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乾隆行乐图中的家具意涵

乐活   2024-12-08 20:02   江苏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研习君语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如此评价【行乐图】。


明 沈周《溪山行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其言,行乐图本质上是一种流行于明清时期的肖像画,往前追溯或许也能翻出几张符合这一特征的古画,但严格来说,这一题材的宗旨在于描绘人们悠闲愉悦、富有情趣的日常生活场景,体现的是人们对世俗享乐的肯定和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绝对与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精神享乐相对立,甚至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追求的是一种基于物质享乐的精神生活,这也使得行乐图中不仅有年节时分的天伦之乐,也有抚琴煮茶等风雅之事,可谓是“雅俗共赏”。


明 《朱瞻基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世俗生活的享乐绝对离不开家具的辅助,尤其是在汇集天下权柄与财富的宫廷之中,帝王通常享受着这一时代下最为极致的世俗生活,但在场景丰富的帝王行乐图中,家具的选择却十分多样。


今天,我们将悉数阅以乾隆帝为主角的行乐图,读懂家具选择背后的真意。


一把交椅,年头坐到年尾

乾隆的行乐图中有不少都是节庆行乐图,因为他继承皇位后,许多方面都承袭前朝典制,每遇汉民族历代相承的传统节日,如元旦、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他都要求在皇宫中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


其中作为新年伊始的岁朝更是尤受重视,他每每还要书写一册《心经》以示庆贺。这幅《岁朝行乐图》中的乾隆帝手持如意,坐在堂前交椅上,看着其他皇子踩岁(踩芝麻秸)、熰岁(ǒu,在炭炉中燃松柏)玩乐嬉笑,面上尽是慈爱。


清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过了岁朝,就是元宵。《元宵行乐图》中的皇族子弟们都围着临时搭建起的灯楼,吹吹打打,舞龙演戏,好不热闹。但元宵行乐图中的乾隆帝与岁朝行乐图中几乎无差,依然手持如意,闲坐圈椅,只不过位置换成了高处,面前也没了取暖的火盆。


清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与之十分类似的还有一幅《雪景行乐图》,从款识可知其作于十二月,正是隆冬时节,故而乾隆帝面前还放置了火盆,院中的孩童们还堆起了雪狮。



行乐图中的这几件交椅造型几乎是一样的,与常见的交椅相比,它的特点在于靠背中部高拱,椅圈线条迭折起伏,又不失圆婉,两端出头处还嵌有高昂的金色龙头暗示帝王的尊贵身份。



交椅的频频出现是因为比起其他坐具,它有更为浓厚的政治色彩,比起龙椅又有更多的适用场合,所以常常“暂代”龙椅之位。


在描绘哈萨克人向乾隆贡马这种重要政治场合的《哈萨克贡马图》中,乾隆同样坐在一把靠背高拱后卷、椅圈造型圆满的交椅上,结合来看,就不难明白家族团聚的行乐图中为何乾隆帝总是坐在交椅上。



良辰美景,不可辜负

【赏景】也是乾隆行乐图中的一大题材,在这类画卷中,他或许不是画面中心,但常常位于整个场景中的最佳观赏位。


比如想欣赏园圃风光,他便位于屋舍外的连廊上,低矮的围栏为其留足开阔视野,桌椅的搭配让他能倚靠休憩,甚至还能为眼前的好风光赋诗作画。


在张廷彦描绘的这幅行乐图中,我们甚至还能看到乾隆帝坐具的材质是天然木,这种材质打造的家具能更好地融入自然风光。


清 张廷彦《弘历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金廷标描绘的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中,乾隆帝则高居水阁之上,斜倚围栏而坐,欣赏着下方款款过桥的一列仕女。虽然他本身并未使用什么家具,但背景还是透露了几丝玄机——便于移动的坐墩、盛放典籍的矮橱,细想一下,它们都能为赏景提供帮助。


清 金廷标 《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诗画风雅,略懂一二

清朝统治者在继承人的教育上十分上心,小皇子们从六岁开始就要“卯入申出”(早上五点到下午三点)地到上书房进学,除了满蒙汉三门语言,还得学四书五经、经典史籍等,所以清代帝王基本都有着不错的文化素养,还都有点称得上风雅的爱好。


乾隆更是痴迷此道,一生作诗四万首,堪比与《全唐诗》收录的数量,他还四处搜罗字画古董,将大量珍品纳入宫廷,虽然诗作质量认可度不高、在字画屡屡留印的行为还被人诟病,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文艺水平。


之前提到过的赏景行乐图中,更是屡屡伴随着与琴棋书画相关的风雅之举。比如结合此二者的《观荷抚琴图》,他坐在水阁之中,一眼便能尽揽莲池盛景;以天然木材和根结制成的琴桌和靠背椅,还能让他抚琴遣兴;甚至水阁角落还有一件承放瓶花的花几,瓶中莲花粲然而开,与莲池形成远近呼应,进一步提升了其体验感。


清 《弘历观荷抚琴图》 故宫博物院藏


《弘历观画图》中,他虽然目光放在由侍从展开的画卷上,但倚靠的却是一件放满了各式文玩的夹头榫大画案,这样的搭配在以品古为主题的文人画中十分常见。


清 《弘历观画图》 故宫博物院藏

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之《竹院品古图 故宫博物院藏


从这幅《弘历观画图》中,我们还能看到他特别的坐具,因为题材的文艺性远大于政治性,所以也不再使用交椅,而是坐在一件可供多人使用的宽平石凳上,这种石家具对应的正是山野露天场景的需要,背后是一种由文人雅士倡导的审美


董邦达为乾隆帝描绘的消夏图中,乾隆同样坐在一件被松树环绕的石案旁,案上放着古琴、书本、香炉,这正是刘禹锡在陋室都不能放弃的“调素琴、阅金经,下方还有一个童子正在烹茶,而“烧香点茶”,正是宋代就传下来的“四艺”之二,可见其风雅


清 董邦达《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 故宫博物院藏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官方商城 

明清家具研习社
明清古典家具垂直领域内容分发、信息交流、藏品分享交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