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下午,六和所青少年权益保护主题沙龙暨六和所青少年权益保护志愿律师服务队成立仪式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六和所主办,西湖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玉泉派出所、杭州第十五中学、浙江大学附属小学、西湖区留下街道和家园北社区等多家青少年权益保护相关单位支持。
立足主责主业
六和所管理合伙人沈佳颖致开场辞,沈佳颖律师向到场的支持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六和所一直致力于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各项工作,此次特别成立“六和所青少年权益保护志愿律师服务队”,将进一步担负起保障青少年权益,提升青少年自护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与使命。活动由团总支副书记何佳佳主持。
▲ 六和所管理合伙人沈佳颖
▲ 六和所团总支副书记何佳佳
六和所团总支副书记赖力作六和所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经验汇报。六和所作为2014年全国唯一一家荣获由司法部、共青团共同颁布的“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的律所,从2008年开始,就持续通过讲座授课、公益宣传、捐款捐物等方式,将青少年权益保护的意识根植于日常工作中,将普法与实践紧密结合。
▲ 六和所团总支副书记赖力
学习先进经验
本次活动以“反校园霸凌”为主题,设置了“预防”和“治理与救助”两大分享模块。由青少年权益保护一线的各家单位分别分享了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经验和见解。
“预防”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陆偲佳讲述了学生成长中的真实案例,强调了家园联动的重要性;浙江大学附属小学副主任任晓飞分享了她对于学生成长过程的思考与感悟;西湖区留下街道和家园北社区书记俞佳基于自身的工作经历讲述了身边的案例,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六和所合伙人张玉也分享了实务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与经验,提出了反校园霸凌的相关建议。
▲ 杭州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陆偲佳
▲ 浙江大学附属小学副主任任晓飞
▲ 西湖区留下街道和家园北社区书记俞佳
▲ 六和所合伙人张玉
“治理与救助”
西湖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主任徐建青从日常工作出发,分析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成因和特点,介绍了社区矫正管理科的针对性工作内容;玉泉派出所所长姚永生从承办的真实案例出发,提出很多父母处理孩子事务的心态和能力跟不上孩子成长需求的问题,而孩子的问题更多是来自家长的观念滞后,做好护校安园工作需要用平等的心态去交流;玉泉派出所高级执法人员姜永涛警长也从亲历事件出发,提出“校园霸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对孩子们之间恶意和无意的行为进行区分。
▲ 西湖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科主任徐建青
▲ 玉泉派出所所长姚永生
▲ 玉泉派出所高级执法人员姜永涛警长
强化履职担当
在“六和所青少年权益保护志愿律师服务队”成立仪式上,六和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徐碧纯向服务队代表泮美丹律师授旗,泮美丹律师从多年校园法律服务的实践经验出发,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心得体会。随后,六和所青少年权益保护志愿律师服务队全体队员宣誓,立志秉承初心,践行志愿精神,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 六和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徐碧纯(左)
▲ 六和所律师泮美丹(右)
展望未来,徐碧纯律师表示,六和所将继续依托内部联动、加强外部协同,与相关单位一同努力,推动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为多维度构建青少年保护机制添砖加瓦。
▲ 六和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徐碧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权益保护,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六和所始终牢记“青少年维权岗”的使命,不断精进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工作形式。此次“青少年权益保护志愿律师服务队”的成立,旨在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充分整合所内外资源,与各界一同构建青少年发展权益保护工作合力。
END
供稿丨张舒宁
编辑丨王 攀
责编丨于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