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煤、生炉子、打浮炱......,冬日里那些温暖的回忆!

文摘   情感   2024-12-06 08:21   山东  

过往的记忆里,那些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年代里,每到冬天,好像有很多的事等着你干。


那个年代,做饭、取暖、烧水等需要烧大锅底、生炉子,家家户户屋顶的浮炱,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天天都是一样地冒烟。不过,也没听说过什么空气污染,那时候仰望天空,不变的蓝天白云。


老城区卖烟筒的土产店(邱庚亮提供)

天冷之前,首先必须把煤炉子装起来。换烟筒、买烟筒、买炉子,这时,那些国营土产店外就开始排起了长队。烟筒有破了的也要赶紧买回新的换上,不过一些修补烟筒的也开始走街串巷了,能补的就不多花钱了。组装烟筒,安装煤炉,爬到房顶打浮炱,几十年前的记忆仿佛仍在眼前。



过去烧火做饭、保温取暖用散煤、柴火的岁月里,每每出现倒烟、出烟不畅、炉火不旺的时候,就要“打浮炱”、“打烟筒”。因为烧火就会有烟,时间久了烟筒里就会出现烟垢。而火炕烧久了也会因为烟熏火燎沉积下灰烬、污垢,挡住了冒烟的通道。“打伏台”、“打烟筒”,虽然是两道工序,但其实就是疏通烟道,类似于现在疏通下水道一样,这是冬天必须要干地营生。



一般地“浮炱”一年一打就行了,但烟筒就不行了,生炉子碰上煤烟大的煤,个把月就要一打烟筒。如果不及时清理,炉子不好烧,温度上不来,还倒烟呛人。


上了小学后就跟着父亲上屋,听着他不停的唠叨,“轻点、小心点”、“贴着瓦中间”、“别踩破了瓦”......灰头土脸的还觉得挺有趣。过了几年,打浮炱就基本成了我的事了。



坐着马扎劈木头的老人,照片的背影估计会令许多人想起来他们的父亲。

烧大锅、生炉子除了煤,还需要准备引火材料,小时候就经常跟着邻居大人们去附近的山头林间,捡拾小木头、松毛、松果(青岛话叫“星忽咙”),托人搞来一些木粉票、木花票、废火柴杆票,父亲或是哥哥推着小车到厂里去拉回来。有时候煤店也会有木柴卖,要用煤证,所以一般不会去买。



随着城市生活的快速发展,取暖方式也伴随着更迭。市区内,房顶上的烟筒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然后,连同那历经百十年风雨的老屋老宅,也遭遇了同样的结局。


如今的城市上空,不见了家家房顶烟囱的炊烟袅袅。只见高楼林立、窗明厅亮,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曾经的那些场景,记录下了这个城市过去生活百态中的一幕。

冬储煤和冬储大白菜,是那时老百姓冬日里的头等大事。

到了冬天,除了必须储存大白菜,还有另一件离不开的大事,那就是买煤。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里,到煤店排队买煤,就成了这座城市冬日里的一道最特别的风景。

延安路大转盘旧影(王挺提供)

延安三路与延安东路(后来的宁夏路)交界,图片对面的路口,许多人都应该记忆犹新,这里是周边一带的定点煤店,延安路煤店。



那时家里几乎一年四季饮食起居离不开用煤,煤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进入冬季前,买煤、存煤成为各家各户一项最重要的内容。


八十年代居民煤柴购买证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岁月里,居民生活用煤和柴火都是定量供应,买煤时要拿着煤证到指定的煤店排队买煤。煤证的供应是每个月都有定量的,一户一个月100公斤,但除了够使用的之外,很多市民会把一年中其他月份攒下的煤,在冬季里一下子买回来。因为是辖区供应,居民区附近一般都有煤店。我家住在南仲家洼,划片在大转盘旁的延安路煤店。


九十年代初的青岛市煤证


冬天里的煤店和菜店,应该是最忙碌、最热闹的地方。就跟赶大集似的,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全家动员。提前准备好麻袋、铁锨、小推车、钢铃车等工具,虽然煤店里也有,但等很久也不一定能抢到,租赁最然花不了几个钱,但真正花钱的还是没有几个。



煤店的大院里,一些散煤堆成小山似的散落在那里,买煤的人们拿着铁锨往麻袋里装,一边装一边捡着夹杂在煤里的石块,然后搬到磅秤边,排队过磅,最后就是交证交钱往家拉了。买煤是个体力活,从煤店拉回来,没把力气是不行的。家离着煤店近便还算好些,找个小推车什么的就凑合着拉回去了,要是离着稍远点就感觉累了。



那时不少家里都有自己制作的钢铃车,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计划经济的年代,买煤、买粮、买大白菜,钢铃车可以说是立下汗马功。前边用一根绳子拉着,仲家洼交通不方便的小胡同,倒是方便了不少。


八十年代买煤的情景(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那时煤店送煤是要多花钱的,交了钱可以送货上门,不过大部分家庭一般都是自己想办法往家拉。有时也会约上几个同学,一起帮忙,热火朝天地忙活半天,然后买煤家里的大人们会备几个简单小菜,同学们累并痛快着,大都乐呵的不得了。



把煤拉回家后,要在院子或胡同里先用箩把煤块和煤面箩出来,小煤块和煤面留着烧炉子,剩下的就烧大锅底了。有时候父亲会弄回一些黄泥,加上煤面和成“煤饼子”,晾干成型后储存起来备用,据说掺上黄泥会好烧一些。那时的煤质量都不好,而且每次箩完煤,还会有不少的小石头夹在里面。尤其是生炉子,引了半天火也烧不起来。


后来出了蜂窝煤,不用每天和煤,存储也更方便了,因为刚压出来地蜂窝煤偏软,搞不好就颠破了,破了就只能当散煤面用了。大车有个弊端,就是在仲家洼的小胡同里拉运很麻烦,有些胡同就是拐不进去,看过好几次买煤的人家把大车停在胡同口,再一点点往家搬的情景。

火筷子、火钩子、火钳子、煤掀子,还记得这些伺候炉子用的家什吗?

那个年代没有煤气和液化气,做饭需要烧大锅底或生炉子,那时的大锅和炉子简直就是万能的,炉子更是如此,烧水、做饭、炒菜、烤地瓜、保持室内温度......,早上生起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上压上一层湿煤面,封上炉子,第二天再打开,非常方便,一连几天都可以不用重新生炉子。



为避免风吹雨淋,煤买回来了储存也是个大问题,仲家洼大部分住家都有院子,我们就在院子里简单搭个小厦子,叫”煤池子“,没有院子的人家,会在门前的胡同里简易建一个小屋,叫”煤屋子“,还会做个小门上把锁,锁上倒不是为了防人偷拿,主要是为了预防成为野猫的避风港。后来换了蜂窝煤,不好往煤屋子里倒腾了,就整齐的摆在院里的屋檐下,阴天下雨盖上塑料布就行。



改革开放后,居民家里烧火做饭的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从拉风掀到鼓风机,不久又升级到了煤气罐,烧大锅向开小灶迈进跨越。

桑梓路上卖二手煤气罐的商贩(吴正中摄影)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煤气罐的出现仍很多人开始感觉不太适应。时间一长,这种随用随打开的炊事工具还真不错,就是气用完了还要骑着车子带着到指定地方去灌气真是麻烦,我家要去台东纸箱厂对面,仲家洼小桥附近。



当年居民使用液化气罐也是需要办证的,煤气罐产权属于煤气公司,灌汽必须持液化气用户证并与煤气罐上的号相符。上世纪九十年代,液化气市场全面放开,液化气经营门槛低、经营业户多,煤气罐的产权逐渐由经营企业所有转为使用用户所有了。

随着液化气罐的普及,曾经被当作宝贝的煤证逐渐被取消。家里的大锅除了蒸馒头、蒸包子等,用的越来越少了,笼屉逐渐搁置了,风箱或鼓风机也很少用了。


往事如烟,几十年过去,凭证买煤、靠烧煤做饭取暖,以及生炉子、浮炱、打烟筒、灌煤气罐等等,成了无数家庭冬日里一段最难忘的回忆。


轻铁烟筒、煤炉子,煤屋子、大锅灶、火炕、风掀、鼓风机、散煤、蜂窝煤......逐渐被卷入了历史长河,离日常生活渐行渐远。旧时那些带有温度的过往,却留在了无数人的心里。

拆迁前的仲家洼旧影


那些过往的记忆,像过电影一般的在眼前浮现,老仲家洼一条条窄小的胡同里,家家户户屋顶上的烟筒冒着炊烟,母亲在灶头炒菜做饭,我坐在灶前拉风掀的场景,至今忆起仍历历在目。


历史的袅袅炊烟早已散去,最终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记忆和岁月的回忆!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
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优秀的的文史、文化、文旅自媒体平台,个人创办,一年365天,天天与您相伴!欢迎文案合作商务对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