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阿健是一名健身狂人,不是在健身就是在健身的路上。但最近,在进行无氧运动时,他发现自己的关节开始出现疼痛,虽然短暂休息后身体状态会恢复,但只要又进行稍微长一点时间的运动,身体还是觉得受不了。
近期,在家人和朋友的建议下,他来到南医大顺德医院就诊。主诊医生告诉对方,他可能是得了骨关节炎。
“我这么年轻也会得关节炎?”阿健发出疑问。
骨关节炎
青年人群也会“中招”
▼
知名骨科专家蔡道章教授介绍,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丢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增生为特征的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分为没有明显发病原因的原发性骨关节炎和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等的继发性骨关节炎两类。此外,骨关节炎可发生于全身所有的滑膜关节,并且容易发生在活动多、负重大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小关节以及手指指间关节。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起病缓慢,从致病因素的作用到发病及症状的出现需要很长时间,如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多在30岁以后才出现髋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破裂,一般10~15年后膝关节才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蔡道章教授强调,尽管骨关节炎的症状多在中老年时期出现,但是其起病可能是在几十年前。因此,年轻人更应注意骨关节炎的预防。
蔡道章教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出诊
“骨关节炎患者的分布特点众多。一方面,年龄越大的人群发病率越高。根据统计,45岁以上人群患骨关节炎的概率超过30%,60岁以上人群患骨关节炎的概率则超过75%。同时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快速下降、骨关节加速老化有关。另一方面,体重指数较大者、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相关职业者的发病率更高。”蔡道章教授指出,“总的说来,骨关节炎的发生除了与年龄相关之外,关节受力异常,也就是说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是骨关节炎发生主要原因。”
风湿性关节炎VS骨关节炎
分辨可看疼痛部位
▼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关节炎还是风湿性关节炎,两者怎么区分?”阿健问道。
蔡道章教授表示,由于骨关节炎的症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所以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会混淆其所患的疾病。事实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从3岁到70岁都可发病,病情发展快,上肢关节往往受累,手部多发生在掌指关节,与骨关节炎不同,骨关节炎多发生在指间关节。骨关节炎目前没有确诊指标,诊断主要靠临床综合判断,因此,出现上述表现症状,排除其它炎症性关节炎,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做出骨关节炎的诊断。
由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还没有根治骨关节炎的方法,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或重建关节功能。骨关节炎的治疗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治疗办法多
必要时可考虑“换关节”
▼
针对阿健的情况,蔡道章教授给出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建议。对于一些各种保守治疗都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的人群来说,蔡道章教授更建议考虑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骨关节炎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基础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蔡道章教授介绍,病因治疗就是去除导致关节软骨退变损伤的明确原因,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情的进展。如纠正肢体和关节畸形、修复关节内重要结构的损伤、调整运动方式等。
减肥和运动则属于基础治疗。有研究表明,肥胖妇女体重减少5kg,10年内症状性骨关节炎发病率可减少50%,同时适当的运动可减轻髋、膝骨关节炎的疼痛。
蔡道章教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出诊
在物理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消炎、消肿来改善关节功能。此外,还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症状比较轻的可选择外用制剂。
蔡道章教授强调,如果骨关节炎经规范保守治疗无效,则可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畸形矫正手术、关节清理术、人工关节置换术。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和人工关节质量的改进,目前手术成功率和关节的使用年限已大幅度提升,只要不发生关节感染等近期并发症,人工关节的正常使用年限可达到30~40年,并且还可以根据病人年龄、功能需求、病变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关节材料。
“过度饮食造成的肥胖和代谢异常是骨关节炎的诱因之一,合理饮食对预防骨关节炎也是很重要的。骨关节炎患者要注重合理的饮食,多吃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维生素以及欧米伽3等有利于增强肌力,提升骨密度,促进骨软骨代谢的食物。”
有市民问,季节变换,应该如何保护关节呢?专家也给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一是注意保暖。尤其是注意四肢末梢的保暖,避免关节受凉。二是合理膳食。在寒冷季节可适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多、热量较高的食物。中老年人在膳食中注意多食含钙食物,如牛肉、瘦猪肉、鸡肉、鱼肉等。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及各类蔬菜能降低炎症反应。此外,建议骨关节炎患者适当补充氨基葡萄糖,有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另外,适当运动和控制负重也重要。
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膝关节的稳定性,延缓和减慢关节病的进程。在秋冬季可以适当选择室内运动,如太极拳、坐位伸膝、床上抬腿运动等。要避免登楼梯、爬山、深蹲这些对关节压力较大的活动。
控制负重包括自身的体重控制与负重。在建议保持合理的体重,不宜太胖也不能过于瘦弱之余,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减低负重,如老年人买菜要尽量使用手拉车,尽量乘坐交通工具。
个人简介:关节/运动医学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现任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从事骨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40年,在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方面造诣颇深。率先在广东省开展小切口髋、膝关节置换,全身六大关节的关节镜检查和镜下手术、交叉韧带重建与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擅长于关节畸形/骨缺损、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假体松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及巨大肩袖损伤等疑难病症的治疗。
研究领域:围绕骨关节炎及运动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防治,进行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科技部863计划“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经费200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经费220万元,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3项、经费1500万元;目前已建立华南地区骨关节炎生物信息库,并揭示了骨关节炎的重要发病机制,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被关节炎世界顶级医学刊物《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收录,影响因子=27.9分)。
编辑:陈书翘
初审:李述言
责编:岑婉梅
审发: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