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而来的智力衰退,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中来得更早、更快。
据资深脑科和影像学科专家说:50岁以上,大脑钙化灶开始常见,60岁以上,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开始常见。
但是,长期深度思考习惯者或高强度脑力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感情饱满者(多见于艺术从业者和生活美满者)这类人,可以90几岁依然有40几岁的大脑状态。
而文化程度很低且生活长期困苦的人士,可以很早就出现明显的脑衰退现象:明显的钙化灶或者脑萎缩。这其中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我个人认为这首先是生物演化规律。原本人体的有效使用寿命也就二三十年,近几千年以来人类寿命提高得太快,尤其生命内容的复杂度指数级上升,导致30岁以上的大脑,信息处理能力普遍超负荷运转,只能牺牲相对最不重要的记忆力。
根据我更细化(更不靠谱)的观察体会,从40岁左右开始,个别纯脑力工作者的智力就开始明显衰退。不关记忆力的事,是反应速度、数理逻辑能力、思维条理性和周密性、甚至是自控力的全面衰退。几类人的衰退尤其明显:嗜烟酒者;少运动者;没有阅读习惯者;长期摸鱼混日子的中基层打工人,特指靠脸皮嘴皮混日子那种。
尤其是香烟对大脑钙化灶的贡献度非常高。钙化灶,按我的理解,就是局部亚毫米级、毫米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你看川普,在就职典礼上人人喝酒,但他依然只喝无糖可乐。凡是对身体不好的,都要说NO,绝对不能自我伤害,要把烟酒上升到拿刀自残的高度,自然就慢慢放下了。
我很认同一种歪理:智商差异超过一定水平(比如40,其实我认为不用这么大)的人之间,无法有效交流。
中度阿斯伯格症,年轻时的确经常有交流困难症,但这些年明显减轻了。伴随这个过程,智商测试值真的也在一路走低。
还有一个迹象是:年轻时曾经能够顺畅交流的一些朋友,开始出现交流困难。我无奈地把这归咎于他们比我跌得更狠。
好消息是:有码字习惯的那些朋友,状态普遍不错。
阅读码字是大脑高等级的训练方式,即便是自己写自己看也很好,关键是整理自己的思路。心里想的东西,跟写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都不是同一回事。当然写出来之后还能讨论交流,效果更好得多。
已被证明有效延缓脑力退化的一种方式是学一门新的语言。大脑会被迫打开一块新区域来装新语言。在记忆新语法单词变位句型的时候大脑会进入积极活动状态。
为什么很多人说孕妇一孕傻三年?带孩子的一整年没怎么睡过整觉,大脑休息不够,也没怎么跟人说过话,脱离社会分工,逻辑推理、记忆力、会话能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那种选择做家庭主妇长期脱离社会的全职妈妈尤甚。
有个热爱的工作到老是福报。热爱不同于工具化自己,是释放生命的创造力,是滋养自己、绽放自己。
在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像坐过山车一样。雌激素、孕激素等大幅上升,这些激素的变化可不只是让孕妇有孕吐反应那么简单,它们还会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孕期女性大脑中的灰质会有所减少,而灰质和我们的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这也许就是 “一孕傻三年” 说法的一个生理基础。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所谓的 “傻” 并不是真的智商下降,而且这种情况往往是暂时的。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激素水平逐渐回归正常,大脑结构也会慢慢调整回来。同时,只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尽快回归社会化生产活动,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也会慢慢恢复。
往期文章列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明察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