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理学 | 不扫兴,是一种高级的能力

文摘   2024-11-26 07:00   河南  

一点心理学

为提高我省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实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思政”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豫教思语开设“一点心理学”栏目,内容由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制作。


这是一个由专职心理学教师讲授的栏目

这是一个让学生与心理老师心灵交流的通道

这是一个能让学生学习一点心理学的窗口

这里有人人都看得懂的心理学语言

本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会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


“老师,你相信磁场吗?我感觉我身边总是有爱泼冷水的人,他们总是让人很扫兴,这是不是磁场的作用啊。”大二女生荣荣(化名)一进咨询室就问了咨询师这样一个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接着她娓娓道来,讲述了她的苦恼。


刚到陌生城市上大学的荣荣建议室友们周末结伴去当地的网红景区游玩。没想到话音未落,她的室友静静就浇了一盆冷水:“一看就不经常出来旅游吧,这种所谓的网红景区就是宣传做得好,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去了也就是拍个照,发发朋友圈再骗其他人,没什么好玩儿的。没听说吗,精装的朋友圈,毛坯的人生。”荣荣像是囫囵吞了个鸡蛋,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刚才的好心情也一扫而光。



想想前几日,自己从家乡带来的特产,让同学们都尝尝,说如果大家喜欢下次回家再带过来一些,没想到一个同学直接说,现在网上什么都有,想吃什么点点手机快递就送来了,已经没人再背来背去了。一时间荣荣竟无语凝噎,心情也非常失落。



在咨询师的了解下,得知原来荣荣的父母也是那种扫兴的父母,升入中学第一次月考她考了第五名,班里前十名只有她一个女生,原本的得意洋洋,却被父母“为什么没考第一名”的质问和不懈的眼神打消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他们一张口就会说出让人扫兴的话,虽然他们内心并没有恶意,甚至有可能是“为了你好”,但他们总是做不到“好话好好说”。那他们的扫兴究竟“扫”的是什么?


扫兴行为产生的原因


1

人格层面


从人格层面来讲,扫兴的人也许真的不觉得自己在扫别人的兴,而是在讲事实。当你买了一件新衣服,满心欢喜去分享时……



实际上,这类人可能是情绪钝感者,在他的大脑机制里,无论是对他人的情绪感受,还是自己的情绪感受,都反应得比较慢,有时甚至感受不到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扫兴的人尽管情绪上反应比较慢,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都发展得很好,生活中他们讲理、追求公正和真相。在他们眼里,这根本不叫扫兴,只是“扫”出了事实。


2

比较型心理


有一类扫兴者,他们永远都在跟周围的人跑马拉松,而他们也永远是不甘落后的那一个。例如,荣荣讲述自己通过努力考取了一个资格证,当她还沉浸在这种成就感的喜悦中时,室友就泼了冷水:这个证现在已经没什么含金量了,我现在准备考的这个证才是当下最有权威性的。



在心理学里,这种时刻需要在关系里占据上风的心态,也被称作脆弱型高自尊。如果没法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他就会持续体验到对自我的消极评价。


所以,为了防御外界对他们自尊的伤害,他也就选择了扫别人的兴,让自己舒服一点


3

不配得感


这种扫兴大多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荣荣的父母就是这种典型的扫兴父母,自己暑假打工挣的钱给父母买礼物,反而被父母说浪费;换了一部自己一直想要的手机,父母来一句“就赚了这么些钱,省着点花”,他们并无恶意,却一开口就让人压力山大,仿佛我们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


这些话语背后“扫”出来的就是他们深深的不配得感,总觉得自己和子女还可以做得更好,需要更努力才行。



这类扫兴,会让人无奈、苦笑、委屈,甚至扭曲对这件事情的情绪体验。例如,考试名次靠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父母的反应却是“这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这种具有冲突性的反应,会让孩子内心很“拧巴”,这种“拧巴”的状态,可能让人对所有值得开心的事情都变得麻木,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我们希望无论是朋友、伴侣还是家人,都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情绪价值,而不是带来“情绪贬值”。


对待扫兴的人该怎么做


1


我们要明白,扫兴的人本身是很难发生改变的,所以尽可能分享一些大家都会高兴的事情。


2


直接告诉对方我们的感受,让他意识到,扫兴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弄错了关注点,重新达成对扫兴行为的共识。


3


积极地影响扫兴者,顺着对方的话说,做个好的示范。


4


远离充斥着恶意的扫兴者,不再和TA分享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5


多和从不扫兴的朋友、伴侣和父母分享。


当一个满脸笑容的孩子奔向我们,我们会自然地张开双臂,接住他,拥抱他。同样,当有人真诚地分享给我们他们的快乐时,我们也要给出温暖的回应。毕竟,没有一个人希望被扫兴,哪怕是扫兴者自己。




本期专栏

作者

张慧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


工作室

简介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樊红燕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樊红燕工作室以“大学生生命教育”为重点研究方向,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教育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构建“守正、悦心、赋能”心理育人家园。依托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朋辈辅导的“五位一体”心理育人工作模式,以生命教育为主线,教育引导学生守正言、守正气、守正道,形成更加完善、更高质效的心理育人体系。搭建悦动、悦聊、聊读、悦思等生命体验活动平台,让同学们在悦身、悦心中提升生命质量。引领工作室成员自身成长,在为学生赋自觉自省能力、赋减压抗挫能力、赋自助助人能力方面发挥引路人作用。探讨“家、校、医、社”协同育人模式,用专业和爱心护航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高心理育人工作实效。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豫教思语


统筹 杨晓谜 刘   棒
审核 黄发强 赵浩男 孙诗文
编辑 戴艳艳 赵丽平

封面制作 戴艳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点心理学↓↓

豫教思语
传递思政资讯,服务河南师生: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把有高度的事情讲得有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