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中国的春节,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古时各朝代对一年的起始月份各有不同,夏朝以一月为岁首,商朝为十二月,周朝则为十一月。直到秦始皇因避讳其名“政”,将一月称作“正月”,这一叫法沿用至今。春节,作为岁首,也被称为元春、元朔,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期间,人们常说“三阳开泰”,源于《周易》:“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意味着阴退阳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泰”出自《易经》泰卦,象征天地交泰、阴阳平衡,孕育万物生机。此时,事业、学业皆顺遂,人们可趁机顺势而为,迎接新机遇。
中医学认为,阳气充足是健康的基础,而阳气可通过运动、行善、保持愉快心情来升发。
1. 动则升阳
“阳光普照,阴霾自散。”人体需要运动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阳气。现代人久坐不动,容易导致阳气受阻,因此新的一年应养成锻炼习惯,增强体质。
2. 善能升阳
古人言:“良言一句三冬暖。”善行不仅温暖他人,也能让自己心生喜悦,助益阳气。乐于助人、积德行善,能让自身充满正能量,减少病痛。
3. 喜能升阳
古代有“冲喜”之说,现代医学也证明,情绪影响健康。保持心境愉悦,可增强阳气,使人精神焕发,远离疾病。因此,新年应保持乐观,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亦称“元旦”或“三元日”,寓意岁、时、月之始。乾卦的“元亨利贞”四字,代表着新年的启程、亨通、吉利与坚定,提醒人们把握好新一年的起点。
如何迎接新年,开启顺遂人生?《易经》乾卦给出答案:
1. 潜龙勿用:当环境不佳或时机未成熟时,应沉潜蓄力,提升自己。
2. 见龙在田:能力具备后,抓住机会,方能崭露头角。
3. 终日乾乾:初露锋芒时,要谨慎谦虚,保持进步。
4. 或跃在渊:找到人生的转折点,推动事业更进一步。
5. 飞龙在天:事业达到巅峰,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刻。
6. 亢龙有悔:懂得进退有度,才能保持长久的成功。
前三步是积累与发展,中间是收获,最后是守成之道。一步步前行,才能达到“元亨利贞”的境界。
《易经》说:“初一,一年从头吉。”新年伊始,养好身体、升发阳气,以昂扬之姿开启新征程。守住初心,不断进取,在正确的节奏下奋发有为,才能活出人生精彩。新的一年已至,让我们迎接春暖花开的日子!