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影:国民党一级上将十二位,谁最名副其实?

文摘   2024-12-04 07:01   上海  


为改变部队军衔混乱的局面,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制度,军队中的最高军衔为上将,分为三级: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其中一级上将九人,包括陆军一级上将八人,海军一级上将一人。唯一一个特级上将就是蒋中正


1935年4月1日,国民政府制定“特级上将授任条例”,规定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为特级上将,由国民政府特任之。同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命蒋中正为特级上将,是国军将领中唯一获此军衔之人。



1935年4月2日,国府军委会铨叙厅根据《上将任官施行条例》,叙任第一批陆军一级上将,一共八名: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1935年9月6日,国民政府第一次给海军铨叙军衔。首次共叙任7名将官。计一级上将1名、中将2名、少将4名。没有二级上将。陈绍宽为唯一一名海军一级上将。


这样,在抗战爆发之前,国民党正式铨叙的只有九名一级上将。



阎锡山:晋绥军的最高长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政院院长


冯玉祥:西北军的最高长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
张学良:东北军的最高长官

东北边防军司令兼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



何应钦:黄埔军的最高长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部长,陆军总司令兼参谋总长,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院长
李宗仁:桂军的最高长官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朱培德:滇军的最高长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军事训练总监部总监

唐生智:湘军的最高长官

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兼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


陈济棠:粤军的最高长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陈绍宽,唯一的一级海军上将

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

在1935年第一次正式铨叙授衔之后,一级上将的名额就成了定数,没有缺额不得增补。在这样严格的名额控制下,从1935年到1949年,虽然在这十五年间战事从未停歇,但只增补了三名一级上将,而且这三位全部是在有人去世或退役之后才增补的。全国现役陆军一级上将的总数,始终保持在八位。


这三位增补的陆军一级上将是程潜,白崇禧,陈诚。之前的八位陆军一级上将之前已经介绍过,今天对新增补的这三位略加说明。


民国签名照:国民党八大一级上将,结局如何?



程潜1936年1月11日铨叙二级陆军上将。1939年5月13日晋升一级陆军上将,补了朱培德病逝之后的空缺。


程潜资历极老,1905年留学日本时便已经加入同盟会,1907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辛亥革命时,是北洋新军第十七镇的参谋官。进入民国后,组织起湘军参与二次革命、护国和护法运动。孙中山组建黄埔军校时,程潜是蒋中正的有力竞争者。北伐之时,程潜是第六军军长,1927年率军攻克南京。

1928年,程潜被李宗仁拘禁,后虽获自由,但基本退出军政舞台。1935年底任参谋总长,重入军政。1938年起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曾指挥兰封会战等大战役。6月,炸开开封花园口黄河大堤。同年底,改任天水行营主任,驻西安。1940年调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至抗战胜利。

1949年8月,程潜领衔发表湖南“和平起义通电”。解放后湖南省省长、人大副委员长等。1968年4月9日病势,终年八十七岁。

白崇禧,1935年4月3日铨叙为陆军二级上将。1945年10月3日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补了退役的冯玉祥的缺。


白崇禧在抗战胜利后,担任国防部长。




最后这张照片颇有意思。1952年8月3日,吴清源授六子与十一岁的林海峰对弈,林海峰以一目告负。受到吴清源鼓励,林海峰家人欲送其赴日深造,苦无资金。白崇禧出面筹款,林海峰得以成行,这是白崇禧于松山机场给林海峰送行时的合影。


陈诚,1935年4月4日铨叙陆军中将,1936年9月26日加陆军上将衔。1947年2月21日叙任陆军一级上将,陈诚晋升,接替的是张学良退役之后的空缺,这时的陈诚是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


如上所述,国民党从1935年军衔制度改革直到1949年,正式铨叙(不含追晋)的一级上级共有十二人,陆军一级上级十一人,海军一级上将一人。


这十二位一级上将,你觉得哪一位最名副其实呢?



大观日知录
没事摆摆龙门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