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 | PTBP1调控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轴突再生进程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是指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运动及感觉等靶器官的联络,在全身神经系统中承担重要功能。人体内最长的周围神经是坐骨神经,其延伸长度最长可达到一米。因此,为了便于长距离投射轴突对神经损伤的快速信号应答,神经元胞体内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先运输到轴突中,再进行及局部翻译(Local translation)。在这个过程中,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RBPs)通过调控RNA转录、剪接、翻译的效率,从而将不同功能的mRNA整合成具体的功能调控网络。然而,周围神经损伤后RBPs是如何调控mRNA参与损伤后信号应答、骨架蛋白组装、轴突再生等不同的功能呢?
图1:鉴定坐骨神经内与KPNB1 mRNA互作的RNA结合蛋白。
首先,为了筛选可能与KPNB1结合的RBPs,研究者采用低渗轴浆提取方法分离得到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匀浆,并根据KPNB1中的功能序列MAIL(Motif for axonal Importin localization)设计RNA探针,RNA pull-down及IP结果表明PTBP1与MAIL具有强互作关系(图1)。
图2:成熟感觉神经元中PTBP1稳定表达。
早期研究表明,PTBP1在中枢神经前体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随着发育其表达水平逐渐下调,最终在成熟的中枢神经元中缺失。然而,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显示PTBP1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胶质细胞和感觉神经元中高水平表达,提示其可能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图2)。
图3:受损感觉轴突PTBP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图4:荧光原位杂交验证PTBP1结合的靶mRNA。
研究者向小鼠背根神经节注射AAV9-U6-shPTBP1-EF1a-EYFP从而在体内敲低PTBP1的表达水平。坐骨神经挫伤后7天,原代培养DRG神经元显示敲低PTBP1显著降低轴突生长。其次,研究者通过标记不同再生相关基因发现,降钙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的疼痛感受神经元(Nociceptive neurons)纤维显著再生显著减少,而其他类型的神经纤维再生正常。另外,行为学检测显示敲低PTBP1的小鼠对机械痛和热痛更为敏感。由此可见,PTBP1对基础感觉和损伤反应调控作用主要通过伤害感受器神经元实现(图5)。
图5: 敲低PTBP1显著影响成熟感觉神经元基础感觉和损伤反应。
图6:敲低PTBP1影响RhoA的翻译。
图7:Functional effects of local inhibition of PTBP1 in crushed nerve.
最后,研究者通过结构改造使PTBP1仅的定位于细胞核中(PTBP1R1R2),而无法定位于轴突。在敲低PTBP1的DRG中过表达全长的PTBP1可以使小鼠恢复正常的表型;然而,过表达PTBP1R1R2却无法导致功能性恢复。上述结果提示,PTBP1在成熟周围神经系统的轴突局部发挥重要作用(图8)。
图8:轴突中PTBP1是正常机械感觉所必需的。
基于课题组扎实的研究积累,Mike Fainzilber课题组首次揭示PTBP1分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提出RNA结合蛋白PTBP1倾向于结合KPNB1 mRNA的CU-rich motif从而调控周围感觉轴突再生进程。通过一系列精巧且直观的实验设计,发现PTBP1可以与轴突内的RHOA mRNA结合从而阻止其局部翻译。靶向敲低PTBP1会促进RHOA mRNA的局部翻译,从而特异性抑制疼痛感受神经元轴突再生。另外,敲低PTBP1导致小鼠基础感觉敏感性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提出PTBP1除了调控细胞重编程外,还能在成年阶段调控受损轴突的局部翻译,从而调控感觉神经元损伤反应、轴突生长和基础感觉。
PTBP1及其同家族成员PTBP2控制着神经前体细胞向胶质细胞或神经元的分化。许多证据表明敲低PTBP1可以重新引起体外的胶质细胞向神经元重编程转化,然而尚未有研究能够在体内重复观测到这一结果。随着神经元发育成熟,PTBP1表达逐渐下降,从而引导前体细胞向神经元组织分化。领域内普遍认为PTBP1 在成熟神经元中不表达也不具备功能。本研究清楚的表明,PTBP1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发挥着调控局部翻译、感觉轴突再生进程的重要作用。
本推文作者为浙大邵逸夫神经再生转化中心博士生余滋恺,旨在总结学习,分享交流,如有错误与不到之处,欢迎联系我们批评指正。
文章题目:PTBP1 regulates injury responses and sensory pathways in adult peripheral neurons
文章作者:Stefanie Alber et al.
原文链接:10.1126/sciadv.adi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