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文学版图中,青年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知,不断为散文注入新鲜的生命力。他们的创作,既承载着对个人经历的深切体悟,也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冷静观察。青年作家通过细腻的文字记录时代的变迁,探讨自我认同、情感困惑与社会责任等议题,往往敢于突破传统散文的叙事框架,以创新的表达方式探索新的文学可能性。他们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将聚焦这些充满活力与探索精神的青年作家的创作,希望通过他们的文字,令读者感受到当代青年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捕捉内心的细微波动,书写独特的情感与思想。
若有光
蔡瑛
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汪有明早早地起床,用清水抹了把脸,便准备去村里转一圈,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也是他一个人的好时光。
正是人间四月天。映着晨曦,眼前的汪家村春意盎然,一片明媚。村部前的那片野茶花老远便对着他笑。前些日子见它们还有些羞怯,一场春雨过后,便全撒开了性子,活泼泼的,被晨光一洒,格外得娇艳动人。汪有明爱极了这片茶花。这可是汪家村的颜面担当。当初,他就想着,一定要在这块地方增加点颜色。就像是在一个油汪汪的硬菜上再撒上点葱花香菜,那是点睛之笔。事实证明他的眼光与想法都是对的,这片茶花可吸引了不少游客,大家在参观完村部建设、红色家园、产业基地,最后都来到了这块茶花地,闻香捉蝶,打卡拍照,一个个的,笑得比花儿还艳。汪有明看着,心里便也跟着笑开了花。
跟茶花们打过招呼,汪有明径直往前走。他得看看他种的那些树。要说感情,汪有明不得不承认,比起茶花,他心里是更偏向这些树的。怎么说呢,就像是儿子与女儿,都是心头肉,但儿子总归比女儿多了那么一点更深层的寄托在里面。汪有明自小就喜欢树,喜欢在树底下玩耍乘凉。树在他心里有一种意象,代表着希冀,向上。他喜欢树的秉性,深扎地底,不畏风雨,在天地间兀自生长,强大,成为一方的浓荫,成就一方的风景。他觉得,做人就应该像树一样。这一排排树,有不少是他亲自种下的,他眼见着,它们由一棵棵小树苗,一点点地,不管不顾地,长一点,再长一点,渐渐有了点伟岸的意思了。他从这些树里仿佛看到了自己。
汪有明走在这排树中间,眯起眼睛一棵棵打量着它们。在晨光里,它们越发显得精神抖擞,一片葱郁。汪有明心里盛满了满足与感恩。多好呀,这眼前的生活,这欣欣向荣的家园。有一瞬间,年过花甲的他,甚至有了一种冲动,像少年时那样,跳起脚去够光影下的一片叶子。
是的,今天,他的确有些激动。昨天省里发了文,汪家村成为了全市两个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试点村之一。这也是鄱阳县唯一的一个指标。汪家村又将迎来一次发展的春潮。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整整十四年了,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体力与精力满格的青壮年了。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心里的血,竟还像当年那么热。
就像此刻,他不知道还能不能跳起来够到树梢的那片叶子,但他想试一试。他一定要试一试。
时间拨回到2008年。彼时的汪家村缩在昌江的一尾,如同一艘破旧搁浅的木船。村庄贫穷落后,村两委像一盘散沙,加上常年洪灾困扰,村民们看不到希望,怨声载道。村里急需一个领头人。在这样困难的时刻,大家想到了汪有明这个硬骨头老兵,希望他能回来带领汪家村闯一闯。
那年汪有明在景德镇做企业,事业有成,小家庭和美融洽。古县渡镇党委听取民意,几番邀请汪有明“出山”,为家乡描蓝图、谋发展。汪有明有些犹豫,他想着自己年龄偏大,家口都在景德镇,又有一摊子事。让汪有明下定决心回乡的,是家中古稀之年的父母。他在景德镇安家之后一直想接父母同住,但父亲不愿意。父亲说,他不会离开汪家村,汪家是他的根,是他百年后的安身之处。对于儿子面临的抉择,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人啊,不能忘本!
于是,2008年11月,汪有明毅然放手了在景德镇辛苦打拼的基业,回到了生养他的小村庄,成为“十二五”贫困村汪家的村支书兼村主任。
汪有明回乡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全村党员,听取民意。那是一个雨天,破旧牛棚改造的村委会里第一次挤满了人。暗淡的灯光照着村民们黝黑而激动的脸。仿佛憋得太久,平时憨实寡言的他们都抢着发言,有的说:“村里排灌站年久失修,每年洪涝灾害,庄稼很容易被淹,老百姓收成没保障。”有的说:“晚上漆黑一片,没有一盏路灯,村里有路难走,还有蛇出没。”大家讨论得正热烈,突然停了电。一片漆黑中,没有一个人离开,大家围着汪有明,相信他能够点亮那盏灯。
屋外,春雨纷纷扬扬,将汪有明的心下得一片纷乱。他实在没想到,都二十一世纪了,这个村子依然这般落后。他更没有想到,这些纯朴的村民对于他这个村支书最大的期望,竟然只是为村里修几条路,装几盏路灯。他心里升腾起一股热浪。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做出些实事,干出些名堂。春雷闷闷的响起来,仿佛是阵阵战鼓。
彼时,汪家没有其他活路,土地与庄稼是村民们的命根子与生存所寄。而村里的排灌站年久失修,庄稼时旱时涝,没有收成保障,村民的日子苦上加苦。修复排灌站便成了压在汪有明心头的第一件大事。
他等来了一个机会。听说时任县长过两天要到邻村走访,如果能将此事当面向县长反映,会不会是解决的契机?他并不认识这位县长,心里没有底,脚下也发虚,但他决定斗胆试一试。为村民办事,他无私便也无畏。他立马手写了一封报告,将村子的难处与自己的决心一并述之。谁也想不到,汪有明还真办成了。民生无小事。县长被汪有明的赤诚之心所感动,亲自委托县农业局加急办理,汪家村获得了修复排灌站的四万元经费。这第一笔经费,不仅解了汪家村农业生存的燃眉之急,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汪有明为家乡做事的决心,以及他能做成事做好事的果敢与能力。
2008年春节马上来了。回乡的第一个年,却是汪有明过的最不是滋味的一个年。走在村里,地上是难以下脚的污泥,抬头是一团乱麻的天线。村里当时还在使用30千伏的变压器,这个功率在平常还能勉强维系村里的用电运转,但过年的时候便不一样了。家家户户大团圆,用电量陡然大增。变压器负荷不了,便状况百出。这家的电饭煲跳闸,那家的电视断电。好好的一个春节,因为电跟不上,大伙心里七上八下,年味大打折扣。过年,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呀,谁家不是眼巴巴盼着这么几天大团圆的日子?汪有明当时便想,无论如何,一定要解决电的问题,让在外的游子回乡过上舒适的年。
怎么解决?没有路子,汪有明决定先自掏腰包。这是最快捷的办法。家人开始是不理解的,没办法,汪有明倔起来就像一头牛。他拿出4万元启动了村里的线改,120千伏的新变压器迅速到位,汪家村彻底告别了电压不稳求电不得的老皇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