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旧影:1913年,一位英国人镜头下的古都南京

文摘   2024-11-26 07:01   上海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中国的著名古都中,只有南京和杭州位于南方,而杭州之所以名列其中,主要是因为南宋定都于此,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里,南方真正的重心所在,不是上海、杭州、苏州,而是“六朝古都”南京。

不谈太久的历史,近代以来,太平天国战争给南京带来重创。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正值国力衰微之际,对南京造成的创伤延续了半个世纪。来华的法国人发现,南京的城内面积“至少比巴黎大三倍”,但城内却有大片荒地。这是当时人的普遍观感,1909年法国学者谢阁兰还说南京“城内,田野、稻田、农场、沙丘、堡垒、道路,应有尽有,除了一个城市”。

今天分享一组拍摄于1913年左右的南京老照片,让我们看一下110年前的南京城,到底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正在打网球的休姆

这组照片来自于奥利弗・海伍德・休姆(Oliver Heywood Hulme)相册。他于 1882 年出生在英国曼彻斯特。1905年至1906年期间,他曾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短暂任职,之后转至中国邮政局(在1911年之前,中国邮政局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管理)。休姆曾在北京、上海、太原、南京、安庆和武汉等地的邮局工作,之后调回北京并被任命为中国邮政局审计部门的秘书。南京的这组照片大概拍摄于1913年,此时,民国初建,百废待兴。

从南京城眺望下关,远处是长江。中间马路为江宁马路,这条马路始于大行宫附近的两江总督署,过鼓楼趋西北,穿仪凤门出城,直达下关码头。

下关地处南京的西北部,自古就是南京的北大门。北临长江,南依古城,是一个天然良港和水陆交通要塞,有“东晋以后江津要地”之称。

这张与上图为同一场景。

同一场景,角度略有不同。

繁忙的下关码头。

这应该是仪凤门。此门坐东向西,濒临长江,在城西北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依山而建,控扼江关,地位显要。1958 年至 1959 年,仪凤门被拆除。

下雪后的南京城,城墙外的山丘银装素裹。具体地点不知,有熟悉的可以留言告知。

雪后的北极阁。六朝以来,北极阁多称“鸡笼山”。清康熙年间在山顶建北极阁,民间常以阁名指代山名。

雪后的南京,街道上一辆人力车正在疾行。

一户人家,正用纺纱机纺棉纱。

一名男子乘坐形似小圆舟的船在采摘荸荠。

两江总督府衙门。牌楼上原有三字“西辕门”,已经被拿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原清两江总督署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鼓楼。鼓楼周围甚是荒凉。

一处造像龛。左边有行字“铸重四万六千斤...”,这是南京大钟的重量,这张照片应该是南京大钟亭。

江南贡院明远楼。

江南贡院中一排排的考棚。这里是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考棚达两万多间。

江南贡院,一些考棚已经倒塌。

江南贡院中的考棚,瓦砾遍地,杂草丛生。

巨字号考棚。自江南贡院废弃后,这里成为很多外国人的游玩之所。

江南贡院,从考棚废墟中望明远楼。

城墙边一名牵驴的妇女。

这似乎是明皇城西安门,俗称西华门。城门三券,只有中门畅通。

这张与上图为同一城门。一门加农炮放置路中。

似乎是某处的灶公灶母。

不知是哪里的兵器架。

秦淮河,左侧是夫子庙中的魁光阁。

夫子庙前的牌坊和秦淮河的画舫。最左侧牌楼上面题字“天下文枢”。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回到那个从前慢的时代,只需要一张动人的老照片。百年前的南京,便是这样。沧海桑田,似乎只在一瞬。


大观日知录
没事摆摆龙门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