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性别严重失衡,女生选择走学术这条路是否可行?

文摘   2024-12-07 11:49   天津  

“双一流生涯规划”往期文章推荐:

如果孩子适合学文,就绝对不要“赶时髦”硬着头皮去卷工科、去学医、学数学……

某银行招7个人却收到10万份简历?金融还能学吗?

颜宁老师无意中透露“小秘密”,却给今年高考生选专业帮了大忙,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选专业……

孩子学哪些专业将来才能当医生?报考“医学”专业有哪些坑?看这篇就够了

衡水中学曾说“土猪也要拱白菜”的张锡峰,后悔学了浙大的计算机,说“不喜欢计算机!”

报强基,您想知道的,您该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此前大火的《奥本海默》看过吗?

除了被热议不休的电影制作与故事本身的探讨,是否还有人记得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妻子(凯瑟琳·“基蒂”·奥本海默),在跟随丈夫进入“曼哈顿计划”秘密基地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图源:网络

她也曾是学界独当一面的优秀科研者啊!

怎么在片中就沦为了只会酗酒、带娃,围做家务的科研人员“家属”了呢?如果家庭需要女性,那科研也不该少了这重要的“半边天”。

可事实呢?

图源:豆瓣 | 奥本海默剧照

上周,在刚公布的2023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果中,女性获奖者仅有4名。回溯过往,自1901年颁奖以来至今,按实际获奖人数进行统计,已有640人摘得了这一自然科学奖的桂冠,可细数其中的女性获奖者,却仅有25人,占比竟不到4%。

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在整体社会中的分工与占比正逐步提升,她们也承担了更多的角色与身份。可也正因如此,当女性的选择在“增多”的同时,她们的精力却被无形地“压缩”了。

为什么女性科研者与男性科学家取得同等殊荣如此困难?

无论国内外,身为科研工作者的女性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始终不容忽视,而这或许不能仅用科学“共同体”内部原在的性别差异来笼统地解释,实际上还存在着更多深层的原因。

“消失”的她——顶尖科学家中的性别失衡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女性诺奖得主数量之外,看回国内学术界目前的整体现状:依旧是女性科研领军人才不够、高位决策参与不足,国家级人才的入选中女性提名与当选者的占比,也与男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如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性别数据统计中,女性占比分别为6%5.3%

在今年8月确认的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中,有效候选总人数共计1238人,而本届的女性有效候选人共计100人,仅占总数8%

而根据2011年11月公布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2021年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其中女性科学家6人

在晋升或参评更高学术职位的过程中,女性占比远远低于男性。

有人曾将女性科研者在学术道路的发展过程,比喻为一个“渗漏的管道”,许多优秀女性在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都会被莫名其妙、不断地“渗漏”出去……所以,哪怕女性研究人员数量依旧在不断增长,但总体而言,顶尖级别的科研女性数量仍是大大少于男性的。

难道是因为,女性的科研能力真的不如男性更优秀吗?

“不可或缺”的她——婚育影响下的女科研者

有人说,真正的性别平等是根本不提“性别”这件事。

有些事情确实必须基于“性别”区分的,比如生孩子这件事,甚至包括到哺乳等重要阶段,目前仍然只能由女性来承担。

这些无法转嫁出去的责任,让女性科研工作者从很多方面都要让渡、挤压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包容、迁就整个家庭的需要。

细碎的日常除了消磨女性有限的精力,更是一种不可逆的时间成本耗损。学术工作本就有其内在的节奏,但学术评价又有固定的标准和时间,所有青年学者们都在与“时间赛跑”,这对于女科研者而言又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客观压力。

有网友就自己作为一名生育后的女科研者,她的切身困境展开了讨论,字句间透露的“不甘”“焦虑”扑面而来。

图源:豆瓣小组| 高校青椒的自留地

图源:豆瓣小组| 高校青椒的自留地

总说科研难,女科研者更难,而当科研女性成为了妈妈,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尽管评论区里不乏支招或鼓励的热心同行,但“过来人”都不免慨叹一句:科研与带娃必然是难以平衡的。

再加之,如果是“双科研”家庭(即夫妻双方都为科研工作者)且都在科研一线,那么在怎么顾家、顾孩子、顾工作的这个选择中,那么谁来承担更多的家庭担子?

对于这样的两难境地,大多数家庭会考虑:首先是就职门槛,因为很多实验室明确规定:不雇佣同一对夫妻;其次,从双方收入、工作所需的时间、精力卷入度,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道路而言,似乎女科研者唯有选择回归家庭,暂离学术圈,“支持”丈夫投身科研事业,这一条“明智之举”了。

女性往往被大环境期待着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儿媳妇,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成全别人的同时就很难成全“自己”。

2014年,著名学者颜宁曾发博质问道:

“凭什么女性就一定要平衡家庭和工作?”

图源:颜宁微博

那年,她公开的质问掷地有声,但9年后的今天,面对婚姻与生育等家庭问题,更多的女科研者们依旧是无可奈何。

面对“男性优先”的她,该如何自处——科研工作中的性别偏见

不止普通职场,学术圈对于性别偏见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依然有很多课题组在招聘科研工作者时表示:男性优先。

或许是某些特殊的科研方向(比如化学、物理放射性等学术领域)对个体健康的不同影响,又或许是更加艰辛的科研工作对学者时间精力的不同要求,总之,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反而表意的更清楚了。

一位耶鲁大学学者在PNAS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

图源:科学网 | 本文来自Editage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长期担负着这种偏见的女学者们,在职业发展中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这也只是她们正在面对的一个问题切片,而已。

无论是否进入婚姻,男性都拥有着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被默认能在科研工作中投入的更多,自然也就出现了学术版“马太效应”:不断获得更多的机会与资源支持,取得更好的成绩与认可。

现在,我们至少能够回答出开篇之问:为什么女性科研者想要做出一翻成绩,并能与男性科学家取得同等殊荣如此困难?

那么,在现阶段,有哪些有利的制度在激励女性科研工作者呢?

“被看见”的女性科研者困境

我国为了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更好发挥女性科技人才价值方面,依旧在不断努力着。比如2021年我国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制定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

图源:自然科学基金网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从2024年起,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这不仅为广大女性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申请资助机会,也为培养造就更多女性科技领军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网站也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度报告在杰青、优青的资助率方面,女性都略高于男性。

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著名化学家于吉红。

以上的种种数据与政策都表明,国家在学术机制层面,始终对女性科研者持续关注与支持着,这既是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人类科研力量的解放。而除了制度层面,女性科研工作者更需要落到实处的帮助,才能真正将被侵占的时间与精力还给她们。

无论是家庭还是科研,并非抢夺女性时间与精力的绝对二元对立,我们希望就学术领域而言,能不断建立或修缮更多公平、合理的政策规范,让女性能够更加自由、坚定地选择自己渴望的人生,发挥出更大的潜在价值!

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领人类前进”(The eternally female draws us onward)

女性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各类困境与解决对策,依旧道阻且长,但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力量的支持,突破女性在科学界发展的社会藩篱,激发更多优秀的女科研者通过个人的贡献改变与影响着这个世界!

你是否也是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或是作为女科研者的家属?

对于此话题您有何想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本文信息参考:

知乎、豆瓣、科学网、国自然基金委官网等及公开网络信息源,

文章内容不做商业使用,仅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请高中生、高中生家长、高中老师扫码关注“双一流生涯规划”,
关注后就可以看到我微信,愿意多交流可以添加我微信,感兴趣的可以进相关微信群。。
当然如果是小学生、初中生家长关注后加我好友,我也不介意,因为本来小学生初中生家长就已经不少了。
往期优质文章推荐(点下面文章链接即可跳转阅读):
1.孩子学哪些专业将来才能当医生?报“医学”专业要避哪些坑?看这篇就够了
2.国内卷学历没什么太大价值了,他要把儿子送到日本去“躺赢”?
3.清华大学教授:“社会在对清北学生造神,总以为进了清北就相当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大部分毕业生过的就是普通的中产人生。”
4.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考不上我们自己的母校”会是大概率事件?
5.C9只是一所学校,华5也只是两所,“清北复交”其实不包括清北,自称985的可能比不上211……
6.施一公:“堂堂清华大学,都要引导学生去就业,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双一流生涯规划
为广大高考生提供升学规划、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为高一学生提供选科辅导,为高中以及初中生提供生涯规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