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用文本
李金浩,张晨娇,石竹,魏艳艳*.2023年北京某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用药调查[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4,21(11):113-116.
2
摘要
目的:旨在了解北京某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药物处方治疗策略。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2023年在北京某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病例952例次。所用药物种类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4类,其中心境稳定剂的使用频率最高。这4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丙戊酸钠、奥氮平、劳拉西泮和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方案方面,以联合用药为主。结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通常采用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且大多数医生倾向于使用多种药物的联合疗法。
3
关键词
双相障碍;用药方案;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的反复异常变化,特点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风险和高疾病负担[1]。2019年发布的一项中国精神卫生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6%[2],5 年内的复发率更是高达70%[3]。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43%的患者曾考虑过自杀,其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4]。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数据,双相障碍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达到了990万年,为全球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排名的第16位[5]。
近年来,双相障碍的治疗方法已逐渐成为精神科临床实践中的焦点问题。为了让治疗方法更加标准化,我国在2015年对《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6]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再版工作,但临床中医生对于双相障碍患者的用药策略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和相关精神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仍然缺乏关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用药情况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基于此,本研究对2023年在北京某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所用的药物种类、使用频率等关键指标进行详细的统计与分析,旨在为了解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药物应用现状,及为临床医生在合理用药和药物科学管理方面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某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7]中关于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的双相障碍诊断准则(F31.0-F31.90),并由具有副主任医师或更高职称的医生确诊者。②需要住院治疗者。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设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诊方式、医疗费用付费方式、精神疾病家族史、当前疾病发作类型等基本信息,以及精神类药品的处方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n(%)表示。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23年北京某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共纳入952例次,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诊方式、医疗费用付费方式、精神疾病家族史、当前疾病发作类型等一般资料见表1。
2.2 药物种类和用药方式
如表2所示,该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心境稳定剂的使用频率最高(93.4%)。在治疗方式上,该院以联合用药为主(95.5%)。
2.3 各类药品处方情况
如表3所示,在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中,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丙戊酸钠(49.3%)、奥氮平(25.9%)、劳拉西泮(43.8%)和艾司西酞普兰(35.2%)。
讨论
近年来,双相障碍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和预后差等特点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双相障碍治疗指导方针,都普遍建议使用心境稳定剂作为双相障碍的主要治疗药物[8]。尽管碳酸锂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稳定情绪的首选药物,但在本研究中,丙戊酸钠的使用频率高于碳酸锂。Grover等[9]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处方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的结论为丙戊酸钠的处方占比超过碳酸锂,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是:①碳酸锂治疗指数偏低,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对比较接近,长时间的使用可能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肾脏受损。相较而言,丙戊酸钠更安全[10]。②有循证医学研究证实[11],丙戊酸钠的起效更为迅速,且伴随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上述结果提示,在双相障碍的临床治疗中,丙戊酸钠更被临床医生广泛使用,原因可能是该药能够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可能规避用药风险。
在过去的几年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治疗双相障碍方面获得了广泛的使用。Etain等[12]对双相障碍门诊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观察到抗精神病药的处方日益增多。这一现象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是:①相较于心境稳定剂而言,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显示了更优异的表现[13]。②在早期怀孕阶段,如果孕妇服用了锂盐、丙戊酸盐等心境稳定剂,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可能会更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会产生上述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孕产期双相障碍无法得到缓解的患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能会被优先考虑。③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具有镇静、助眠的功能,同时能稳定心境,且作用维度广、见效较快。此外,本研究中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和喹硫平处方用量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二者都是目前国内外双相障碍治疗指南所推荐的一线用药,对于躁狂期和抑郁期都有很好的疗效。
目前,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抗焦虑药的使用以苯二氮䓬类药物为主。《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指出[6],在双相障碍的治疗期,可以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及改善睡眠情况,但因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会导致躯体耐受及依赖风险增高。故该指南建议苯二氮䓬类药物在双相障碍早期阶段的治疗中,可作为临时用药,与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待其他药物起效后需逐渐停止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使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该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药物治疗中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劳拉西泮使用最为广泛。分析原因:劳拉西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长的半衰期,这对于需缓解焦虑情绪或改善睡眠障碍的双相障碍患者更为有利。
对于在双相障碍抑郁期间是否应用或如何适当应用抗抑郁药,一直是一个广受争议和讨论的话题。考虑到这类药物可能引发躁狂症状或加速双相障碍的循环,国内外治疗指南和共识,关于抗抑郁药在双相障碍治疗中的应用,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取“非必须不用,效果好即停用”的处理原则。对于使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未能显著改善的患者,应慎重考虑是否增加抗抑郁药的使用。建议使用具有较低引发躁狂风险的药物,例如SSRIs类抗抑郁药中除了帕罗西汀以外的药物和安非他酮。如果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所减轻,应尽快终止这些药物的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中,抗抑郁药的使用频率不高,但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等药物较常使用。其原因可能是:这2种药物的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引发躁狂风险。
临床试验显示[14],双相障碍患者仅使用一种心境稳定剂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联合用药已经成为双相障碍治疗的核心原则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院95.5% 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采用精神药物的联合治疗方式。有研究显示[15],在双相障碍的急性期,心境稳定剂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能有效提升双相躁狂或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此外,白由竹[16]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进一步揭示了目前双相障碍治疗中联合治疗的使用趋势。
综上所述,该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与国内外的治疗指南基本相符。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只针对一个中心的回顾性数据进行分析,该中心的处方习惯、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医保政策和药品供应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此外,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住院患者,并未涵盖门诊患者,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偏倚。今后可通过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并结合多中心开展调查等方式,对现实中双相障碍患者的用药状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基金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501501);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医学发展专项(XMLX202150)
作者简介
李金浩,住院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专业方向:双相障碍的识别与预后
通讯作者
魏艳艳,主治医师,北京回龙观医院,专业方向:抑郁障碍的治疗
收稿日期
2024-09-29
参考文献
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