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3033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再次来临。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感慨。在记忆深处打捞曾经的过往,将对老师的爱和尊重记录下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我在我们村小上学。学校位于临潼渭北白蟒塬下,这是一所有着久远历史的村办小学,那些年,在校学生人数几乎每年都维持在二百人左右。自古以来,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之风在村里盛行。
那个年代,乡村小学公办教师很少,我们村小有十来名教师,加上校长,公办教师也就三两个人。由于办校条件有限,学校没有教工灶,大队安排这些公办教师轮流到学生家里吃派饭,一天两顿。按照大队要求,谁家有孩子上学,谁家就有给老师管饭的义务。我们共九个小队,从一队开始,依次往下轮,老师吃完饭给主家结账。那时人们的日子尽管都不太宽裕,但每轮到谁家管饭,村民都是倾其所有,尽量将最好的饭菜端出来给老师吃。
我上二年级那年,刚开学,可能学校各项工作还没有拉顺。上级给学校分来一名年轻教师,上午报完名后,这位教师没处吃饭,于是,村小好几位民办教师都争着邀请这位老师到他们家去吃,热情的程度让人感动。大家都说:“到咱们小学来工作,时间一长你就能感觉到什么叫幸福。”
三年级那年秋季开学,有个民办女老师不见了,后来听说她教不了书,光爱打学生,当年是通过关系进学校的。新校长来后,整顿师德师风,狠抓教学质量,就把她清退回家。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男青年教师,听说他是被借调过来的,大家称呼他杨老师,学校安排他教我们语文课。那时他穿着一身退伍军装,中等个子,留着平头,白而微胖的“国字脸”,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显得十分精神。言谈举止里,处处表现出较高的素质和渊博的知识。
尽管他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但他特别认真,粉笔字写得非常规范,从不敷衍。他不仅课讲得好,而且还会吹口琴、画画。因此,每当他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出黑板报。在黑板报上,经常写一些如何讲究卫生、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介绍等方面的内容。每当上完语文课有了多余时间,他就会让我们全体向后转过身去,给我们讲板报上的内容,以此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教室后边的板报,他会定期更换新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和生活方面的小常识,使得我们的眼界也大大拓宽。为了丰富我们单调乏味的课余生活,杨老师还会拿出自己心爱的口琴,在课间给我们演奏几支好听的歌曲。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有知识的人”。
自从杨老师来到我们班后,同学们每节课都是专心致志,上课时目不转睛,唯恐错过杨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为了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他总会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读一些文学名著。他还擅长讲故事,讲起故事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每当讲到伤心之处,班上几个泪点较低的女生,总会忍不住流下伤心的泪水。像《金光大道》《渔岛之子》《木偶奇遇记》《童年》等,我都是从那个时候知道的。
听其他老师说,杨老师来自县城,出身书香门第,博览群书,爱好广泛。遇到这样难得的好老师,无论是学生,还是村民,都很敬重他。当然,无论他到哪一家吃饭,人们都以能跟他说话感到荣幸。
有一户村民,家里日子很不容易,五个孩子,三个都在上小学。杨老师到他家去吃饭,早上吃的包谷糁稀饭,蒸馍也是包谷面跟麦面两搅。下午饭是包谷面搅团,酱醋辣子水水做调料,放了一点葱花油。吃完饭,那家男主人腼腆地说:“哎!到我家来,也没啥好茶饭招待你,实在过意不去。”杨老师微笑着说:“好着哩,好着哩,这要是放在过去,还吃不上呢。别小看这包谷面,它虽然是粗粮,可营养价值大着哩。”那位男主人被杨老师一番话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本来一直自卑的心理瞬间释然。后来逢人就夸,杨老师不愧是城里走出来的文化人,见多识广,说话确实有水平。不巧的是,杨老师在我们学校教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不再教我们了。后来我才知道,他被调回县城去了。
从那以后,我们村里的人、班里的许多同学都跟我一样,天天想念着杨老师。真希望他能再回到我们身边。
有一个公办女教师,丈夫长年在新疆工作。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她只好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来。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她在学校后面一间土窑洞里让人盘了个锅头做饭,其他公办教师长年随着学生吃派饭。每次吃完饭后,老师们给主家按要求留下钱和粮票。轮到我家管饭已经到了初冬,母亲提前一天就开始做准备了。
那天早上放学后我回到家,发现从门口到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父亲早早就在门口等候迎接几位老师。吃上午饭,母亲做了包谷糁稀饭,用炉子烤了四五个大红苕,炒了满满一碟子洋芋丝,把腌萝卜切成长长的细丝,放了红辣子面,用煎油重重地泼了一层。再把麦面馒头切成薄片在锅里烙得黄干黄干,放了油盐,一看就让人馋涎欲滴。下午,母亲给几位老师擀了一案子面,切成一指宽,下了一把菠菜,捞到碗里,放点葱花和红辣子面,拿煎油一泼,酱醋再往上一调,吃得老师们个个赞不绝口。校长风趣地对我父亲说:“你家茶饭好,营养搭配很全面吆!”
母亲做的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很少吃到的。为了让我养成尊敬老师的好习惯,母亲故意叫我给老师端饭,双手递上。凡在我家吃过饭的老师都夸我懂事。老师离开后,母亲常常教育我:“我娃要好好念书,争取长大后也能像你老师那样,成为公家人,吃上商品粮。”每次轮到我家给老师管饭,到了天麻麻黑,母亲就把提前馏好的蒸馍和炒好的菜,分别放好,拿两个碗口对口一扣,用笼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最后还不忘叮嘱我带上筷子,给老师送到学校去。因为母亲觉得年轻人正在长身体,怕老师们晚上在学校饿着了。
我们七队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两对教师特别重视,他们常说,尊重教师就等于尊重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民能有如此远见,确实令人高看。他家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四个孩子长大后相继考上学参加了工作。一个在北京铁道部,一个在临潼某国企,两个在省城西安,只有老大由于当时社会原因被耽搁,留在家里,但在村里也是个过得相当不错的人。听说每次轮他家给老师管饭,他就给老师炸油饼、擀biangbiang面,另外还要上街割肉,炒四个菜来款待老师,家里有了好吃的,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留给老师。
那年有个公办教师是他二女子的数学老师,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那家人把亲戚给他家出门来拿的点心(水晶饼)送到学校,让几位没有回家的公办教师分着吃了。那个年代的点心有多金贵,乡下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善待教师,终有回报。我们村有不少人家都是这样,对吃派饭的老师特好,让老师们到了谁家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1982年七月我小学毕业,到街镇上初中,听还在村小上学的弟弟说,不久,学校给几位公办教师在学校隔壁的村子请来一位厨子,将这些远离家乡的老师们的日常生活调节得有滋有味,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现如今,学校条件就更好了。每个小学都有自己的食堂,茶饭也都很可口,厨子是大家商量着请的,吃啥大家商量着办。吃派饭,这种形式在我小学毕业后再也看不到了,也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现象,它也是广大农民尊师重教最淳朴的写照。
作者简介:
(镐媒体App“世间”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Haomeit@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