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睡觉时究竟该穿少一点还是穿多一点”这个问题又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这不,近日,市区52岁的张阿姨就因为这件事来到温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周帆的门诊咨询。
张阿姨最近很苦恼,因为她在夜晚的睡眠质量每况愈下。入冬后,她担心夜里着凉,睡觉时就穿着棉毛衫、棉毛裤和袜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可没想到,这样一来,她晚上反而频繁醒来,不是热得浑身是汗,就是感觉被衣物束缚得难受,翻来覆去难以再次入睡。与此同时,她25岁的女儿平时只穿着宽松的短袖T恤睡觉,却睡得格外香甜。
为何穿多穿少会影响到睡眠?周帆介绍,体温调节与睡眠是有紧密联系的。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体温在一天中会自然地波动。傍晚时,体温达到高峰,随后便开始逐渐下降;而在睡眠期间,这种下降趋势会持续,直到清晨才慢慢回升。当我们准备睡觉的时候,身体会自动通过扩张体表血管、增加皮肤血流量等方式来散热,让核心体温降低,从而向大脑发出 “该睡觉了” 的信号,帮助我们顺利进入梦乡。
那么,睡觉时该如何选择穿衣呢?在这里,周帆推荐“个性化睡眠穿衣法则”:
适宜环境下
(室内温度 20℃~25℃):
选择纯棉的短袖短裤睡衣套装,因为纯棉的材质具有吸湿性强的特点,能够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让皮肤保持干爽;同时还可以让身体热量散发出去,让人在不会感觉寒冷的他同时,又能在睡眠中感觉舒适。此外,还可以考虑竹纤维材质。竹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也非常出色,而且具有天然抗菌的特性,能够减少因细菌滋生而产生的异味,为睡眠营造一个健康的微环境。
较热环境下
(室内温度 25℃以上):
尽量减少衣物,女性可以选择只穿一件轻薄、宽松的睡裙;男性可选择平角短裤睡觉,平角短裤比三角裤更为舒适透气,能够减少私密部位的闷热感。无论男女,尽量选择透气的袜子或者不穿袜子睡觉。如果选择穿袜子,最好是薄棉袜,它能吸汗又不会过于捂脚。
较冷环境下
(室内温度20℃以下):
可考虑多层穿着,即先穿上一套贴身的保暖内衣,最好是含有薄绒的材质,这种内衣能够有效地锁住身体热量;然后在外面再穿上一套厚一点的睡衣,建议选择开襟式,如果感觉热了,可以脱掉外层的睡衣。如果还是感觉到冷,可以增加一条毛毯。对于脚部保暖,可以穿上厚羊毛袜。羊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而且比较柔软,不会对脚部产生压迫感。此外,在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后再穿上袜子睡觉,会让双脚更加暖和,帮助入睡。
特殊人群: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减弱,更倾向于温暖的呵护。加厚的棉睡衣、热水袋、护膝护肘等保暖装备,能让他们在寒冷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睡。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幼儿适宜穿着纯棉连体睡衣,并搭配肚兜保护腹部;稍大的儿童在寒冷天气可参考成人的多层穿搭,但要确保衣物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危险。
孕妇孕期体温略高,应注重散热,选择宽松的纯棉孕妇睡衣,腹部留足空间;寒冷时可在睡衣外披件柔软开衫或披肩,并加强下肢保暖。
周帆提醒大家,无论是穿少还是穿多,睡眠穿衣的核心目标始终是营造舒适的体感,助力身体深度放松与恢复,“深入了解自身的身体需求,紧密结合科学的睡眠知识,在温暖与舒适中入眠。”
来源:温州晚报
编辑:刘约 陈翔
责编:陈欢笑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