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早已经不在了,永久地消失了。可老街六十年前的景象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到了寒冬腊月就会浮现出来。
冬天的老街上,家家户户要为过年做准备,吃穿是第一位的。我首先想到的是腌冬芥菜,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冬天没什么当季蔬菜,腌冬芥菜成为必须。我家吃饭的人多,一到冬天,母亲总要买几十斤冬芥菜来腌。芥菜有点酸涩,不能直接炒着吃,只能腌。冬芥菜似乎是专为老百姓解决冬天吃菜难而生的。
腌制之前,菜先要晒干。在家门口拉根绳子,一头绑在街边电话柱子上,一头绑在门膀上,把芥菜从中分开,插在绳子上挂着晾晒,或者干脆扔在瓦屋顶上照照太阳,与此同时,要清洗好腌菜坛子。等菜晒到七八成干,就可以腌制了。腌菜时,在厨房中间摆上两条长板凳,把大澡盆架上去,砧板放在盆中央,然后一手抓上两三棵菜,一手执刀,把菜切成寸把长一截。等切到大半澡盆,便开始码盐。抓一把盐,均匀地洒在芥菜上,然后反复揉搓,等菜被腌倒了,再装进小口坛子里。菜在坛子里要用拳头塞紧,坛子装满了,用石头压住,再用一块湿布封住坛口,用麻绳扎牢,防止长“孟”生蛆。腌菜是个力气活,要手汗好的人腌制才好吃。我家腌菜总是要请人帮忙。
再就是腌咸货,咸货是咸肉、咸鸭、咸鱼的统称。鱼肉价格远高于芥菜,多了腌不起。我家一般是腌两条肉,一只鸭,外加一条大青鱼。咸货腌好了要晒干,我家是小木楼,门朝南,楼窗下的裙板从早到晚都有太阳,是晒咸货的好地方。虽说我家腌的咸货有限,但晒出去的数量却会翻番。有时裙板上的钉子挂满了,还穿挂在晒衣服的竹竿上。路人偶然抬头看到我家晒的咸货,会发出惊呼:“乖哎乖!这家人好有钱啊!”其实,我家是“代人受奖”,有邻居说我家晒场好,便把他家的咸货都拎到我家“代晒”。白天代晒,晚上还要代收。那时邻里间有事互相帮忙很寻常。人家给我们“壮门面”,我家代晒代收,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腌菜、制咸货,那些都是家长的事,小孩子不管。我那时上小学,天冷,就在门口玩游戏。技术含量最低的是“挤油渣子”,一帮小孩在墙边你挤我,我挤你,一边挤,一边喊“挤油渣子,炒油饭……”。这种游戏,用现代语言讲就是“抱团取暖”,口中喊出的号子,也有“望梅止渴”的功效。身上挤出了汗,口中流出了口水,好像真的吃到油炒饭了。还有一种游戏叫“干藏猫”,通常在晚上玩。一个人扮演“抓猫”人(通常是大孩子),其余扮演“藏猫”人,年纪小的孩子藏猫经常“掩耳盗铃”,顾头不顾尾,很容易被捉到。一旦被抓,会发出尖厉的叫声,很有刺激性。听到叫声,大人会来干涉:“拜(别)玩了!玩疯了,半夜要来尿(尿床)!”
“干斗鸡子”是大男孩的游戏,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双手抱住,单腿铲跳,用屈腿的膝盖相互攻击。铲倒对方,或铲得对方松手,就算胜利。“干斗鸡子”具有攻击性,有一定的危险,家长也会干预,不让玩。还有一些男女皆宜的游戏,比如跳绳,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人跳,双人跳;有一个人甩(摇)绳,单人跳或两人跳;还有两人甩绳,多人跳。两人甩绳也有用两根绳子反方向交替甩的,跳绳人在两根绳子之间跳动,要眼明脚快,反应灵敏。一旦被绳子绊住,就算输了,要被罚去甩绳子。有时,甩绳子的人故意使坏,拼命加速,跳绳人“难逃一劫”。这时,被算计的人会大声抗议:“赖皮!不干了!”
踢毽子是冬天另一项常见的游戏,踢法有单踢,单腿内、外侧踢,双脚轮流踢。还有花式踢法:打跳、打撑(大跳后单腿着地),还有打剪(两腿伸直交叉,用脚尖踢,难度最大)。玩踢毽子游戏,毽子都是自己做。制作材料要一块铜钱,一根鹅毛管子,四五根大公鸡毛。先做个毽座子,用一块布包裹铜钱,缝好,再把鹅毛管根部剪成三叉,劈开放在铜钱中心的洞孔上,用棉线缝牢,鹅毛管留下一寸来长,再把大公鸡毛插到鹅毛管中,一个毽子就做成了。那些年,这些原材料很好找,古铜钱好像家家户户都有。鹅毛管找“打浪”鹅的,或者收鹅毛的人要一根就可以了。最难找的是公鸡毛,必须抓住活公鸡,从鸡身上拔下来。宰杀后或开水烫过的鸡毛就不能用了。此外还有打陀螺,滚铁环一类游戏,因为需要道具,不会做,也没钱买,很少玩。
那年头,冬天没有电器取暖设备。老年人过冬,离不开火坛子和火桶。火坛子(有人叫它“火球”)是一种带把手的圆形瓦罐,好一点的外面上釉。里面装上粗糠,或锯渣(锯末),引着了火,等烟气散去,盖上薄灰,让糠慢慢燃烧。火坛子能烘手,也能烘脚。记得一个邻居老奶奶,晚上睡觉怕冷,把火坛子带上床,半夜把被子烧着了,险些酿成火灾。我家院子里住的孤寡老人胡爹爹死了,装殓时,邻居提议把他的火坛子装进棺材,说胡爹爹怕冷,离不开火坛子。确实,过去的老年人怕过冬天,走在大街上,经常看到有老人缩在墙角晒太阳,不停地咳嗽。一到冬天,气管炎、哮喘病就犯了,什么氨茶碱、麻黄素、枇杷露咳嗽糖浆都是老人常备药。
家庭条件好点的人家用手炉、脚炉,铜做的,带盖,盖子上有镂空的图案,很好看。铜制品一般都是祖传的,商店很少有卖。铜炉子虽说好看,但烫人,效果还不如火坛子。火桶是木制的圆桶,二尺多高,直径也有二尺多。火桶里放置一个火钵子,跟火坛子一样,里面装粗糠、锯渣作燃料。火钵子上盖一块漏空的铁盖子,把脚搭在铁盖子上,再用一块棉片盖住火桶口,很暖和。我小时候冬天的晚上,经常坐在火桶里,斜着身子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来了同学,就“请君入桶”,招待他进火桶。我家姐妹也把脚插进火桶,盖上棉片,放上扑克牌,大家一起打牌,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还抓几颗黄豆埋在火钵子里烧,一会儿,听到黄豆的爆裂声,掀开棉片,一股诱人的香气就飘了出来。
我母亲到了冬天,家里家外忙得不停,白天要上班,晚上给全家人做过年的新衣服。每个子女都要做一件棉袄“蒙子”(罩衫),一双新棉鞋。在她看来,过年穿上新衣服才吉利。做鞋的准备工作从夏天就开始了。先是“糊骨子”,把碎布放在木板上,一层一层地刷浆糊,放在太阳下曝晒,形成 “骨巴子”,这是做鞋的原材料。纳鞋底要手劲好,通常是请邻居帮忙。母亲擅长做衣服,帮邻居做,作为“换工”。
过去住的房子,密封性差,不保温。室内外温度差不了多少。早上起来,茶杯里的水都结成了冰。天上下“盐豆子”(小冰雹),飘雪花,能从瓦缝钻进屋子里。晚上上床,被子里冰冷,冻得浑身打颤。睡下去要半个小时才能把被子焐热。老人、小孩要用水焐子。水焐子最好是用铜质的(铜汤婆子),但很多人家没有。我家倒是有一只,不知用了多少年,开裂了,找锡匠补过。另一种水焐子是盐水瓶,装开水不会爆裂。盐水瓶是医院吊葡萄糖盐水留下的空瓶子。只有生病吊盐水后留下,或是医院里有朋友才能搞得到。还有一种是橡胶热水袋,商店有卖,但一般人家舍不得花钱买。冬天早上起床,也得下定决心。冰冷的棉袄棉裤要靠自身的体温焐热。手冻“拽”(僵了)穿衣服,扣纽扣都不灵便。
那年头,老街没有自来水,吃水、用水全靠街后面那条天河,淘米洗菜汰衣服都要下河。到了三九天,河面结冰,要用石头或槌棒砸开冰冻才能用水,手伸进河水,冰冷扎骨,一会子手指就麻木了,冻得像胡萝卜。每年过冬,手、耳生冻疮的人不在少处。生冻疮先是红肿,稍不留心弄破了皮肤,就会感染流脓,涂抹冻疮膏不管用,不到春天好不了。
过去,听老年人说:冬天就是“弄”天。(“弄”读第一声,大意是“不讲究、糊弄一下”)。也难怪那时候人的寿命短,缺吃少穿不讲,到了冬天,温度再低,也只能硬扛,身上的阳气耗尽了,哪能长寿呢?只有 “小孩屁股三把火”不怕冷,“少年不知愁滋味”无忧无虑的,玩得快活。
2025年1月11日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