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新征程| 智能化港口解锁新质生产力 “老”港口迸发新活力

民生   2024-10-06 14:34   北京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本期《交广会客厅》我们走进港口篇,看——船舶、码头、运输线路作为水运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支柱将引领中国水运行业的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的革新上,更在于整个水运生态系统的优化与升级,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智能化时代的需求。


智慧港口和码头:

科技赋能,效率飙升




2024年以来,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智慧港口与码头的建设成果显著。以天津港为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型现代南安普敦轮在天津港北疆港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创造了新的作业效率纪录,这得益于其全国产化的管控系统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天津港二集司数据架构主管宁为玉表示,通过物联网技术,港区内的10万个传感器实现了互联互通,作业效率提升了30%


此外,山东港口日照港的光伏发电项目和智能充换电站的投用,进一步推动了港口的绿色低碳发展。全国多个绿色低碳的智能码头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港口。


在智慧港口的建设过程中,技术工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青岛港作为世界第四大港,其技术团队在铁矿石卸船作业中屡创世界纪录。特级技师郭凯带领团队,通过精准操控装载机,实现了铁矿石的高效清舱作业,将装载机铲斗与舱壁的距离精确控制在1毫米以内,展现了高超的技能和敬业精神。


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厦门市在港口绿色智慧转型方面走在了前列。厦门港通过全港区、全作业链的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能耗和排放。厦门海润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黄鹭旭介绍,电动堆高机等设备的投入,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智慧船舶:

无人驾驶船的梦想照进现实




在中国水运行业迈向新高度的征途中,智慧码头与港口的崛起已成为坚实的基石。然而,当我们的视线穿越广袤的海面,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悄然兴起——智慧船舶。这些融合了自主航行、远程监控、能效优化及环保减排等前沿技术的船舶,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新定义着航运的未来。


在辽宁大连,一支跨学科、多专业的科研团队正紧锣密鼓地打造着世界领先的无人驾驶船。这艘船不仅承载着科学研究的重任,还将成为教学领域的创新平台。从想象到现实,无人驾驶船正一步步变为可能。其超强大脑集成了全球领先的智能技术,未来有望实现自主航行与停泊,彻底颠覆传统航运模式。


与汽车自动驾驶相比,船舶自动驾驶的研发难度堪称质的飞跃。面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如风浪、洋流等自然因素,自动驾驶船舶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识别与避碰能力,实现随机应变。这要求船舶上的各个系统不仅要独立运作,更要高效协同,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不仅大幅增加了检测控制点的数量(从普通船只的约500个提升至自动驾驶船的15000多个),还引入了智能航行、智能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船体、智能能效等多个智能系统,确保船舶在复杂环境中也能稳定运行。


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新团队中,成员们来自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跨学科领域。他们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还通过设立智能主管岗位,统筹多个智能系统的配合与调度,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双重飞跃。


智能化并非智慧船舶的唯一标签。在全球造船业向绿色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智慧船舶同样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任。以大连造船厂为例,他们自主研发的天然气和燃油双燃料驱动船舶,能够减少碳排放20%以上,并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整套绿色解决方案,包括中国制造的双燃料主机、供气系统等关键设备,有效支持了绿色船舶的建造与使用。


随着绿色船舶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造船业正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从LNG船到甲醇、氨动力船舶,不同技术路径的探索正在加速推进。同时,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各大造船厂纷纷建立培训中心,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以适应绿色船舶建造的新趋势。


在青岛港,记者了解到,智慧船舶的引入不仅实现了航行路线的精准规划与动态调整,还显著提升了水运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能耗与排放。青岛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区域营销部业务主管王磊表示:我们通过海铁联运及内陆场站建设,将出海口延伸至内陆城市,货物种类大幅增加,物流网络布局更加完善,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智慧航道:

新航线开通,助力“中国制造”出海




2023年,我国水路货运量突破90亿吨大关,达到93.7亿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样亮眼,全年突破1.3亿标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祝振宇指出:快速增长的货物吞吐量反映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持续恢复,也体现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健发展。


天津港滚装码头的繁忙景象令人瞩目,一艘装载超2600辆国产品牌商品车的货轮顺利驶往中东地区,标志着天津中东新航线的成功开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天津港对主要出口市场的覆盖能力,也为京津冀及周边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航运服务。


深圳西部船舶定线制和东部推荐航线的实施,有效提升了通航效率,降低了碰撞风险,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深中通道的开通更是实现了陆海硬联通与航运软联通的双重飞跃,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与发展。


江苏省作为水运大省,正加速推进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的出台,为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络的能级提升提供了明确路径。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表示,到2025年,江苏将基本形成联网畅通、达海通江的高等级航道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智慧港口、智能船舶与智慧航道,正携手构筑起水运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石。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我国航运业正迈向一个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新纪元。这不仅是对传统航运模式的深刻变革,更是对全球经济贸易繁荣与发展的重要贡献。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蓝色疆域上,智慧航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记者:马婧婧

播音:高雅


中国交通广播
服务交通出行,关注司机群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