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极致之美,都在海西州?

文化   其他   2024-07-19 18:00   北京  

▲ 茶卡盐湖的星空。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极致之美,汇集在青海省海西州?



我坐西宁到拉萨的火车进藏时,夜里被高反折磨得睡不着觉。打开手机里的地图软件,惊讶地发现这段路程很长一段不是在西藏自治区里,而是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在搜索框里键入“海西”,会发现长江之源沱沱河、天空之镜茶卡盐湖、万山之祖昆仑山的瑶池、柴达木盆地最底端……复杂而秀丽的地质景观微缩于这片神奇的热土,直到火车随着长长的鸣笛驶过青海西藏的省界唐古拉山,方才告一段落。

这片土地究竟有什么魔力,竟如此波澜壮阔?



少年长江雪山来


海西州,全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她的名字来源很直接:位于青海湖以西。从地势上看,这里总的来说西北高,东南低,但在西南的一角,又因为修筑青藏铁路方便统筹而管辖了唐古拉山镇。

▲ 海西州示意图,白色部分为海西州。图/《发现青海》


还是少年的长江就是从海西州的唐古拉山镇出发,一路蜿蜒向东海。

长江小时候不叫长江,而叫做沱沱河。沱沱河又称托托河、乌兰木伦河,是万里长江的正源。

各拉丹冬雪山位于唐古拉山中段,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她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周围自然景观奇特壮观。冬季,这里是冰雪的世界,夏秋季节,烈日炎炎,冰消雪融,山下天然草原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

▲ 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图/视觉中国


各拉丹冬雪山上,一条条冰川如洁白的哈达般披拂在角峰和山谷间,成为草场石滩之上亮眼的天际线。在这些冰川的末端,一道道水流腾跃而下,在山谷中汇集成一条名为沱沱河的少年河流,它将踏上前方6300多千米的漫长旅程,开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传奇之旅。

山峰之下发育的姜根迪如冰川和尕恰迪如冰川是沱沱河的主要水源,两处冰川融水汇流后又拐了个90度的大拐弯,河水流到囊极巴陇时与长江南源当曲汇流。这里她又一次改名了,改叫通天河。

▲ 沱沱河大桥,列车正在通过。摄/何启金,图/《发现青海》


关于沱沱河与当曲谁为长江正源的讨论一直存在。长江共有三个源头: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当曲虽然整体水量是沱沱河的5倍,长度也甚于沱沱河,但其中下游的巨大水量主要来自于唐古拉山的冰川融水,与沱沱河同源,而当曲源头处的湿地、泉眼提供的水量非常少,且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此外,当曲自东南向西北的流向也与长江干流方向不一致。

与当曲相比,沱沱河源头的姜根迪如冰川距离长江入海口最远,5800米的海拔高度,顺直的自西向东走向,常年充足稳定的水量,这些特点组成了沱沱河不可替代的高原源流气质,是当之无愧的长江正源。

▲ 长江源的标志碑。摄/谢育祥,图/《发现青海》


沱沱河离开唐古拉雪山群向北流淌约100千米后向东转了一个90°的大弯,由此进入较为平坦的高原面。由于冻土层异常坚硬,河流难以向下切割形成稳定的河槽,于是汩汩水流便恣意地在大地间蔓延开来,形成了纵横交织的辫状河道。

到达青藏铁路边时,沱沱河的河床宽度已经超过了1000米,河底水网密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沱沱河大桥上向西望去,水流如同被风吹起的条条丝带,从视线尽头飘落至脚下,空灵而诗意。

沱沱河是一条源自高原腹地的血脉,带着冰川的祈福,雪山的礼赞,奔向大海,去滋养下游亿万人的生命家园。



“瑶池”真的存在吗?


海西北部的高处是昆仑山。有诗云:“横空出世,莽昆仑。”昆仑山,在中华民族心中一直有着崇高的地位,被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神话中,周穆王乘坐着八匹马拉的车游行四海,见到了居住于神山中的西王母,暗生情愫,最终一道升仙而去。故事里的神山,便是如今的昆仑山。

昆仑山有很多传说,如今我们所知的女娲炼石补天、西王母蟠桃盛会等故事,都与此山有关。《西游记》《封神演义》,还有以《倚天屠龙记》为代表的诸多武侠小说,也都提到了这座神山,因此,昆仑山可以说是神话和现实的分界点。

▲ 昆仑山的积雪。摄/王舰艇,图/《发现青海》


实际上,昆仑山地区并不像故事中提到的那样美好,这里气候恶劣,冻土广布,六月飞雪,并不适宜人类活动。四周一片荒芜,草色枯黄,巨大的山脉沉默地矗立在远方,颇有肃杀之气。

这样一片巍峨的群山,其山口更是有着坚守要害之地的特殊意义。昆仑山口位于格尔木市以南160千米,是沟通青海、甘肃两省和西藏自治区的要道。山口上屹立着标记碑,由汉白玉打造而成。主碑高度为4.767米,恰好是此地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

▲ 昆仑山玉珠峰南坡。摄/冯锐强,图/《发现青海》


距标记碑不远处,还有为保护藏羚羊而捐躯的杰桑·索南达杰的纪念碑。碑上记载着这位勇敢的藏族同胞,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献出了生命的事迹。目前藏羚羊的生存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藏羚羊的保护中。

孙悟空偷吃蟠桃、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周穆王与西王母宴饮,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昆仑山上的瑶池。

▲ 西王母遥池。摄/陈生贵,图/《发现青海》


一提到瑶池,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游记》中的蟠桃盛宴。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会在瑶池设蟠桃盛会款待各路神仙。《穆天子传》中也提到,周穆王和西王母在昆仑侧瑶池上相会。

这一座瑶池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它是一座高山湖泊,距格尔木市区250千米,最深达21.9米。湖泊呈椭圆形,东西长度是南北宽度的2倍。

▲ 昆仑山玉虚峰。摄/周焰,图/《发现青海》


去到瑶池,要从格尔木市出发,一路往西南,全线柏油马路。向四周望去,人类生活的痕迹逐渐被自然掩盖,偶尔能看到黄羊等野生动物站在路边,金雕在头上盘旋。这里植被稀少,就连远处的山上都是一片棕黄色,只有海拔足够高的地方顶着一点点雪。

瑶池水大多来自冰川融水,虽然四面黄沙遍地,池水却清可见底,像是遗忘在天地间的一方宝鉴。瑶池边还有名为“群龙出海”的一处雅丹地貌景观。长方形的土墩整齐地排列在大地上,朝着同一个方向,确实有群龙破浪前行的意味。这些土墩曾经是湖泊的沉积物,由于水位下降露出地表,经过风蚀之后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除了茶卡,还有什么盐湖?


海西州的主体,其实是被称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这里盐湖很多,最著名的应该属茶卡盐湖。它是天然结晶盐湖,湖面海拔3061米,占地154平方千米,被旅行者称为“天空之镜”。藏语中的茶卡,或蒙古语中的达布逊淖尔,都是盐湖之意。

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水面积与水深因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而变化显著,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千米。湖的底部有厚约5~10米不等的石盐层。几年之后开采过的卤水重新结晶成盐层,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茶卡盐湖的游人。供图/VCG,图/《发现青海》


盐湖之镜,水很清澈,但不是仅仅看到水底,而是人与水面相映成趣——你怎样,水面就怎么样;天空怎样,倒影便如出一辙。看惯了蒙古族、藏族典型的观景平台和数不尽的群山环绕,眼前所呈现的精致盐雕更是充满着圣洁感,目光所及之处银装素裹。

层层观景台,脚下的路,横木,甚至栈道扶手都斑斑驳驳地闪着银色的光。天空的变幻莫测和游人的嬉笑打闹,像是舞台剧在湖中上演,背景色清澈通透,云飘在地上,人影倒立在水中。

▲ 茶卡盐湖的盐结晶。摄/朱红生,图/《发现青海》

茶卡盐湖之纯之净容不得半点玷污,但却偏爱鲜亮绚丽的色彩和璀璨的光芒。湛蓝天空透过团团云絮,倒映在湖上,湖水便多了一抹蓝色。火红的烈焰是这高原的裙袂、披风,映刻在湖中,欢呼、雀跃于天水之间。

都知道茶卡盐湖,但海西还深藏着更大的盐湖。深入柴达木盆地内部,向中南部前进,即可看到丰富的宝库——察尔汗盐湖。它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湖。

▲ 查尔汗盐湖。摄/张俭,图/《发现青海》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千米,东西长160多千米,南北宽20~40千米,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是柴达木盆地的谷底。盐湖内贮藏着 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60亿人食用1000年。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内流河都注入该湖。这里镁、锂、硼、碘、钾等矿产资源丰富,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

▲ 察尔汗盐湖。摄/何启金,图/《发现青海》

这里除了生产食用盐——氯化钠之外,还蕴藏了大量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氯化钾,中国钾肥的主要产地就是在这里。湖中蕴含丰富的钠、钾、镁资源,储量超过死海和美国的五大湖。

附近钾盐公司的货场上,成山的白色结晶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盐湖中还有一些稀有金属,如能生产电池的锂等。

▲ 柴达木河。摄/陈生贵,图/《发现青海》


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最低洼、最核心的地带之一,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远处黄色的风沙吹出了规模巨大的雅丹地貌,在旷野中以千姿百态的形式沉默着,震撼着探秘者的心灵。

察尔汗盐湖中的卤水透明,向下看去,各种各样的矿物结晶晶莹透明、千姿百态,仿佛无数白色的城堡向四方恣意伸展,这种盐的承载能力很大,汽车、火车都可以在上面奔跑,飞机也可以在上面起落,青藏公路和铁路通过盐湖,路基就都是由盐铺成,被称为万丈盐桥和钢铁彩虹。

▲ 察尔汗盐湖的盐盖坚硬。摄/庄建明,图/《发现青海》


海西州是一大片广阔而寂寥的土地,这里是塞外戈壁,黄沙漫漫,满目荒凉,她的首府所在地是德令哈。很多人知道德令哈这座城市,是因为海子的诗《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察尔汗盐湖。摄/姜曦,图/《发现青海》


海子写出了内心深处极致的孤独,这也是洪荒之地——海西州的孤独。孤独的海西州,广袤无垠的土地,似乎,盐湖从来都与悲怆和苍凉为伴,那晶莹透明的湖水、洁白如雪的盐花,都在这极致的色彩中讲述孤独的故事。



- END - 

封图 | 《发现青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发现青海》

中国国家地理BOOK
地理、旅行、文化、摄影、自然、科普……这里是《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的原创内容公众号,我们关注并分享这些生命与美好的交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