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达·莫里逊(Hedda Hammer Morrison,1908-1991),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莫里逊的家里后来曾经送她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医学院去攻读,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开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
赫达二十四岁那年(一九三三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发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正在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她会这三种语言,她的施瓦布地区的出身——当地人在德国以刻苦耐劳著称,而且她还是个女性——老板的盘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她。
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于一个德国年轻的单身女性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但她还是只身离开德国前来中国。
赫达其后十三年里在北京度过的岁月,就是带着相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珍贵价值的照片。
赫达的拍摄题材是有选择的。在中国拍摄的一万多张照片中,她基本不涉及时事和政治方面的题材,也极少拍摄战乱、灾难及贫苦百姓的悲惨生活。她以记录中国的风土人情为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拍摄重点多在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及民风民俗。
对于老百姓来说,婚丧嫁娶是人们一生中仅有的几件大事,备受重视,旧京习俗将这些称之为红白喜事。对于这一大主题,赫达拍摄了很多照片。今天分享最后一组她拍摄的北平城里的出殡现场照片。
在丧葬仪式上抬杠的杠夫,三十二人抬灵榇。
杠房的重点设备是抬灵榇的木杠,这套木杠非同一般,而且结构极其严格,每一根杠,根据它的位置和作用,都有固定名称,需要多少人抬,就有多少根杠。抬杠的人役叫杠夫,俗称叫做“抬杠的”。他们都是杠房的临时雇工,虽说是临时雇工,但与杠房终年打交道,关系很密切,什么时候需要,随叫随到,绝不会误事。
抬起灵榇。
抬着花圈,后面应该是正阳门。
送葬队伍从正阳门门洞穿过。
抬棺通过正阳桥牌楼。
哀乐奏起,最前面的两人拿着云锣。
持伞盖在前方主导。
写有牌位的纸札。
送葬队伍穿过城门。
抬棺人。
抬棺穿过城门。
送葬人在街边等候,远处是一处城楼,看不清是哪个城门。
三十二人抬棺。
女眷坐在马车上送葬。
抬棺送葬。
抬棺出城。
城外,持伞盖的送葬人在路边休息。
赫达一路跟着葬礼队伍到了城外。
葬礼上的幡。
葬礼上烧水,杠房有专门的人负责饮食。
葬礼上的鼓手。
葬礼上的看客。
墓地旁的送葬队伍。
纸人和纸花。
拱形砖墓前的送葬人群。
棺材正在安葬在拱形墓中。
插在坟地的招魂幡。
葬礼上的乐队班子。
身着丧服的孝子贤孙。
葬礼现场,两边是做法事的僧人。
戴白帽的应为直系孝子。
在庭院中跪着的孝子。
僧人和道士们在院中列成两排。
燃烧中的纸牌楼。
请来做法事的道士。
做法事的道士们,道袍上绣着各式寿字。
一身孝白的孝子手持托盘。
纸扎和遗像。
道士们诵经做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