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公益人该如何做公益?
乐活
2024-07-17 20:48
广东
在公益领域,存在着两种主义——公益从容主义和功利主义。公益从容主义强调从事公益活动时,不刻意追求功利性的成果,更多地是基于内心的善良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一种较为随性、自然的方式去参与和付出。而功利主义则注重公益行为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利益,通常会以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公益活动的价值。
在当前的公益环境中,草根公益人大多表现出公益从容主义的特质。他们往往出于一腔热情和朴素的爱心投身公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也没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和资源整合策略。这种从容的态度固然令人钦佩,但却容易导致公益活动无法长久持续,由草根公益人创办的草根公益组织难以持续。对于草根公益组织来说,大多存在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草根公益人没有筹款策略,也不具备筹款能力,平日里的公益活动大多依赖个人积蓄或好心人临时的捐赠。资金的不确定性使得组织里的公益项目难以稳定开展。同时,管理的不规范也制约了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由于草根公益人缺乏领导力,没有组织才能,导致整个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职责划分和流程管理,员工工作效率低下,不少资源被浪费。再加上管理者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很好的对项目进行统筹、策划、执行和评估,就会使得公益活动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也很难吸引更多的支持和合作。十年前、五年前,乃至三年前,社会对于持有从容主义的草根公益人要求相对较低。那时,只要开展公益活动,往往就能较为顺利地筹得行动资金。不过今日不同往日,如今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对民间公益组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当下,仅仅凭借一腔热情和普通的公益活动来筹款变得愈发困难。公众对于公益的认知相比于之前已经发生很大改变,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于公益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更高的期待,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而是更关注公益项目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专业性。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各种咨询的获取也更加荣义,每一个公益活动的各种细节都可能被置于公众的审视之下,草根公益人若无法为公益活动设置明确的目标,无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执行,那么不仅很难筹得启动资金,更难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还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公益市场内部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专业"公益组织和机构涌现,他们拥有更"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项目规划及更高效的执行能力,相比之下,从容主义的草根公益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如果一个草根公益组织想要维持下去,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草根公益人自身公益素养的提升开始做起。每一个草根公益人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既需要做公益时那份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对于社会改良的朴素正义感,需要公益从容主义的底色,也需要充分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模式,熟悉基本的商业逻辑,关注每一次行动的实际效益,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不忘实现经济价值,唯有此才不至于难以为继。作为一个草根公益组织的草根公益人,应该持有非常开放包容、勤奋好学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该如何更好地做公益,努力提升自身的公益素养,学习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公益活动更加规范、高效,明确公益目标,不断尝试为自己的公益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拟定落地性强的执行方案,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在一次又一次地试错和改进中提高公益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与其他公益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同时,公益圈的领军人物和社会也应为草根公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为从容主义的草根公益组织提供专业的培训,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草根公益的关注和认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形成良好的公益生态环境。
希望草根公益人们都能意识到怀抱公益从容主义与提升职业素养并不冲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容地做公益坚守初心,专业地做是为了可以更加从容更加坚定,在专业力量的加持下,引入规范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提升公益组织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同时不失组织自身的灵活性。
公益从容主义是公益人的初心和动力源泉,而职业素养则是实现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面对公益筹款难等困境时,草根公益人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借助外部力量的支持,才能让公益之路走得更远、更稳,为社会做出更多改良的可能。
回归荒野
守护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