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技术引领设计变革。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设计师利用BIM、AI、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实现设计过程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实现设计信息的高度整合和管理;运用Al来生产创意方案、提高房屋的采光和通风设计质量,短时间内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自动产生多样的设计策略,从而给出最佳设计选项。通过采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方案更加精确、直观和易于理解,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此外,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城市建设和规划为背景,搜集并深入研究众多与人口、交通及环境等相关的信息,为未来城市的扩展策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这种方式不只让设计更加理性,还有助于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城市危机,提高城市的韧性。

多维设计理念的应用。新质生产力注重高效能与高质量的生产方式,在建筑设计院体现为绿色、低碳、生态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应用。设计充分尊重自然环境,考虑建筑的能耗、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采用节能材料、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实现建筑永续价值。

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成为推动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建筑师、工程师、材料专家、文化学者、环境顾问等多领域专家紧密合作,共同解决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创新挑战,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整合大团队智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多样化需求。

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企业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生产与业财管理协同平台,实现设计过程、项目进度、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这些应用进一步凸显新质生产力在建筑设计院未来成长中的核心地位及其深远价值。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日益进步和创新,建筑设计行业将更多地依赖新质生产力。

四、建筑设计院的发展对策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践

当前,建筑设计院处于应对各种各样的生存挑战并捕捉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为应对这个特定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架构,并在处理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时,扮演了一个不可取代的领导角色。

在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力的各要素既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存在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建筑设计院应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构成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的要素。建筑设计院需要充分运用如信息科技、AI、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手段,强化存量市场需求的深度研究,以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从马克思主义和新质生产力结合的视域看,建筑设计院的核心发展战略应集中在技术革新、管理结构调整、人才培育及市场拓展上。当建筑设计院持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时,才能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建筑设计院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科技日益更迭,建筑设计院必须高度地关注自身的创新,生产方式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必将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6],尤其是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领域中的技术革新,以更好地解决全球气候危机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建筑业亟须显著减少碳排放,而其中绿色低碳建筑与碳中和城市更新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应对策略。例如,我国现存约65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借助节能改造技术、可再生能源策略与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在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与空间。

鉴于市场瞬息万变,建筑设计院迫切需要强化跨界和多专业协同合作,整合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径,从而提升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展望未来,建筑业将不仅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交融汇合,还将广泛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此,建筑设计院须不断采纳上述策略,优化设计流程,创新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推动建筑设计迅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

1 建筑设计院未来发展探究路径(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建筑设计院未来发展探究路径如图1所示,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或建议:

一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学说和新质生产力理论,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二是做好现代企业管理顶层设计,走差异化和多元化战略路线,通过构筑完善的项目管理与质量框架,提升设计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保障项目的优质完成。三是打造创新企业文化,通过强化团队培训、激励创新思维等手段,提升创新能力和潜力,适应常变的市场环境。四是积极融入大数据、AI、智能建造等技术,实现建筑业“产能升级、资本汇聚、产业集群”,助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五是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多级人才发展团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跨界融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六是巩固传统市场,深耕存量市场,积极寻找海外市场,利用国际合作机遇,进一步扩大业务领域和全球视野。七是注重团队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生产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内在协调和最佳结合,促使生产力发挥出最大化的动能和整体性的效能。八是深化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前沿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手段,提高设计团队的专业综合能力。九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与奖励体系,采用具有差异性的薪资和晋升策略,吸引和留住顶级专业人才,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激情。十是建筑是石头铸成的史书,重视建筑对社会有益的价值,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助力社区增长以及维护和保护各种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

综上,建筑设计院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既有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变革,并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愿景,需要不断地吸收前沿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数智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并在国际竞赛与合作中展现创新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牛先锋.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重要论断看新质生产力发展[N].学习时报,2024–04–01(004).
[2]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6):1–11.
[3]全国人大代表陈卫国:加快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J].中国勘察设计,2024,(03):20.
[4]夏麟.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J].绿色建筑,2024,16(03):5–11.
[5]翟云,潘云龙.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动力–要素–结构”框架的理论阐释[J].电子政务,2024,(04):2–16.
[6]王巍.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唯物史观依据[N].光明日报,2024–05–20.



排版|林应华    校审|洞察君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4年8月刊  

作者:张天平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中国铁建2024年中报:半数工程局净利润增长

十大省级建工集团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

中国电建2024年中报:11家设计院净利润下滑

中国中铁2024年中报:约半数工程局净利润增长

中国铁建2024年中报:4家设计院经营业绩

工程行业洞察
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主办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