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过去,野猪身上的项圈告诉了我们什么?

文摘   科学   2024-01-17 17:00   北京  



如果各位对我们比较熟悉的话,应该会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在天山的“丢猪”经历(《在天山,我们的猪丢了》)。


简单回顾一下那次的“寻猪记”,陆桥今年在天东局板房沟分局辖区内,尝试使用卫星追踪项圈来了解野猪的活动范围,促进野猪种群科学调控的开展。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捕获的两只野猪在一夜之间连着笼子不翼而飞,让我们一通苦找。万幸的是最终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这两只野猪顺利的被找回并且放归了。

(被捕获但是还没被“掳”走的两只野猪,它们还不知道自己即将经历多么波折的一天)


现在一共有6只野猪戴着卫星追踪项圈在天山活动,项圈也一直在稳定的回传数据。从23年10月23日第一只佩戴项圈并放归的野猪开始算起,我们也积累了接近一个季度的数据,仅是通过现有的数据,我们就已经能够在卫星地图上勾勒出每只野猪的大致家域范围。

(已经可以看出一个暂定的家域范围)


那除了家域范围之外,卫星追踪项圈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01

是野猪

但也是夜猫子


卫星追踪项圈每隔一个小时传输一次数据,这些数据中包含当时的经纬度、海拔、速度以及活跃度等诸多信息。其中从活跃度这项数据中,我们发现野猪活动有着明显的晨昏性,并且雌性野猪和雄性野猪之间还不完全相同。


雌性野猪在白天时的活动量较低,随着夜晚到来活跃之间提并达到高峰,高活跃度状态会持续到次日凌晨,此后的活动量开始逐渐降低。而雄性野猪在每天的上午的活动量较低,从中午左右到黄昏之间开始逐渐活跃,在晚上活跃度会达到最高峰,午夜之后活动量逐渐减少。


这个活跃时间的规律让笔者不由得回想起去年早些时候,另外一篇文章中出现的一群野猪,它们在当天刚入夜的时间段出现,对着一具马鹿残骸大快朵颐了40分钟(《一具马鹿残骸能新引来多少动物?》),如果基于前文中提到的活动规律,那这具马鹿的残骸可能只是这群野猪夜生活开始时的开胃菜。

(夜生活开始,high起来!)


不过明明都是野猪,仅仅只是性别不同,活跃高峰期的时间却会差异明显?这或许和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野猪属于群居动物,每个野猪族群可能由少到几只多到几十只野猪组成,但同时野猪族群的社会结构较为松散,母幼群、混合群和独居个体都比较常见,特别是成年的雄性野猪,一般只有在繁殖期才会加入猪群,其余时间基本会独立活动。相比独立活动的野猪,个体数量更多的野猪族群自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寻找足够喂饱整个族群的食物。

(雌性野猪担负赋予幼崽的责任,要喂饱的可不止一张嘴)



02

通过项圈

还能推算出野猪的“家”有多大?


正如同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我们安宅置地时的选择一样,自然界中各项环境因子也会影响野猪对自己栖息地的选择,这些环境因素复杂繁多且对野猪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而通过项圈记录的经纬度数据,我们可以筛选出对野猪栖息地选择影响最大的几项因素。


借助MaxEnt软件,结合项圈经纬度数据和以及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我们从坡度、距水源距离、气温年较差等13个变量中筛选出了对野猪影响最大的4个环境因子,分别是NDVI值、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气温年较差和土地覆盖类型。


其中NDVI值是指归一化植被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值越高,当地农作物的长势和营养程度就越高;气温年较差则是指当年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我们发现野猪的出现概率会随着NDVI值和最冷月最低气温的提升而增减;当气温年较差在39℃左右时,野猪的出现概率最高;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中,针叶林是野猪最偏好出现的环境。借此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在板房沟分局辖区内,一块野猪的高适宜栖息地应该是生长着丰富的高营养植物,最低温度在-16℃左右,且气温年较差在39℃左右的针叶林区域。

(野猪最爱的生境之一——针叶林)


而板房沟分局辖区中,完全符合这段描述的高适宜栖息地面积,加上只有部分符合描述的中等适宜面积和低生存适宜面积的总和,占到了该辖区总面积的五成以上。

(目前估算出的板房沟分局野猪适宜栖息地图)



03

其他环境因子

同样有意义


前文中提到的4种环境因子对野猪的栖息地选择影响最为明显,但不代表别的环境因素就无关紧要,从项圈数据中还能分析出野猪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喜好。


例如土地覆盖类型,针叶林是野猪最偏好出现的环境,但是草地同样也是野猪非常钟意的环境,甚至如果刨去红外相机数据单看项圈数据的话,这次佩戴项圈的6只野猪更喜欢在草地环境活动。野猪几乎会采食所有可吃的食物,并且各种植物根茎、枝叶、浆果、浆果等植物在野猪的食谱中占了相当的比例,而在草地和针叶林两种环境野猪能找到更多“心头之好”。

(野猪对食物来者不拒,甚至不介意食腐)


再比如坡度,如果将坡度划分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和险坡6个级别,从项圈数据中可以看出野猪倾更向于在平坡和缓坡活动。野猪会通过拱起泥土的方式寻找它们喜爱的食物,相对平缓的地面更有助于野猪觅食。同时野猪作为唯一一种会挖洞居住的有蹄类动物,这个习性或许也影响了野猪对坡度的选择,毕竟相比陡坡,在平缓的地面上能更容易挖出一个舒适的小窝。

(调查时发现了疑似野猪挖出的洞穴,在附近放置了红外相机,之后确实拍到了野猪在此活动的画面)



面对野猪带来的“问题”我们有时确实会感到有些难办,一方面与野猪相关的人兽冲突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不能一股脑将问题全都归结到野生动物身上,但另一方面野猪活动带来的实打实损失也不能忽视。


这次为野猪佩戴卫星追踪项圈,可以说是我们在探索人兽冲突问题解决方案上的一次尝试,借助卫星追踪项圈,我们得以用更加具体、更加可视化的方式了解野猪种群的活动规律。虽然目前调查开展的范围有限,并且距离得到更进一步的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们真心期待这次尝试能给野猪种群科学调控工作带来新的突破口,以一种双赢的方式促进这片土地上人和野猪的和谐相处。




致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天山国有林管理局

天东林管局乌鲁木齐板房沟分局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钟林强老师

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兽医院副院长 马超

兽医 陆桥生态中心在册志愿者 林义博

板房沟分局护林员 木拉提别克、艾肯、孙天军




陆桥微博&B站还有更多内容更新!

微博:@陆桥生态中心EBC

B站:陆桥生态中心EBC


···END···


撰稿:高辰、王兴哲

编辑:高辰

审核:樊简



北京市海淀区陆桥生态中心(Eco-Bridge Continental, EBC)是我国本土生态环保领域的公益性机构,目前主要聚焦雪豹、豹、猞猁等中大型猫科动物和亚洲象等陆地旗舰物种保护问题,以及野猪等易引发人兽冲突的野生动物种群调控技术;同时还关注生物多样性监测、社区保护、科普传播和生态康养等领域的发展。项目地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以及华北、东南等地区。随着陆桥在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管理的工作延伸,期待更多有共同志趣的伙伴加入我们!


长按扫码关注EBC,让我们携手同行!


点击蓝字|加入我们

陆桥生态中心EBC
北京市海淀区陆桥生态中心(Eco-Bridge Continental, EBC)是我国本土生态环保机构,目前主要集中于雪豹、豹、亚洲象等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研究与保护。项目地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以及西南边陲地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