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用市场手段清零外企。。

文摘   2024-12-17 22:30   吉林  
文章来源于达叔读书会,作者达叔一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大号里:

当外企全部放弃参与。。

文章在医疗圈,转发了上万次,阅读量几十万了,加了很多医疗从业者,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敌友

分不清敌友

医疗问,昨天的文章,几十万的阅读量,你有了留言功能,为啥不放出留言?

达叔说,我留了加个人微信的功能,有想说的内容,加我微信就可以了。

我写自媒体,是来做生意的,是来链接一个个具体的人,做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赚一个个具体钱的。

不是来和大家聊天的。

更没有任何启蒙的心思。

所以,在达叔刚注册公众号的时候,那个时期管的严,压根就没有给留言功能,恰好我也不需要。

后来,平台突然给了留言功能,达叔用它来干啥?

拉黑一部分情绪不稳定的读者。

对达叔来说,只有这个功能,没有其他更多的功能。

达叔身边,一些头部大V,喜欢和读者辩论的,最后都抑郁了,都被骂崩了,账号都没了。

他们想的比较多,目标太多,顾此失彼,达叔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商业效率。

一些短视的、无脑喷子,压根就分不清,哪些是对他们好的人,哪些是要把他们送入地狱的人。

他们更喜欢啤酒罐里,拍着胸脯,要把富人杀完,把财富分配给他们的小胡子,喜欢宏大叙事。

他们喜欢民族叙事,一边喊打喊杀外资,要把资本家挂路灯,一边又感叹,自己为啥找不到工作,为啥收入这么低。

看到人家地产公司赚了点钱,他就要锤地产,忘记了地产被锤后,也会影响他自己的存量财富。

甚至,会把他手里没买房子,转头买的理财产品,一并清零。

看到医护人员、医疗人群,本硕博连读,三十岁左右才能拿第一笔工资,却不愿意他们过上体面生活,要把他们收入降低。

阳光收入没有竞争力,还要把原本被默许的以药养医、灰色部分,也全部清零。

却忘记了,医疗群体的上千万人,也是正常人,不是神,更不是充满爱心、一味奉献的神经病。

他们也有老婆孩子要养,也有年迈父母要照顾,都是需要钱的。

一个不允许其他群体赚钱,天天呼吁利维坦去锤他人的人,这种智商,是不配赚到任何钱的。

经济是一个有机体,任何一个群体被锤,收入降低,都可能最后传导到你身上,影响你的收入。

所以,看到别人被锤,应该兔死狐悲。

不应该,弹冠相庆。

否则,就约等于暴民体质,还理直气壮为暴力锤神鼓掌的,就应该果断拉黑,物理隔离。

节约时间,节约心力。


Part2外企

外企的作用

有人在国内企业工作,就有了天然的排外情绪,做生意不好好卖产品,喜欢聊民族叙事。

任何一个老板,在言论上走这个路线,都是危险的,都是潜在的骗子,都是大概率把孩子送出去的人。

是典型的语言腐败,把员工、把客户,当傻子耍。

国内所有的产业,包括医疗在内,能够在过去这几十年,快速发展,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变成第二大经济体。

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就是融入了世界治理体系,就如被国际市场接纳了。

就是有外资涌入,带来了资本,带来了技术,然后才发展起来。

如果你脑子里,全都是自力更生,全是自己多努力,就无法解释,难道1950-1970s的三十多年,是那一代人不努力?

他们更努力,但也更穷。

哪怕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建国后把外资清零,也照样陨落到尘埃里。

问题是,上海当年,是拿着枪,把外资清零的么?

不是。

当年操盘的人,叫顾准。

是解放上海后,最著名的三号人物,财政局局长。

为什么他出名?

因为他的手段、动作、口号,全部在报纸上,刷在街道和墙上。

他用的手段,和现在的集采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用市场的手段,用价格调节。

没有用枪,就把上海的外资,几年内就实现了清零。

医疗说,你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他的方法:

提高上海的房地产税。

这个税,是新中国创立的么?

不是。

是1945年,民国从日本那边光复上海后,就搞出的一个房产税。

税率是多少?

1.5%

顾准制定出的政策,就是国有资产可以免税,但外资、民企私有的房地产资产,不断提高、加大房地产税率。

当时上海外滩、原租借区内的物业,几乎都在外资的手里,这帮家伙很快就发现,赚的钱,还不够交税的。

上海的市民,支持这个操作么?

非常支持。

是惩罚了外资,又不是惩罚他们,还能给上海增加很多财源,缓解财政压力。

都在鼓掌。

1950-1951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把原来持有大量物业资产的外资,全部搞走了。

把房子要么捐给上海操盘手了,要么自己看着欠税的账单,撒腿跑路了,不要房子了。

作为上海市民,开不开心?

简直是扬眉吐气,牛逼坏了。

但是再往后,上海市民的日子,到底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工资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故事就不展开了。

过了几十年后,等再次打开国门,再次迎接外资,上海的最高楼,还是百年前老外建的。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里,哪个城市的外资占比越高,哪个城市的经济活力越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

就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却有人一边喷外资,一边又专门成立部门,去到处吸引外资。

典型的精神分裂。

当说到外资的时候,很多人误以为,就是来赚东大钱的,事实,真未必如此。

几十年的积累,外资的公司数量,占东大全部公司占比,小于2%,但就业人数>8% ;

税收贡献是多少?

占全国的六分之一,16-17% ;

进出口占东大的 三分之一;

这是商务部官方的数据。

当你知道了这个数据的尺度,知道了这个重要性,你还会觉得,某个细分赛道的动作,导致外企全部躺平,集体不参与,还是好事?

肯定不是。

以上,是一个角度。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几十年前,那一轮用市场手段,用房地产税,两年内时间,就对外企清零的顾准。

下场好么?

也很惨。


Part3被抛弃

不要做一个蛮干的酷吏

顾准在搞这些操作的时候,有觉得自己做错了,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么?

没有。

他觉得自己是操盘手的一部分,给上海赚钱了,把敌人搞走了,而且没有用武力,用了市场手段。

自己,真高明,真厉害,充满了理想主义,接下来一定是更光明的未来。

以顾先生为代表的一群人,雷厉风行,让所有外资,所有企业主,肃然起敬,不明觉厉,极其畏惧。

是顶级的、冷静的会计。

能捞到钱,也能降低成本,唯独不知道,后果后面还有更复杂的后果,真实世界,不是数学。

1952年2月,当顾准干的踌躇满志,要进一步大展拳脚的时刻。

啪。

被罢免了财政局长。

又过5年,被开除D籍。

被开除的原因是什么?

上面一会觉得他太左,一会觉得他太右,最后搞搞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左还是右。

再然后,就不要你了。

很多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误解,就是自己始终都是管理层,是管理者的一部分,这是一种错觉。

当自己被踢出局的时候,能保住命,就已是万幸,连条狗都不如。

但却在自己手里握有公司政策制定权、执行权的时候,不留余地,把人往死里弄。

这,就有点不积阴德。

这种天道轮回、因果报应的事,对于无神论者,好像也没有太大的震慑力。

所以,导致公司里很多人的下场,普遍都不太好。

顾准作为当时外企清零的政策提出者、执行者,有贡献么?

有。

他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稳定了收支平衡,赢得了市民的一片掌声。

掌声没鼓多久,他自己就被干掉了。

随后,就是他自己的厄运,就是鼓掌者的厄运。

所以,不要误以为自己没有使用终极暴力,只是使用了高一些的房地产税、集采等市场手段,就很高明。

对市场的扭曲,就是扭曲。

不会因为你手段温柔一点,就改变了扭曲的现实。

无论是经济,还是物理,有了作用力,就会有反作用力。

只是你算不清反作用力爆发的时间,力度,会造成何种恐怖的后果,仅此而已。

对经济规律,要心存敬畏,每一次傲慢,都会受到疯狂打脸的惩罚;

对身边人,对其他群体,要心存友善,不要看到别人赚了点钱,就不开心,就想整改。

一个不让别人赚钱的人,别人也不会让你赚钱,甚至都会想要你的命。

那些帮公司努力做事的人,误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平安落地,事实上,未必。

口罩后,各地落马的卫健口的人,就是前车之鉴,就是案例。

点关注 有收获


    


狗哥聊IVD
闲聊诊断,驰骋职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