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养生消费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2022年新华网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指出,2021年国内营养品市场终端有超过2600亿元市场规模,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200亿元。其中,年轻人正身体力行地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由国家统计局等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位分别是旅游、数码产品和保健养生。可见,养生已呈现低龄化、年轻化态势。
以下是【FFL未来食品实验室】2024年在年轻人养生议题上的内容索引(点击超链接即可跳转对应文章),我们总结出这届年轻人养生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市场规模将达7514亿
年轻人吃出一个千亿养生赛道
越来越爱惜健康的年轻人,对“养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养”出了一个新市场:功能性食品开始“零食化”。
传统滋补品连续2年增速超过20%。除了芝麻、枸杞、红枣等大众养生食材越来越普遍地成为年轻人朋克养生的选择之外,燕窝、人参、阿胶等传统高端滋补佳品,也都开始进入年轻人的日常养生场景。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养生零食行业2017年市场规模3040亿,保守预计2026年将达到7514亿元。
目前看来,功能性食品零食化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成熟为一个常态化消费品,而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功能性食品零食化、零食食品功能化——界限在逐渐模糊,新的可能在不断迸发,新的创造形态在发酵。
1. 《养生零食满足了多少情绪价值》(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最近一年来,养生休闲零食开始入柜,抢占了汽水薯片烤肠零食的空间。随着保健品消费群体年轻化比例不断扩大,零食化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远远不局限于功能糖、果冻、功能饮料等市场热点。
2. 《年轻人放弃“白人饭”,中国胃+大健康有哪些好机会?》(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中国味道”概念逐渐泛化,现在已经是具有均衡、健康、简单属性的各类食品与饮食方式。截至2024年6月,小红书平台 #中式轻食 相关笔记篇数总量已超过8万。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抖音电商“中式代餐”轻食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0倍。
3. 《谁是下一个油柑》(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油柑现象”带动了一波本土小众食材:番石榴、斑斓、还有即将推上话题宝座的黄皮。对于消费者而言,认识它们,品尝它们,并发展成为社交媒体的新议题;果味新风来袭,谁是下一个流量王?
趋势二:年轻人养生新风向
顺时而养
顺时而养,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节律的养生方式。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而“季节限定”的产品正好迎合了这一潮流。2024年的夏季,年轻人开始花式“三伏祛湿”,临近冬季,大量年轻女孩又喝起了养生酒。
这类季节限定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也带来了新鲜感和期待,从而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潜力。
1. 《三伏当令,祛湿品类中“老字号”与“新消费”正在狂飙》(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夏意渐浓,“三伏祛湿,效果翻倍”已经成为养生届共识。“三伏贴”火热开售,各类祛湿茶层出不穷,还有艾灸、拔罐、煲汤、泡脚,从内调到外用,聚焦三伏的“季节限定”产品销量喜人。
2. 《养生酒出圈背后,藏着“女性滋补”赛道空白市场》(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在社交平台上“喝出好气血、脾胃”话题讨论度高涨,浏览量均达十亿量级。越来越多年轻女性更希望通过补气血来提升免疫力,改善气色,对于食物滋补的意愿强烈。养生酒只是迎来了年轻女性的第一波青睐,但她们的滋补需求还远远没有被满足,女性滋补市场还大有可为。
趋势三: 越来越多年轻人
得了“老年病”
2024年,“降糖、便秘”等看起来”老气横秋“的话题,在年轻群体中却热度不减。这些年轻人尽管身体脆皮,但是心态积极,他们积极和主动的寻找各种的解决方案,造就了相关领域的消费增长,也为大健康食品行业带来新的风向标。健康管理,正不断催化出新的细分潮流,如何在细分领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成为大健康食品品牌新的发力点。
1. 《3年飙升40亿,血糖焦虑的年轻人,开辟控糖食饮行业新商机》(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血糖管理,在社交媒体上,“控糖”、“降糖”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降糖、控糖相关产品开始融入日常食品领域
2. 《「通便养生」新风尚,年轻人“窜”出食品通便市场70亿美元》(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每一个痛点都是一个机会”一场年轻人的便秘危机,给食品类通便产品带来了机遇。年轻人期待相关产品能够有强功效性,高效、即时的解决问题,同时要伴随一定的情感价值和社交属性,还需要有好的口感,最好能一并解决自身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
3. 《职场人年终体检异常,带火了哪些功能性产品?》(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打工人的职业特点,就是要长时间伏案操作电脑,职场人普遍有失眠、眼干眼涩、肩颈酸痛、脱发、腰椎不适等症状,腱鞘炎、抑郁、焦虑、胃病、颈椎病等都是常见的“职业病”,这些症状和疾病虽然不“要命”,但却非常痛苦,且难以根治。
“脆皮打工人”虽然年纪轻轻就小毛病不断,但是心态积极,虽然“嘴上喊了800次想死,但体检单不能出现异常箭头”。职场人的年终体检都查出哪些小毛病?又带火了那些批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
趋势四:小红书、短视频
成“新中式”新阵地
这届年轻人养生的新阵地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在年轻群体活跃度较高的“小红书”平台,“健康养生”浏览量达158亿次,话题下,探讨如何用中式养生成分实现养肝、祛湿、补气血是热门笔记。购买中式养生食品正逐渐成为年轻人中的消费新风尚,食疗滋补的消费群体正日益趋向年轻化,35岁以下年龄段占比达35.9%。
还有大量年轻人正在短视频平台上围观食饮vlog,从用户需求场景来看:“身材管理”“美容养颜”“抵抗力”成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一些大健康食品品牌也敏锐地抓住这一现象,利用场景营销策略,将自己的产品巧妙地融入到这些Vlog中,为品牌营销提供了独特的切入点。
1. 《大健康需要「小红薯」:功能食品开始在小红书种草》(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在小红书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里,大健康行业正成为一条高速增长的机会赛道。这不仅为个人品牌建设提供了机遇,也为大健康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2. 《年轻人的“电子榨菜”成消费新渠道,大健康食品赛道如何发力能带来新增长?》(点击超链接即可看文章)
“吃了什么Vlog”较为全面的覆盖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凭借真实的生活互动和多元丰富的场景,能够帮助大健康食品品牌洞察消费者的决策链路。从关注点到购买行为,再到使用反馈,Vlog有可能全面展示了消费者在大健康产品购买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等待着相关企业挖掘的金矿。
*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