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共病率达38.3%,请警惕肌少症!

文摘   2025-01-07 16:23   浙江  

在第60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2024 EASD)期间,很多专家对糖尿病合并肌少症进行了探讨。其中一项观察性研究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群中肌少症的患病率,结果发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达38.3%,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22.7%。


一、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和全身性骨骼肌减少性疾病,特征包括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多见于老年人,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强调肌肉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强度(肌肉力量/肌肉大小)是肌少症的核心内容,而躯体功能受损则被视作肌少症的结局,详见下图。

备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


二、肌少症的危害

糖尿病与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存在重叠且常常共存,这种共病状态导致代谢紊乱进一步恶化,增加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风险。

血糖控制难度增加:肌肉是葡萄糖消耗的主要组织之一,肌少症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反过来,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状态也会对肌肉组织产生负面影响,加速肌肉质量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跌倒与骨折: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减少,力量下降,增加了跌倒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一旦跌倒,骨折的风险也显著提高。

心血管风险:肌少症患者的心肺功能、代谢能力和体力活动水平都可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肌少症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睡眠紊乱、失能和依赖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三、肌少症的防治

肌少症是一种潜在的可逆性疾病,基于目前证据,运动和营养干预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运动干预



根据2023年发布的《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无明显运动禁忌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均应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肌肉力量和步行速度;推荐将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及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等训练方式有机结合。

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健身舞、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提高对抗阻训练的适应能力。

抗阻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弹力带、哑铃、绑腿沙袋等,相对安全的重量阻力,提升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

平衡训练:可选择三步势平衡(并足站立、半足前后站立、双足前后站立)、单腿站立、坐立坐训练、直线行走、倒退走、侧身走等,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时长,保持身体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至少3次,运动时间为30分钟/次及以上。运动训练之前应进行3-5分钟热身,一般选择慢走和关节活动,以减低运动中肌肉、关节、韧带损伤的可能性。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在空腹时或血糖过高时运动。



营养支持



蛋白质:确保充足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摄入,建议每日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达1.2-1.5 g/kg,其中优质蛋白质的比例至少为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例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应摄入70-90克的蛋白质,可分配为早餐一盒牛奶、一两瘦肉和一个鸡蛋;午餐和晚餐各摄入一两瘦肉、一两鱼肉和一两豆腐。

维生素D: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可通过户外运动和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全脂奶、香菇)来补充维生素D,或者适量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建议每日补充剂量为15-20微克(600-800IU)。

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绿叶蔬菜、豆制品等。

脂肪酸: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增加深海鱼、海产品等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如三文鱼、鲱鱼、带鱼等。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糖尿病专用配方口服营养补充,尤其是低血糖生成指数、高单不饱合脂肪酸配方,这能够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的同时,较好地维持血糖稳定并优化血糖管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剧增,应高度重视肌少症的预防与治疗,通过运动和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肌肉健康并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如果出现肌肉功能减退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肌”不可失,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与幸福!


专家简介

余玉慧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内分泌科科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委,温州市康复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社区学组委员,浙江省和温州市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尤其是脂肪肝,并致力于糖尿病临床逆转。擅长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等疾病,关注女性内分泌健康。



作者:二十三病区 黄建娇

审核:余玉慧 徐约丹

编辑:刘约 陈翔

责编:陈欢笑

往期精彩回顾




乘时奋进,速拓新篇!温州市中心医院杨府山分部盛大启用
破局:期末考≠EMO考






温州市中心医院
温州市中心医院官方订阅号,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