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
2024年7月27日的晨光格外耀眼,清晨的朝霞,在鼓楼鸽哨响起的时候,点亮了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庙、故宫、景山……直到整个中轴线都染上橘色的霞光。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了!
这是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钟楼,纵贯北京老城的中轴线;这是一条跨越了7个多世纪、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这是一条曾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59项。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轴线”本是一个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领域的术语,但很早就“破圈”了。如果你生活在北京,相信这个词早已在你的眼前、耳边出现过很多很多次——无论是从报纸、电视上的报道,还是博物馆、艺术馆的展览和活动,还是交谈的话题......
而今天,得益于中轴线申遗成功的热点,这个词出现得更加频繁了,这或许是我们详细解剖它的一次好时机。
北京中轴线申遗历时12年,将把它浓缩的辉煌历史、建筑美学与哲学思想呈现给全世界。
古代皇家宫苑建筑群、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等诸多建筑遗存在这条线上见证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文化历史,可以说中轴线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人文历史轴线。
《中轴线》这本书就是我们了解这条线的“进阶”科普读物。
全书采用信息可视化形式,通过三十九张主题信息图,将常看常新的北京中轴线按三大板块细细呈现。
关注北京中轴线本身——比如它的缘起和功能,也关注北京中轴线对城市的影响——比如它的倾斜和对称。中轴线并不只是一个物体(物质的),还是一种规则(非物质的)。
关注组成北京中轴线最重要的要素——建筑。中轴线及其沿线范围内现存及曾经存在过的250余座建筑 (群)及构筑物在纸面上展开,几乎涵盖了从古至今所有的建筑种类,其中包含很多北京第一、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俨然一座建筑的博物馆!
关注北京中轴线及其沿线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按照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被归类和讲述,不同时空的人“共同”购物、吃饭、玩乐, 正如你今天在中轴线上的活动一样。这也是北京中轴线最有趣的一点:它不是凝固的历史,而是一条活的轴线,你我通过自己的 生活,也在书写中轴线新的故事。
就算足不出户,也可以来一次过瘾的卧游。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我想很多人都会好奇,中轴线到底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到底是先有的线还是先有的城呢?
今天我们就深入挖掘一下中轴线诞生的故事。
金宣宗贞祐三年五月,建成仅62年的金中都被蒙古大军攻陷,随后改称燕京。1260年,忽必烈在部分蒙古王公和儒臣的支持下,于开平城(后改称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即汗位,并继续与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相争。
至元元年,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同年,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以为陪都。至元四年,忽必烈决意迁都中都。
但是,原先的金中都宫城已是焦土,需另寻新址建城。忽必烈先在金中都郊外的离宫居住办公,新城的营造事务则由刘秉忠主持。至元八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二月,中都改称大都,是为元朝的首都,上都则改为陪都。
元大都城主要设计者刘秉忠雕像。图/视觉中国
相传刘秉忠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儒、释、道思想融会贯通,元朝决定迁都燕京(改称大都)后,也是由刘秉忠主持首都规划的。忽必烈曾特别提到刘秉忠精通阴阳术,因此很多学者推测,元大都的很多规划理念源自阴阳五行。
据《析津志》记载,大都建设之初,刘秉忠选择了一棵树作为基准,确定了皇宫的方位,其实也就确定了元大都中轴线的位置。这棵树后来被封为“独树将军”,还被授予金牌。
至于这棵树具体在哪里,有现代学者根据文献中的描述——这棵树位于元大都丽正门外第三座桥的南边——顺藤摸瓜,基于考古和考据成果,逐一推测三座桥的位置后,提出这棵树位于现在前门大街五牌楼附近(需要注意,这只是一种推测,要确定独树将军的位置,还需要更多史料和考古证据)。
北京前门大街。图/视觉中国
早在忽必烈决心定都燕京时,考虑到距离金中都被攻克已过了几十年,城中宫殿荒废不堪,便决定另起炉灶,以原来金中都东北郊的积水潭为中心建设新城。把大面积的水体作为城市的核心在以前从未有过,很可能来源于蒙古人的居住习惯。
正式规划元大都时,则在积水潭东北岸选定了大都城的中心,建设中心台和中心阁。有了城市的中心点,接下来需要确定的就是它的宽度和长度。
北京积水潭。图/视觉中国
根据现代学者推测,元大都的宽度是根据积水潭的宽度确定的。为了把积水潭整个包在城里,首都西城墙的位置便确定了,整座城市的宽度则是这一距离的两倍。
在元大都投入使用几年后,改良漕运也被提上日程。太史令郭守敬通过调研提出的方案被忽必烈认可,最终通惠河修成,使漕粮和其他物资可以通过运河从南方直抵大都核心。
至此,元大都中轴线的主要构成元素就基本完备了。
自1267起,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元大都已具规模。此后,原先居住在金中都的数十万居民陆续迁入大都生活。
铺开地图,金中都与元大都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金中都在今北京西南二环一带,元大都(汗八里)则居其东北,今天仍可寻见的北京中轴线就在元大都当中穿过。
明朝迁都北京后,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原则,在中轴线两侧分别修建了社稷坛和太庙,此后陆续有所营造。
今天,在高处由北向南看去,中山公园(原社稷坛)与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原太庙)、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博物馆,以及天坛与先农坛,这些大体在中轴线两侧呈对称分布的大型建筑和建筑群,都是构成“壮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景山寿皇殿。图/视觉中国
从初期的3.75千米,到明清时期的7.8千米,再到后来的继续延伸,北京中轴线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北京发展的缩影。
就像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讲的——
北京中轴线是一个空间序列,也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城市景观,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也是我们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
天坛。图/视觉中国
在嘉靖年间完成北京外城建造后的几百年里,北京城都没有被“填满”过,在外城一直有着大量的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轴线也没有延长的客观动力。
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北京的发展急剧提速,中轴线也随着城市扩张而一步步延伸。
北京中轴线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在历史上的连续性。从元大都奠定基础开始,之后几百年,一代代人对城市的改造都在遵循,甚至加强这条轴线。
而我们也不妨沿着这条一直在生长的《中轴线》,去探索北京走过的路,去发现庙堂与市井、古老与现代共生的北京。
这本书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书中真的藏着一条轴线!从封面延伸至封底。
书中842mm长的蝴蝶页(内文图)
因为北京中轴线是南北向的,为了突出这种延伸感,本书采用了上下翻页的方式,每一个对页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
不妨尝试沿着这条线,一口气把书读完吧!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