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镇就是老青岛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是众多老青岛人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多少年来,几代人在这里出生、长大、衰老,居住在西镇的一隅,关注着城市的变迁。然而,到了公元2007年,这些凝聚了无数回忆的老街老院陆续被夷为了平地,老西镇的历史文化戛然而止。
2007年,云南路区域一角
成武路,1997年
朝城路与费县路交叉口,2007年
东平路与云南路交叉口,金城电影院,2005年
在老西镇的记忆里,那座正门在东平路、侧门在云南路上的电影院,可以说是一处很难被遗忘的记忆所在。虽然它的名称自开始、乃至结束,都是叫做“金城电影院”,几经更名,而且时间更久一些,但很多人还是改不过口来,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红旗电影院”,承载了西镇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据资料介绍,1938年,德国牙医许伯德购入了湖北路27号的一处仓库,改建为影院,起名“金城电影院”。抗战胜利后,影院由中国人赵鸿道与在美国商人滋美满共同经营,并恢复“金城电影院”的名字。1963年迁至东平路62号后,湖北路上的原址拆除建了住宅楼。迁址西镇后的影院于1966年又更名为“红旗电影院”,成为岛城一个几乎耳熟能详的名字,直到1992年又恢复旧称“金城电影院”。
东平路,2007年
东平路37号壬,2004年
东平路37号壬院内景,2004年
东平路37号,岛城老里院之一,名曰“文兴里”,由五个院组成,分布在胡同两侧,西面三个,东面两个,也就是进入胡同,左三个右两个,这五个院共有80处住房,记录着几代人的兴衰。
市公安局在1957年1965年和1988年编录的资料中,“文兴里 位于东平路37号,但还有一座文兴里,却是在邹县路28号,竟然有两个同名的里院,还都是坐落在西镇。
东平路66号,安胜里,2007年
东平路73号,2008年
东平路58号,2007年
东平路,2007年
东平路,2007年
东平路,2016年
东平路,2007年
费县路、范县路、郓城北路区域,2007年
曾经云南路一带老里院的居民很羡慕费县路以南的大楼,很快那一片片的里院也成为一片平地,当人们纷纷住进宽敞明亮且不为下雨天发愁的更高的大楼时,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失落之感。看不出哪里还是小时候熟悉的马路和街口,找不到哪里还有磨得锃亮的大车道和熟悉的马路崖子。老西镇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时时出现在记忆中的街景、人物、故事,已成为了历史,也将会逐渐被人们遗忘。
费县路,1997年
费县路,2004年
费县路,2007年
费县路,2007年
玉泉春饭店曾给那个年代的人们带来许多的便利,上班的人,上学的孩子,早上来到这里买上几根油条、一碗豆浆,几分钱就能填饱肚子。玉泉春的早餐可以说回忆最多,他们的清汤面、芝麻火烧,馅饼、甜沫,或者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特定直觉,但不管怎样,这里确是很多人记忆里美味的天堂。
因为老店主是天津人的缘故,所以玉泉春的包子也是尤为有名,它的美味至今仍令许多人难以忘怀,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是比四方路苟不理还要美味的包子。
如今,费县路、观城路和滋阳路的三角地还在,玉泉春旧址却已变成了小高层建筑。
随着青岛老城区的拆迁改造,一些年岁久远的老字号店铺的消失,总会牵动老青岛的心。半个多世纪里,玉泉春饭店给无数老青岛、尤其是老西镇的人们留下了温馨而又难忘的回忆。
费县路,1995年
费县路,2007年
观城路,2017年
观城路65号,老青岛记忆里的“打牛房”,青岛总督府屠宰场旧址,青岛肉联厂前身。是青岛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屠宰场,第一个全面实施现代卫生检验的屠加工企业,当时号称"东亚第一屠宰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一直都是青岛市区唯一的屠宰场。
如今的屠宰场早已不再加工肉类,始建于德占时期的三座屠宰场房连同高高的塔楼也早已被拆除,仅剩下上图中这座漂亮的两层办公楼旧迹,向人们讲述着自己过往的历史往事……
观城路,2007年
观城路,2007年
观城路21号,2007年
广州路,2006年
广州路,2007年
改造前的西镇,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她的建筑是陈旧的,破败的,可“老西镇人”并不敢苟同。狭小的房屋是、拥堵的大杂院,还有宽宽窄窄的街巷......,也许正是因为陈旧,回忆才显得深厚,而且琐碎又漫长。因为这里是他们根源的热土,这里是他们心灵的港湾。
由芸廷艺术空间、时空图景影像工作室策划,历时三年编辑整理,“我记得:芸廷当代纪实摄影收藏系列”首部出版物《他的城:1978—2024年青岛》上线首发。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