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2000多岁的巨型红杉切片,和依旧活着的几百岁的开心果树吗?
你领略过蓝鲸、巨型鱿鱼、和已经灭绝的猛犸象、澳洲袋狼站在一起,就这么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震撼吗?
还有岩石和矿物、史前遗存、人类学收藏、艺术作品等等……大约6800万件藏品,800万件植物标本、近700万件化石标本,汇聚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珍稀之物,都在这里。
欢迎来到,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的前身是建于1635年的皇家药用植物园,正式创立于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
作为最早对公众开放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它见证了博物学的兴起、进化论的诞生,以及现代科学各分支领域的发展历程。近400年的历史中,这里曾启发无数人,包括人类历史上那些最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者。
这是植物园大温室的竣工效果图之一。受1833 年在伦敦参观的温室的启发,夏尔· 罗奥· 德弗勒里为本馆设计了这座金属建筑中的杰作。
如今,馆内浩如烟海的藏品共同构成了一部关于大自然的词典,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当今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
这次,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就引进了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倾全馆之力打造的“珍宝级”收藏画册——《看得见的自然史》,科学家们从400年的馆藏积淀中万里挑一,并对这些稀世藏品进行策展级的爬梳和编排,凝练成一本可以捧在手上的自然博物馆。
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从古生物化石到现代动植物,每个篇章都是一次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看得见的自然史》将引领你参与一段跨越46亿年的真实旅程,看见亘古自然,理解万物演化。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
博物学,起源至今已有2000年,这是一门跟自然有关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在18世纪开始蓬勃发展。
博物学家们开始走出实验室,深入自然,进行田野调查,从而获得更为直接和丰富的观察数据,同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博物学家——
像瑞典动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他是动植物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的创立者,还首先提出了界、门、纲、目、属、种的物种分类法;德国著名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 Humboldt Alexander),是世界公认的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玛丽安娜·诺斯
世界上第一位女博物学家、探险家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 North),足迹遍布六大洲的 16 个国家和地区,她的画作曾被邱园园长称为“植物王国”的奇迹;
在博物学争奇斗艳的时代,还有一位我们今天知者寥寥,但在当时最受欢迎的博物学家之一——乔治·布丰。
布丰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博物研究,他历时四十年创作出来的三十六卷鸿篇巨著——《自然史》,曾轰动了整个欧洲学术界。
1774年版的《自然史》1-12卷。图/wikipedia
当时,人们还在《创世纪》中理解宇宙的奥秘,布丰的《自然史》却把宇宙的历史以科学的视角描绘了出来,全书共分为地球史、矿物史、动物史、植物史和人类史五大部分,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以科学观察为基础,对整个自然界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记述。
这座布丰的雕像坐落于植物园的透视中心,正对着进化大展厅,布丰致力于本馆的发展与规划,丰富了本馆馆藏,被视为本馆历史遗迹的守护者。
也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达尔文读到了这位法国贵族布封伯爵的著作《自然史》,书中的有关物种进化的观点比《物种起源》整整早了100年,达尔文惊讶的表示:“这是少数在我之前就理解了物种变化和演化的人之一。”
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精心策划的这本《看得见的自然史》,正是致敬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乔治·布丰,他也是该馆的创建人之一。
本书一共有8大主题,分别是远古化石、矿物大观、植物王国、动物世界、微观领域、史前遗存、人类文化和艺术气象,堪称一部影像版的《自然史》,为读者构建自然世界的认知地图。
400年馆藏,浓缩成一本书
作为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400多年的收藏精华,《看得见的自然史》中收录的200件稀世珍品,随便挑出一件,都大有来头,有着不俗的背后故事。
你听说过北欧神话中的海怪“克拉肯”吗?它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人类的幻想呢?
在北欧的传说中,这种长着许多触手的“怪物”,让欧洲大陆及其他地区长久的被恐惧包围着,这个“怪物”第一次出现记录是在 1877 年,当时的人们认为,它们生活在全球温带海域的深海,还记下了它有三个不同物种的描述,到今天它出现在了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就是这只雌性大王鱿。
不止是馆内的展品,连院子里的植物都大有来头,就像这棵开心果树,你能猜到它都已经几百岁了吗?
这是博物馆里最古老的三棵树之一,它还曾见证过一场重大的科学争论——花粉只是花的排泄物吗?
1704 年,图内福尔把从黎凡特带回的无花果树种子,种在以前的苗床园地的遗址上。当时,作为植物学权威,图内福尔认为花粉只是花的排泄物,而他以前的学生塞巴斯蒂安· 瓦扬则认为花粉是花的雄性种子,可以使雌性器官受精。
瓦扬利用本馆的开心果树证明了这一点:它的花只产生花粉,所以它是雄性。
瓦扬知道巴黎的药剂师植物园里还有一棵开心果树,它的雌花在此之前一直没有结果。于是他从我们的树上取下一根花枝,去给那棵树授粉,后者才第一次结果了。
1717 年,瓦扬在一堂课上将花的器官与动物的生殖系统进行了类比,他的同事们对此瞠目结舌,正是这份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发表的讲稿启发了林奈,后者在几十年后对植物分类法进行了颠覆性变革。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植物园鸟瞰图
这本“宝典”的内容当然绝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多涵盖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的故事:
几种霉菌共同生长成一幅马赛克画;
拟叶螽进化出了会发出声音的翅膀;
猛犸象、澳洲袋狼,可以与路易十五的犀牛(他是一只印度犀)、路易十六的斑驴(可能是平原斑马的六个亚种之一)一起打卡;
这个巨杉切片,是法国国家植物标本馆木本收藏中的王牌,它的年轮见证了人类从基督诞生到美西战争之间的历史,这株柏科的针叶树在 20 世纪初被砍伐时,已经在加利福尼亚森林里的其他巨树之间生活了近2000年;
查查波亚木乃伊让我看到了比印加人更早的葬礼仪式,乍一看觉得眼熟,原来它是蒙克的《呐喊》灵感来源。
关于古生物化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知名学者@邢立达 看完书曾有一段惊叹:
“这多维度的白色,是荷兰圣皮埃尔山的沧龙;沉淀的黑色,是美国怀俄明州1912年发现的三角龙;赭色加黑白,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椰叶鞘上的鳄神;饱满的绿色,是博丹船长麾下加尼耶描绘的鳄梨果。”
除了精彩的图鉴,每个作品都配备了详尽的讲解,作为一本图鉴书,全书的文字量也达到了惊人的45万字。
为了避免“左图右史”或者是“上图下文”的局限,本书通过索引的方式,将文字和图片分开展示,用编号进行一一对应。
用全画幅的铜版纸呈现展品的同时,也能通过胶版纸完整保留展品的文字信息。书中穿插有生物复原图、科学手绘等补充插图,对藏品关联内容运行补充展示;
《看得见的自然史》透明PVC护封设计,选用荧光绿色毁灭剑齿虎印迹,给整本书带来一种生机盎然的鲜活感,重新诠释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轻盈。
在这个秋天的尾巴,为每一个热爱自然的朋友献上这本“珍宝级”图鉴书,翻开它,指尖划过的是生命留存的温度。
不论是家庭收藏,还是亲子阅读,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自然礼物🎁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