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暖阳留恋今朝、不舍离去,余温浸润初秋时节。烈士陵园中秋菊展颜,素雅的花瓣层叠环抱,在落日余晖下更显端庄。少年们将鲜花放在篆刻着烈士名录的石碑旁,映衬着先辈们那闪亮的名字。
铭记登高历史 领略先烈使命
前些日子,我看到了一部节选于《永远的铁道兵》纪录片的珍贵片段。战争年代,硝烟四起,物资的匮乏与科技的落后深深影响着前线的战斗。为保障作战物资的输送,铁道兵们不得不冒着枪火伏击,以血肉拼搏出一条条完整的运输线路。
他们秉承着“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的坚定信念,在酷暑烈日下开山挖石,在驳岸怒洪中架设浮桥,在碎石如雨中坚守隧道。单肩扛枕木、攀高架走吊桥全然不在话下,动作轻快犹如蜘蛛戏网般游刃自如。
全国著名“登高英雄”杨连第更是勇登45米高桥,仅靠手中的一根长杆、头顶的一块木板作为防护,开展爆破作业,为提前抢通陇海铁路8号桥作出巨大贡献。
我将视频的精彩部分剪辑后发布于网络,竟引起无数网友的评论和转发。其中有一条评论让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在那个机械设备稀缺的年代,铁道兵先辈们将自己的身体技艺锤炼到极致、将人类的力量尽数发挥,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奇迹!”
时代催人奋进 精神一脉相承
时代更迭日新月异,高铁取代马车纵横山川,桥梁联袂船舶通达两岸。但铁道兵精神跨越时空,直到今天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铁建人。
铁道兵一师一团卫生队助理军医-陈元宗(旧照)
“42年前,我参与兖石铁路的建设时,需要人工爆破山体,飞石炸伤了好几名战友…”每每提及此事,曾是铁一师一团卫生队助理军医的陈元宗老先生总是十分动情。
“当时,战士们用着最原始的铁锹、铁镐凿土修路,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如果机器能代替人工爆破山体、搬运材料,就不会有战友受伤了。”
这是无数老铁道兵的愿景。
铁道兵一师一团卫生队助理军医-陈元宗(现状)
风雨征程数十余载,先辈们以身试险的场景历历在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保障工人安全和施工质量,许多新型技术被运用于工程修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隧道挖掘工不用再冒险排查哑炮,而是利用“穿山甲”般的盾构机开挖山体;浇筑工不再需要无间断手动搅拌混凝土,而是利用高频振捣器来为混凝土排气加固;铁路工人只需要在铺设机内输入预设轨道位置,便可实现高效精确的铺设路径……
这些看似冰冷的大型设备,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智慧与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
传承登高精神 凝聚发展动能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与铁道兵有关的历史影像被挖掘并广泛传播。在中国铁道博物馆和铁道兵纪念馆等展览馆,通过陈列文物、复刻现场、播放纪录片等形式,向今天的青年讲述先辈的故事,传承坚韧不拔的铁道兵精神,弘扬风雨无阻的革命文化。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宝龙互通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握历史机遇、凝聚发展动能,秉承先辈“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不断提高能力本领,奋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暮色四合,清风肃穆;明月朗朗,照亮来路。
少年们伫立于石碑下,凝望着每一道深刻的历史印记。他们颔首示敬,致敬那一双双构建起新中国钢铁框架的双手,那一滴滴飘零在中华大地上的血与泪,那一副副百折不屈的脊梁。跨越时空,徐徐回望,先辈们的身影依旧意气风发。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瞬间,他们也同样瞭望着这个和平的、发展的、阳光铺洒大地的未来。
本期作者
王奕舒,现就职于一公司武汉双柳长江大桥项目。
本期朗读者
乔敏,现就职于五公司渝万高铁项目。
编 辑:彭 特 吴诗瑶
审 核:徐云华
监 制:疏王炀
出 品:中铁十一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