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奖项的怪现状和5点建议

文摘   2024-11-30 13:30   上海  

文章来源于张琨随笔,作者张琨

国内医药健康领域有三多,协会/学会多,会议多,奖项多。每到周末各大机场都是开会接机的,五星酒店的大堂都是会议注册台。

一旦开会,评奖、颁奖就是常规项目。但是,大部分奖项没什么含金量。年轻时,我有一个柜子放奖状,后来内容越来越水,体积却越来越大,水晶的、金属的,加上有些莫名其妙来路的就当废品卖了。

虽然有些是浪费资源,但真正有内容的会议、评优表彰还是很有价值的。尤其在我熟悉的管理领域,我认为有含金量的奖项设计要至少达到两个目的:

一为同侪提供示范;

二对个体给予激励。

为同侪提供示范:

优秀的评奖机制能够鉴别出报送材料的亮点,根据奖项评价维度体现出优秀者的独特价值。或者应用了先进技术,或者付出了巨大努力,又或产生社会影响力,尤其要有高度的可复制性、参考性。具有示范效应,能被跟随者认可,并通过效仿扩大影响范围。

对个体给予激励:

好的奖项设计要能激发申请者的欲望。为申请者的努力付出提供多元化的价值,无论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事业发展层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医院重视国考,却不太在乎某些排名。

那么如何提升奖项的含金量?至少要在奖项设立、评审及颁布的全过程坚持的三个原则:透明性、纪律性和建设性。

首先,透明性:

组织者要把评奖要求在申请前就能公之于众,包括但不限于评审的流程与安排、评审团队的遴选和组织、奖项的设计和评价方法。同时,评价的方法要尽量量化,减少专家评议这样定性的操作。

第二,纪律性:

评奖的组织管理是挺复杂和繁琐的事情,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机制,协调自由散漫的专家团队,按时、按质量完成评价文案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需要专业且负责的PM进行管理。

第三,建设性: 

对于评优类的选拔工作,落选不应被视为失败,而是存在改进机会。所以,对落选者/案例进行辅导是必要的。有建设性的辅导应该明晰奖项的要求,实践的差距以及改进的具体建议。让参与者在参评过程中得到成长。

以上不成熟的想法,还望各位专家、同僚指正。

点关注 有收获





狗哥聊IVD
闲聊诊断,驰骋职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